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房颤动的20例心电图分析

周铁英

关键词:心房颤动, 心电图, 分析
摘要:分析2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诊断经验和方法。结果通过对20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特发性房颤3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7例,心房颤动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心房颤动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结论心电影像检查在心房颤动疾病的诊断中准确率高,是器质性心脏病检查不可或缺的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室穿刺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体会

    为了有效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本文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对脑室穿刺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军;杜振海;刘季平;侯海东;刘俊;刘明;王立彬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的特殊性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年人群不断增加,关心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非常重要而且是大势所趋。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机会增多而且治疗常因病程长以及需要卧床时间也很长,其间护理问题多、难度大,尤其是术后卧床的患者,基本丧失了自理能力。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疾病的康复十分有利。所以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要掌握老年患者护理的特殊性,以取得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高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保守治疗、胃穿孔修补术及胃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4例患者中,3例采用保守治疗,治愈2例,余者1例中转手术治疗;36例行胃穿孔修补术,6例行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情况:2例肠粘连致不全梗阻,3例肠间脓肿,2例切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2)d。结论急性胃穿孔诊治过程中要做到及早检查、及时确诊,详细、全面的了解患者病史,准确诊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自身免疫性疾病58例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5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选取我院的5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将5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分成组。对四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抗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小体(95.0%)、抗 dsdna(75.0%)、抗组蛋白(65.0%)等的检出率较高,干燥综合征抗 ss-a(53.3%)、抗 ss-B(46.7%)检出率较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组蛋白(52.9%)检出率较高,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抗 ss-a(66.7%)、抗 scl-70(50.0%)检出率较高。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抗体不同。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疾病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晶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妇产科患者在腹腔镜术前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的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 asa Ⅰ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腹腔镜来进行诊疗,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来进行静脉持续泵注来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给予1mg/kg 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给予1mg/kg 氟比洛芬酯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在术毕清醒后采用1ug/kg 的芬太尼来进行镇痛处理,比较患者在术后的不良反应、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首次要求镇痛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科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通过对患者给予1mg/kg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以在术后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不会对麻醉的效果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作者:王艳军;贺朝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医院圈”的秩序治理研究

    加强对医院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是推进“平安医院”创建的有效途径。本文探索新形势下医疗机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和治安保卫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应急处置机制以及医患矛盾排查调解机制,全面提高医疗机构治安防范控制能力。

    作者:杨小玲;李安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要点

    要想使剖宫产孕妇得到更好的术后效果,除了要求医护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手术技术以外,做好术后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一些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要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加深产妇及其家属对剖宫产术后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黄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茴香籽治疗肠梗阻及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腹部胀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炒茴香籽烫熨患者腹部治疗肠梗阻及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腹部胀痛的效果。方法将110例患者按病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炒热的茴香籽烫熨按摩患者腹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茴香籽治疗肠梗阻及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腹部胀痛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品管圈手法在降低胃镜检查漏诊发生率结果的报告

    品管圈:就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图1)。品管圈活动过程就是理性解决问题程序的引申,以往的管理方式大多由上而下、指示命令,而通过品管圈可由基层人员共同拟定解决对策,达成共同解决组织问题的主要目标。因此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全体组织上下一体,团结和谐,提升员工满意度,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2014年2月我院内窥镜中心组建亮镜圈,选定“减轻病人痛苦,降低胃镜检查漏诊率”为主题,选85例患者运用 PDCA 循环法护理管理,进行原因分析、解决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良好的结果(图2),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桂花;邵艳红;逄广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中进行综合性护理方法的成效。方法选取6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治疗方法都是进行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下降,患者的满意度增加,经比较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崔红云;杨晓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肌肉注射并发血肿致大面积瘀斑1例报告

    目的:病人肌肉注射后并发肌肉内血肿导致右臀、右大腿、小腿、右足大面积瘀斑1例,分析发生瘀斑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鱼骨图分析原因,头脑风暴法提出防护措施。结果肌肉注射后引起的血肿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结论因此,护士在肌肉注射后有足够的按压时间,及时的观察,降低肌肉注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惠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腹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外科急腹症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是一组发病急、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或手术的急性腹痛疾病,容易与内科、妇科等科室的急性腹痛产生混淆,需要做好鉴别,一旦观察不仔细延误诊断,治疗方法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因此,对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密切观察判断病情,及时作出相应处理,进行恰当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崔春花;郭爱琴;梁立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给予整体化、系统化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后,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和总得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作者:王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经脐单穿刺孔与经脐及腹侧壁双穿刺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经脐单穿刺孔与经脐及腹侧壁双穿刺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小儿鞘膜积液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双孔组35例,单孔组35例,双孔组行经脐及腹侧壁双穿刺孔腹腔镜治疗;单孔组行经脐单穿刺孔腹腔镜操作,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双孔组与单孔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等指标对比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经脐单穿刺孔和腹侧壁双穿刺孔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均有显著疗效,且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无明显差异。但是单孔操作更具有美观效果,且单人操作,节省人力,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伍植文;伍映红;黄菊香;赖立扬;罗胜;罗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教学任务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目的:探讨教学任务分析技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教学任务分析技术的方法和意义。

    作者:冯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文章通过临床重症患者的严格护理要求来思考我国的护理教育,尤其是护理实验教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对比浅析,来改良我国的护理教育的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郑桂月;郑贤玉;梁立秋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结合临床诊疗,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整体应用以及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使患者能够在舒适、安全以及安心的环境中接受手术。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入院办理手术的患者100例,提取他们的住院病历,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a 组)与对照组(B 组)两组。实验组按照舒适护理标准给予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对照组不给于舒适护理。对比评价两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舒适护理中有效减少手术压力,在身体与心理等多个方面均有改善,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的89%。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能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信任均有重大作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探讨断肢(指)再植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断肢(指)再植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断肢(指)再植患者从功能护理、心理护理,感觉护理、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降低这种创伤对患者带来的一切影响。结论对患者断肢(指)再植的愈后,进行专业系统的康复护理可缩短康复周期,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断肢(指)再植的康复护理是新时代骨科学,给患者带来的又一个福音。

    作者:郑丽颖;张艳秋;林晓华;郭巍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有序结膜结石剔除及执行标准预防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结膜结石剔除的顺序及标准预防执行要求。方法表面麻醉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徒手用一次性1ml(5号半针头)注射器进行操作,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结膜结石剔除;实验组戴无菌橡胶手套后使用一次性2ml(4号半针头)注射器进行操作,采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结膜结石剔除[1]。结果采取实验组的方法能更有效的减轻患者眼部异物感,能更有利于观察结膜结石剔除情况和避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剔除结膜结石时规范的做好标准预防、有系的剔除结膜结石和采用小号针头能有效减轻患者眼部异物感,防止感染性疾病传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雯;罗春;赵福美;曾宪巍;肖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浅析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分析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情况。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80例带有感染性的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9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进行阿莫西林治疗,在观察组中进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皮肤不良反应32例,占35.56%,对照组的皮肤不良反应46例,占51.11%。观察组的肠胃系统不良反应26例,占28.89%,对照组的肠胃系统不良反应34例,占37.78%。观察组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反应有13例,占14.44%,对照组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方面的有21例,占23.33%。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方面的不良反应有6例,占6.67%,对照组患者在呼吸方面的不良反应有13例,占14.44%。观察组患者中具有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有2例,占2.22%,对照组患者中具有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有4例,占4.44%。观察组患者在骨骼肌肉方面的不良反应有3例,占3.33%,对照组患者在骨骼肌肉方面的不良反应有6例,占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