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罗瑞梅

关键词:血液检验, 贫血鉴别诊断, 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的地中海贫血患者52例,同时选择缺铁性贫血患者5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2例作为治疗组 X,缺铁性贫血患者52例作为治疗组 Y,与此同时选择健康成人5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检测,详细的记录治疗组 X、治疗组 Y 以及对照组单组研究对象的 rBc、Hb、McV、rdW、McH 等指标的前后变化差异。结果治疗组 X 的 rBc 等指标明显高于治疗组 Y,治疗组 Y 的 Hb 以及 rBc 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 X,治疗组 Y 的 rdW 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 X。在治疗组 X 和治疗组 Y 中的 McV 以及 McH 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血液检测过程中,选择 rBc、Hb、McV、rdW、McH 等指标可以促进贫血的及时正确的诊断,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接诊的19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19例患者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1天皆可下床活动,术后 Joa 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经 odom 评级可知优良率为94.74%,术后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重视。

    作者:樊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7例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腹腔镜下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5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3.11±0.17)天,平均住院时间(5.34±1.88)天,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8.34±2.34)天,平均住院时间(11.33±3.05)天,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比率8.11%,对照组并发症比率3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切口恢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李绍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方法对40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蒙药结合策格(酸马奶)疗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40例患者,治愈:2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魏其其格;敖其;敖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实施要点探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骨科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芳;赛咏梅;于淑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贲门癌的x线征象

    本文收集本院2011年以来 x 线诊断为贲门癌并经胃镜病理证实的45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易造成误诊的情况。

    作者:刘松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分析电子病历首页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效率及水平,当前许多基层医院正致力于建设电子病历档案系统,并逐渐普及电子病历。使用电子数字化的病历,可以提升病历档案的记录、储存及保管效率,同时还可为广大病患群体供应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但目前在使用电子病历为病人记录相关信息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书写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电子病病历的应用价值,为此作者在文中针对提升医院培训力度、强化电子病例的检查及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作者:柴秀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a 组采用免疫胶体金定量测定12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与 B 组12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比。结果 a 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B 组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中阳性率42.62%,B 组无一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宗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呼吸道疾病,患儿主要症状为喘憋,因此呼吸道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将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做一总结。

    作者:陈菊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无痛分娩的应用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术成为了解决异常分娩与产科某些合并症的有效方法,但是产妇行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若剖宫产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会造成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显著增加,为新生儿与产妇远近期带来严重的影响[1]。为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各医院产科开始应用无痛分娩。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产科接收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无痛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骨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运用静脉留置针旨在减少血管穿刺次数,降低液体外渗的几率,保护病人的血管,减轻病人痛苦,节约护士时间,而同时又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尤其是在骨科患者的静脉输液中。

    作者:袁春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高龄前列腺增生电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从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膀胱冲洗护理,导尿管的护理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以上护理均顺利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痊愈出院,结论只有充分了解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前术后的心理感受,针对性给予个性化健康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邵明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4年6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激素治疗,部分患者加用给予优甲乐、阿司匹林治疗。结果经治疗患者疼痛感以及畏寒发热的临床症状消失,随访6月内出现复发的患者3例,失访2例,55例患者治愈,无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激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较高,力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程用药;对于诊断困难者可采用细针吸取细胞学得到明确诊断。

    作者:曹曦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

    目的:讨论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激光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术后垫软枕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因患肢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术后要密切观察绷带松紧度是否合适、切口有无渗血,患肢有无肿胀、压痛、淤斑及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等。病人卧床期间指导其行足背伸屈活动。

    作者:赵庆红;郭凤玲;郭亚玲;邓慧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早期症状缺乏特征,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代谢过程减慢及基础代谢率降低,可致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因此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石英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就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应用于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周军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1例的护理

    颊癌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一般采取手术治疗,但要想取得较好效果,需要将护理工作做好。为此,本文结合一例真实病例谈一谈如何做好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护理。

    作者:苏凤花;李莹莹;林洁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检测在肝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检测在肝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类型分成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淤胆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以及重型肝炎组,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对象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肝炎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低,且肝功能损害越严重,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水平越低。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胆碱酯酶以及白蛋白检测对肝炎患者进行诊治,能够有效对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估,为医师的诊治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李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小儿腹泻的治疗进展

    小儿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临床主要采用具有补充微量元素、调节肠道菌群或保护消化道黏膜作用的西药及中药内服、外治、针剂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小儿腹泻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吴庆灵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的中医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并判定疗效,同时采用自身对照实验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7d 后,4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85.0%,且所有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为(60.3±5.6)分,明显大于治疗前。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在晚期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程仁权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探究

    重型颅脑损伤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危重,变化快,因此,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并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关键,而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对策分析一下。

    作者:毕加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