学术投稿

血糖控制目标适当放宽或更有益于心脏手术患者

关键词:低血糖, 控制目标, 心脏手术, 治疗期间, 胰岛素, 静脉输注, 术后, 回顾性研究, 住院患者,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皮下注射, 发生率
摘要: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作者对2009 年9 月胰岛素治疗方案变化前后接受心脏手术治疗患者的血糖和心脏手术长期预后进行比较。2009 年9 月以后,住院患者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期间的血糖控制目标从80~110mg/dL(80–110 组,667 例) 升至110~140mg/dL(110–140 组,658 例)。研究发现,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期间、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期间和术后3 天内,110~140 组平均术后血糖(BG)水平都显著高于80~110 组。但是,110~140 组术后轻度低血糖(BG < 70mg/dL)发生率较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侵蚀性葡萄胎治疗护理

    0引言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均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清除后半年内。侵蚀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患者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合并子宫外转移病灶。侵蚀性葡萄胎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1]。可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芳;林帆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招远市部分性病病人性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招远市性病病人的就医行为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方法对我院性病门诊的156例病人就医行为、性行为及性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上述性行为增加了感染和传播性病的机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论性病病人就医行为不够积极主动,需加以引导,应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控制性病的传播。

    作者:李玉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结论要想使肠梗阻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除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这样才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付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体会

    探讨制定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优质护理的护理经验。对我院近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六个方面出发:(1)护士素质;(2)技术层面;(3)管理层面;(4)物质层面;(5)环境方面;(6)患者方面。总结要点:包括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规范关键护理过程的管理,协调好护理工作与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建立多途径、多视角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回避护理风险,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刘娜;徐殿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联合用药治疗慢性消化道溃疡临床进行疗效分析;方法从医院选择患者60例,均为消化道溃疡,且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方法不同,且针对疗效进行严密比较。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明显好转,但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方法,优点较为明显,如疗效显著,疗程补不长,在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方面也表现良好,可见,针对慢性消化道溃疡,联合用药治疗方式佳。

    作者:朱志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鼻出血运用常规填塞方法止血和微波治疗止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鼻出血患者运用微波治疗止血和常规填塞方法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诊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运用传统的填塞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0例患者运用鼻内镜实施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1~3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56例为治愈,2例为有效,2例为无效,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22例为治愈,20例为有效,18例为无效,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出血患者运用鼻内镜实施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容易操作,对患者来说伤害小,适合用于各级医院,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艳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风的中医治疗探究

    目的:探讨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结论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脑中风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家庭及社会负担沉重。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给予患者正确的中医治疗,对促进中风患者恢复期的各项机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爽;刘正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照疗法的护理要点,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光照疗法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58例患儿光疗1~3天,联合药物治疗,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全身皮肤黄染消退。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及时采取光疗很快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效果明显,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光疗中给予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张维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降温护理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道感染的降温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纯药物降温的80例患儿为对照组,余者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的8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降温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5.0%,两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5d内体温恢复正常者比例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患儿,药物与物理联合降温是患儿护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对患儿预后会产生直接影响。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方法对我科3年来收治的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精心、恰当的护理,取得理想的效果。结果95例患者均获得临床痊愈,术后切口达到临床愈合,未发生相应并发症,12例患者发生了相应并发症,但经过正确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仍获得了痊愈。结论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正确的术后治疗及精心的护理,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微;江磊;陈浩;向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急性湿疹69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选取我院的100例急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为尤卓尔治疗组和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组两组,其中尤卓尔治疗组31例患者;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组69例患者,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尤卓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4.19%(23/31),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0%(67/6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卓尔治疗组比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低,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更好。尤卓尔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0.0±1.5)d,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为(5.0±1.5) d,两组平均治疗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尤卓尔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较短。

    作者:宋日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糜蛋白酶致严重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

    目的:重点探索临床上采用糜蛋白酶是否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判断患者病情,寻找对症治疗方法。方法2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采用糜蛋白酶,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诊断,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给予患者患者对症治疗,观察两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例患者接受糜蛋白酶后均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给予患者抗休克治疗后均痊愈,并且3天后即可出院。结论临床上使用糜蛋白酶时一定要谨慎,好采用雾化吸入,而且好要做过敏试验,防止全身严重反应。用药后需严密观察半个小时后,待患者无特殊情况后方可离开。

    作者:常麦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活检在前列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本文通过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得出结论:对前列腺内异常回声结节,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的活检,对诊断和鉴别前列腺结节的性质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清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是古老中医核心理念和现代护理学科的结合。将中医治未病理论引进到护理领域,使护理工作内涵得到丰富,护理工作思路得到开阔,终建立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吴仪;谈芳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肝性脑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医药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30例)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20例)杜秘克联合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对照组有效率6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蓓琳;管理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静脉留置针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使用静脉置留针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措施。结果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很多,应当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结论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穿刺技术、合理选择静脉、合理选用针管、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灵活掌握留置时间、输入浓度高及刺激性强药物时给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护意识,可预防静脉炎发生。

    作者:陈惠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时要详细询问病情,辅助实验室检查,确诊后积极给予有效地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单鸿;吴雁翔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真菌性食管炎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资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结论该病人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引起广大同仁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与防治

    自1977年Gruentzing进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以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领域取得迅猛发展,目前全球每年约超过200万冠心病患者需要行Pci治疗,但其远期效果自介入治疗开始就一直受到再狭窄(isr)困扰,isr目前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其机制及防治措施做简略综述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手术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4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心理反应、手术时间、手术效果评分、和病人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江金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