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7例效果分析

李绍波

关键词:腹腔镜,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3.11±0.17)天,平均住院时间(5.34±1.88)天,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8.34±2.34)天,平均住院时间(11.33±3.05)天,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比率8.11%,对照组并发症比率3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切口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住院患者陪护率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结果住院患者陪护率从活动实施以前陪护率100%下降至目前34%。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加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与工作满意度,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作者:赵君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处置措施的差别分为观察组(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传统卒中护理组)各42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指导临床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实践。结果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在 niHss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 运动功能评分上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积极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刘汉梅;贺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农村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本文根据现有农村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情况,指出了现有食堂卫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学校食堂投入、完善卫生设施,加强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学食堂的卫生监督监测与管理工作。

    作者:董殿军;吴学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治疗隐裂牙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一次性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治疗隐裂牙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隐裂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两次或者多次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实验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以及全冠修复对隐裂牙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马慧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无痛分娩的应用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术成为了解决异常分娩与产科某些合并症的有效方法,但是产妇行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若剖宫产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会造成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增加,为新生儿与产妇远近期带来严重的影响[1]。为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各医院产科开始应用无痛分娩。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产科接收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诊断明确的偏头痛患者采用头穴丛刺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结合头穴丛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治疗。根据治疗前后头痛的指数变化,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穴丛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对患者头痛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英华;秦瑞琦;满新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评价人文关怀导向的生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人文关怀导向的生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的病人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70例和在护理中注重人文关怀的实验组7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医院的生活质量的优良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在医院的生活质量的优良率(61.43%),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87.14%)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人文关怀导向的生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谈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本科2013年(7~12月)住院的45例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在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皮肤护理的同时,重点进行心理护理,采用心理疏导缓解压力和分散注意力,并与2013年(1~6月)本科住院的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5例患者中痊愈27例,显效18例,平均住院时间14天,比2013年(1~6月)同种疾病单纯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天)缩短7天。结论配合及时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神经性皮炎的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谢童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其病因复杂,病症多样化,病程迁延,可反复发作。临床上采取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措施,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铁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肝内胆管结石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结石的存在,容易继发感染,使病情反复发作,病人长期受疾病折磨,常常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等消极不良情绪,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做好结石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可以消除、转移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内胆管结石症患者共50例,男16例,女34例随机分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和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每组25人结果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与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有显著的差异,并且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焦虑程度较低。结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症病人的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黄清秀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浅析放射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诊疗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主要予以对症处理,包括卧床休息、少渣饮食,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范连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抑郁症与甲状腺功能分析

    目的:研究抑郁症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大部分在正常范围,但两组间比较抑郁症组 tt3,ft3,tsH 水平明显下降, ft4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抑郁症患者女性与男性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抑郁症组低 t3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两组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差异,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患者的一些症状存在相关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血清 ft3浓度明显下降,更易发生低 t3综合征。

    作者:褚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中的作用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进行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的患者78例。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后进行非接触式眼压及测量,对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眼压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临床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指导使得患者采取非接触式眼压计的眼压测量值更为准确,P<0.05。结论临床上进行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时,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作者:刘玲;韦学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探讨

    医院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医疗、科研、教研、教学工作基本要素,也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目前,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医院医疗设备的建设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

    作者:葛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取我院2011年至2013年1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均给予解痉平喘、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失衡等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剂量为30mg,每日2次治疗,1周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人数78,占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Vc MaX、feV、feV1/fVc、MMef、Pef 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盐酸氨溴索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钟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学生自主授课”在中高职衔接《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中高职课程构建体系下,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学生自主授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备课到授课,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等等,适合在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教学中应用。

    作者:张振双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失眠40例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更年期失眠40例临床疗效。方法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再根据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分型,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早中晚服用,10天为1个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与更年期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故临床使用疗效明显。

    作者:刘红霞;刘迎春;刘耀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检测在肝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检测在肝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类型分成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淤胆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以及重型肝炎组,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对象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肝炎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低,且肝功能损害越严重,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越低。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检测对肝炎患者进行诊治,能够有效对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估,为医师的诊治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李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114例老年高血压临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行各类手术治疗的1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照组用异丙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各时段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术中应用降压药用量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艾司洛尔和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拔管时间和苏醒质量评分长(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的效果较好,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降压药物的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纯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及防保门诊儿童血锌、铁、钙、铜、镁、铅、镉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电位溶出法,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方法检测500例门诊防保儿童及住院患者的血锌、铁、钙、铜、镁、铅、镉含量。结果锌、铁、钙3种微量元素缺乏比较普遍,婴儿组缺铁和缺锌的比例高,学龄组缺钙的比例高,铅中毒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大部分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紊乱比较普遍,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平衡膳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连秀琴;陈葓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