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烨
目的:简述瓣膜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方法对瓣膜性心脏病病人进行护理。结论瓣膜性心脏病伴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期间易发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监护护理方面有其特殊要求。术前要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术后要加强监护,维护心功能,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治心律失常、低心排等并发症发生,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立慧;刘怀翠;王艳艳;全先红;孟海鸿;刘旸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实验后对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光眼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刘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进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措施的实施,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针对具体情况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具有家的感觉的进餐环境,从而达到成功治疗的目的。
作者:王苹苹;袁明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139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分析和讨论TRAb、TPOAb在AIT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39例AITD患者分为3组:甲亢组、甲减组、甲功正常组及健康体检对照组30人,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中TRAb、TPOAb的含量并观察其变化。结果TRAb在甲亢组、甲减组、甲功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94.8%、8.6%、3.9%、3.3%;TPOAb在上述各组中阳性率分别为43.5%、91.3%、16.8%、13.3%。结论在AITD患者中TRAb对甲亢的诊断有重要意义;TPOAb对AITD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诊断有重度意义。
作者:曾维;马琼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1]。国外研究表明,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为特征,具有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品质的重要作用[2]。现将我科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54例计划性剖宫产手术患者取得的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廷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癫痫,俗称羊角风,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癫痫发作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万患者,我国有900多万[1].脑梗死后等继发性癫痢发作的发病率,国内为2.7~8%[2],癫痫已逐渐成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脑血管病被认为是老年期癫痫的常见原因,占年龄≥60岁老人新发癫痫的35%以上[3]。脑血管病和癫瘌的共同存在,因护理不足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且容发生摔伤、咬伤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有关癫痫的护理措施,特别是社区内癫痫护理方法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认识上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上述问题的了解。
作者:赵淑花;路金丽;黄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98例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并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干预前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舒缓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的紧张情绪,有效减轻手术病人的术前焦虑,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郑影;陈成生;郑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放化疗对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行单纯放化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迪注射液。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61.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1.8%;很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疲劳感、骨髓抑制和外周神经毒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放化疗能有效缓解肺癌症状,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炳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测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断的异位妊娠患者19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部B超进行检测,观察组联合使用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测,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测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为了解掌握赤壁市医疗机构梅毒病例的诊断与报告状况和科学防制梅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赤壁市医疗机构性病门诊开展督导检查。结果相关制度不完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项目设计不全,填写内容不完整,执业医生对梅毒诊断标准理解不透,存在梅毒过度诊断报告、漏报,疑似梅毒订正时间过长达4月;外包检测样品未登记。结论赤壁市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诊断与报告,与国家要求相差一定的差距,应采取规范统一的门诊日志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薄,填写内容准确完整,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开展执业医师性病诊断培训和疫情管理员培训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梅毒病例诊断与报告水平。
作者:高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阐明PDCA循环圈在医院感染菅理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实施PDCA循环圈管理前后的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结果口腔科水枪消毒管理前后、呼吸道常用管道清洗消毒管理前后、新生儿消毒液管理前后的监测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圈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起来非常方便有效。
作者:徐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对患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本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年内对1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与实施前一年的调查方法相同,将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与实施前一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提高到98%,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和感谢明显增多。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的发展。
作者:胡慧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危重心肌梗死病死率高,预后差。笔者查阅国内外资料,发现C反应蛋白(CRP)、血浆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成为了AMI患者新危险因素的前三位;60岁以后的女性发病及死亡率高于男性;中青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比率成上升趋势;负性精神因素同样对心梗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高危人群及时的予以鉴别干预,对提高危重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以及日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5天后比较临床效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对于老年支气管哮喘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者窒息、烫伤与其他的与患者的安全相关的、意外的护理事件[1]。我院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我们五官科病房的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经验汇报如下。
作者:李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2012年180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期间的基本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524例患者,433例患者有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结论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中抗菌药物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的用药。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探讨和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经过手术病理所证实的25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采用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5.8%、87.1%,要明显高于常规的超声检查81.1%、67.7%,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鉴别,提高超声的鉴别能力。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比如结节的位置和状态以及大小等进行判断。
作者:英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3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成功35例(占94.5%),死亡2例(占5.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应根据出血速度、出血量和出血部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有效的控制出血可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宝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96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效果在术中出血量、术毕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云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进一步加强对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迟发性血肿重症病例的认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伤残。方法分析9例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迟发性血肿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迟发性血肿经再手术治疗后3个月,死亡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严重伤残:2例;中度伤残:3例;恢复良好:2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压力填塞效应的减轻消除等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对具有发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警惕,密切进行观察,识别早期临床表现,尽早确诊,对重症患者及时行二次手术。
作者:张高健;揭家广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