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张洁
目的观察注射用穿琥宁在25℃温度下,与4种常用溶媒配伍的稳定性。穿琥宁在5%葡萄糖、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输液中配伍液的稳定性。方法常温下将穿琥宁分别加入到上述输液中,配伍后在0、1、2、4、6h几个时间点内观察混合液外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的吸收度,并测量含量、微粒、pH值。结果常温下将穿琥宁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放置6h内,含量、PH值、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穿琥宁在临床上可与此4种输液配伍应用。
作者:阿力叶木·艾代尔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本文通过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与方法,得出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精心指导可保证患者顺利痊愈,避免重大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助于缩短住院周期,减少再次入院的几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鲁孝凤;陶玉珍;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法为实验组,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治疗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的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76.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明显低(或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临床疗效更好,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白富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我院收治左眼视盘炎患者1例,给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后发生血管内溶血,我们立即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并输代血浆,治疗15天后好转出院。
作者:林素清;张峰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医院的会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等。资产负债表是医院基本、重要的财务报表之一。它不仅反映医院存货、固定资产、借款、盈余等项目的数字是多少,而且要通过综合分析,反映医院的资源及其配置状况是否合理,预测医院的经营和理财是否具有风险,判断融通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能力。此表与收入支出总表结合起来,可以全面分析和评价医院的获利能力,有效的评估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吴继萍;程燕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病例:患者,女,28岁,以阴道不规则流血数周就诊。来院查体:神清,精神可,全腹略膨隆,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
作者:黄作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且会给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只有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才能明显降低该病后遗症的发生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龙;叶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主要、常见的疾病,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饮食治疗,其实饮食不合理,常常导致降血压困难,所以必须使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治疗方法。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密切相关,合理的膳食往往有助于控制血压,反之则可能使高血压病情加重。高血压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科学饮水,注意补充钙和钾。许多研究证明高钠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子,而我国北方居民摄入食盐普遍高于南方居民,北方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南方,可见过多的摄入钠盐是高血压高发的因素之一。高血压病与饮食密切相关,药物治疗时如不配合饮食控制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可见日常生活中,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理论在降低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185例患者为干预组,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对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制订并实施改善措施;选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81例患者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差别。结果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模式,分析得出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导管质量问题等,同时根据这些原因制定了相应改善措施并加以实施,使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实施前的7.06%下降到2.47%,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理论对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进行风险防范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神经外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顺利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姜燕萍;程琳;徐浙琼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病与面神经麻痹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患有三叉神经病与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对相关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论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病与面神经麻痹相比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更好。
作者:关成;李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皮片移植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对进行皮片移植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在手术和护理中的经验。结论皮肤游离移植又称为皮片移植。它是整形外科治疗中基本、常用的一种封闭伤口和消灭创面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大光;马永刚;申学良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且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例卵巢扭转的病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每一位恢复的患者都必须经过脱机的过程,做好脱机前后的护理,尤其是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是使患者顺利脱机、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供收治19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死亡8例,本文就康复的11例患者的脱机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钟小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应该明确工作者的工作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职业,而导致护理工作出现缺陷的原因比较多,更加应该对其有所了解,手术护理工作者除了严格的遵守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还应该积极的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不让可能出现的护理缺陷问题发生,要去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专业素养,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叶骎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知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知母常用的方剂在中医上的应用以及知母在现代临床中发挥的作用,对知母药材进行深入探讨,并阐明其临床应用规律,为知母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褚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护理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对临床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60例采用手术治疗,对手术前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手术前后的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感,使患者配合治疗,出院时排尿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韩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9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口服氯硝西泮治疗,观察6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周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与氯硝西泮相似,但不良反应比氯硝西泮小,无成瘾性。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胡昕华;韩妍;张晓南;李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蒙医学古籍文献中无偏头痛该病名的明确记载,可根据该病临床特点归属于“头痛”的范畴。本病系以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有一侧或者双侧搏动性的中度至重度的头痛,西医对偏头痛其预防和治疗效果并不满意。急性发作时常伴心率加快、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发作前,常有看不清东西、闪光、偏盲、半侧面部与肢体麻木等先兆,当体力活动频繁时病情会有所加重。其发作和月经的周期、情绪紧张、精神刺激、饥饿、饮食种类、睡眠障碍、气候变化等都是有关的[1]。但偏头痛发病机制一直不够明确,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有血管源学说、神经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源学说等三种学说,并与基因异常、内分泌、ADP、5-轻色胺、组织胺、血管扩张、血管收缩、低镁、高钾等因素有关[1]。
作者:白香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医学上称为“子痫”。妊娠高血压在子痫前期是非常危险的。我国的发病率为9.4%,其中子痫前期所占的比例为2.2%。研究认为,子痫前期的原因为由母亲与胎儿的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诸多因素共同产生作用。该病对母婴的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能引起孕产妇与围生儿发病甚至死亡。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凝血机制障碍、头痛、视物模糊、胎儿生长受限为主要的临床症状。
作者:党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