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旺瑞;辛茶香
为探讨产后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对19例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部位后,应用明胶酣眠栓塞子宫动脉或内动脉。结果19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止血成功,随访半年无复发。提示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微创,是治疗产后难治性出血的理想方法,不仅能挽救患者生命,而且可以避免手术切除子宫。
作者:原井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200例过敏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有效地护理干预使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大大减轻其过敏症状的发生。结论借助过敏原检测仪器的开展,更准确为患者检测出过敏原,通过有效的脱敏及健康教育对其康复起到很重要作用。
作者:向丽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分析产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或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产科的服务质量。产科是一个高风险、高要求、高标准、差错事故发生率高的科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开展,每个家庭都对分娩寄予很高的期望值,这就要求产科的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我们手中承载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如果因为我们的疏忽,而给他人或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对我们本身也是一种煎熬。方法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结论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中:一是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二资历浅业务技术不熟练,缺乏经验;三是过于自信,无风险意识。四是护际关系部协调。
作者:吴文芳;周翠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耳鼻喉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63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以鼻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63例患者以鼻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中显效患者18例,占总患者的28.57%;有效患者37例,占总患者的58.73%;无效患者8例,占总患者的12.70%,总有效率为87.30。结论鼻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控制明显、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松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书籍,并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总结诊断经验。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可出现多种心电图改变,其敏感性高,但缺乏特异性,诊断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宣教与护理干预。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4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社区宣教与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遵医服药率。结果经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半年后比较两组进行比较,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以及遵医服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宣教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使患者控制血压率提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关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76例下鼻甲骨质增生患者,其中男25例,女51例,年龄19~75岁,平均38岁,病程1~16年。根据下鼻甲骨质增生诊断标准进行病例选择,术前详细了解所有患者的病史,对所有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均排除手术禁忌症,分别行鼻内镜下经下鼻甲前端切口和经下鼻甲下极切口黏膜下成形术。
作者:郑红彬;王文兵;黄菲菲;刘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患者肺内空洞的X线、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提高对肺内空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近年来所搜集到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77例肺部空洞性病变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胸部CT及临床症状、体征。结果肺结核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痰找抗酸杆菌、经胸膜活检证实;肺癌21例,其中1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及找肿瘤细胞确诊,9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肺脓肿18例,经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痊愈;1例乳癌肺转移患者,结合病史确诊;1例坏死性肉芽肿患者,实验室检查c-ANCA阳性,结合鼻窦炎症、肾小球炎症确诊,经激素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根据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缘及周围情况等影像学表现,密切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判断,是确定空洞性病变诊断的关键。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浅析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方法对呼吸衰竭病人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结论呼衰的处理原则是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纠正缺O2、CO2潴留和代谢功能紊乱,防治多器官功能损害,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作者:段岭焕;杨晓艳;张丽娟;赵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胰腺癌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信宜市中医院及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不典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结果18例患者中,胰腺癌发生于胰头部8例,胰体部3例,胰尾部2例,误诊为正常胰腺2例,胰腺炎3例。误诊率为27.8%。18例胰腺癌患者CT表现均不典型。7例胰头部表现为等、低密度或囊实性肿块,增强后无明显强化。4例胰头部大小不一的囊性病灶,增强后仅囊性病灶下方部分实性部分轻度强化。4例胰体部胰管中度扩张,胆总管、肝内胆管及邻近血管未受侵犯。3例胰体部及胰尾部胰管轻度扩张,但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均未见扩张。3例平扫可见胰腺内局灶性CT值增高,增强扫描时该区域不强化。2例患者平扫示胰腺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时无明显强化。18例胰腺癌患者中,中分化导管腺癌8例,黏液腺癌5例,腺鳞癌5例。结论胰腺癌可出现不典型的CT影像表现,要注意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与易混淆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杨璧;杨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实习是实习生从课堂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要培养出合格的学生,能够从容地步入工作岗位,达到医院检验科的要求,应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郝秀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法为实验组,随机选取12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的干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除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外,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改变情况。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效果明显,可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忆;赵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98例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出血点,并行数字纱布填塞结合双极电凝止血。结果92例找到明确出血点,6例未见明确出血点。一次治愈95例,3例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术后仍有少量出血,经控制血压后治愈。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定位出血点,双极电凝配合填塞止血纱布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作者:张萍;吴海英;鞠宏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近年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静脉药物的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对92例患者进行了留置针静脉输液,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严卫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类主要引发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的心肌疾病。近期研究结果数据显示遗传因素在DCM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FDC)占原发性DCM的30-48%。FDC病因尚未阐明,也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者们正不断寻找FDC致病基因,探索基因治疗、细胞移植治疗FDC的疗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此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李晨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影像学检查出病程中有脑干受累及视神经症状,脊髓病灶常见的为延髓8例(21.05%),腰髓2例(5.26%),胸髓22例(57.19%),颈髓26例(68.42%)。病程中尚有近皮层下白质、胼胝体、脑室周围等颅内病灶。经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激素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36例,2例无效,其中1例死亡,有效率94.74%。结论中年女性患得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的几率较高,一些患者合并结缔组织病,易复发,可有视神经和颅内病灶受累,免疫抑制剂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症状。
作者:刘亚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烧伤科进行分析讨论,其中以2011年度为对照组,2012年度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时间段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差错发生、医患纠纷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比较包括意外伤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后在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安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科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预防和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作者:彭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的血凝四项及纤溶指标的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活性(PLG)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凝及纤溶指标可以做为肝硬化患者评估肝损伤的程度,对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鎏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讨论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我院的3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焦虑性障碍17例,抑郁性障碍11例,焦虑合并抑郁性障碍8例,临床治疗采用的抑郁药物主要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单一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抗焦虑、抑郁、焦虑抑郁性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90.91%、87.5%。结论抑郁症患者中以焦虑、抑郁性障碍为主要特点,治疗主要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单一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慧玲;刘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