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
目的:探讨研究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分别用四川迈克及上海伯乐血细胞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检测。比较上述2种不同质控物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HCT、MCV、MCH、MCHC 2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四川迈克及上海伯乐两种质控物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MCH 2个月均无显著变化,四川迈克的HCT、MCV、MCHC 2个月有显著性变化,而上海伯乐质控物HCT、MCV、MCHC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用以上两个厂家的质控物进行血常规室内质控检测时,个别指标的稳定性不同。
作者:姜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意义。方法将发病24 h内入院治疗的112例脑梗死进行分组,分析进展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将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梗死部位、脑彩超、颈部彩超结果与非进展组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卒中神经功能缺失症加重以24h内常见,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纤维蛋白增高梗死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是进展性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论针对可引起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其发生。
作者:高明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处理。方法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处理办法进行剖析。结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邵星月;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使用克氏针固定Bennet骨折18例,微型外固定器Bennet骨折20例术后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韩景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新型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采用氯茴酸(列奈)类联合双胍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磺酰脲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痊愈2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7%,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氯茴酸(列奈)类药物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120调度员基本素质对院前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院前急救调度工作核心力量调度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个人综合素质,调度技术水平以及院前急救的效率。结果通过加强调度的培训,调度员的个人综合素质、调度技术水平及院前急救效率大大提高了。结论调度员是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中的核心力量,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发展,依靠的是调度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调度人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方式的学习,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急救医疗体系的要求,以提高调度工作效率。
作者:陈彦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16排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3例胰腺癌患者的16排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CT诊断胰腺癌23例,其中胰头癌12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3例。小胰腺癌11例,CT评价不能手术切除10例。结论胰腺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术前可切除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启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论佳清洗、保养腹腔镜方法。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灭菌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检测标准》中有关规定实施操作。结果腔镜灭菌合格,控制感染。结论用佳清洗,保养技术,使医疗器械寿命延长,降低医疗成本,减少院内感染机率。
作者:张莉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调查研究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方法将我院20例缺血性脑梗死(ICI)患者与15例出血性脑梗死(HCI)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后的6h~7d内进行CT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例ICI患者所检查的CT图像上,有8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边缘较为清楚的带有高密度脑回状影称为“脑回征”。9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部出现淡片状且略带高密度影,即为“浮云征”。15例HCI患者CT图像显示,8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呈现不规则斑片形状与条索形状的高密度影,7例患者为大片形状,低密度的影内边缘具有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有效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检测不同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魏秀芝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了解邛崃市受灾地区4.20雅安芦山地震后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灾后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水样的采集保存和检验方法依据GB/T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GB/T5750.5-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要求进行;评价依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果邛崃市受灾地区生活饮用水合格率65.59%,不合格项目为铁,锰,铝,氨氮,耗氧量,浑浊度。结论邛崃市受灾地区受4.20地震影响,生活饮用水合格率降低;其中铁,锰,铝,氨氮,耗氧量,浑浊度指标超标现象明显增加。地震原因造成受灾地区生活饮用水理化指标变化明显,卫生监督及疾病控制中心等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实验在治疗慢性肺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肺病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40名经检查肺功能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对患者实验前后的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心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患者的血气结果及肺功能进行评估测定。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血乳酸浓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6分钟步行试验的操作简单,结果可靠,能够有效的对慢性肺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及肺功能状态做出准确的评估,建议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得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1病例1患者一,女,28岁,2011年4月14日来我院做常规产前检查。超声所见:增大子宫内探及单胎回声,胎儿颅骨光环完整,侧脑室未见扩张,脊柱连续,胎心搏动规律,胎心率:139次/分,胎儿双上肢肱骨、尺桡骨及下肢股骨、胫腓骨可见。
作者:刘海莺;彭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床边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除按内科常规治疗外运用单泵进行床边血液灌流的治疗效果。结果17中毒患者中一例因高龄服药量较大行1次HP后,家人放弃治疗,其余16例均抢救成功。结论床边血液灌流(HP)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操作简单,疗效迅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宜在抢救急性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时推广使用。
作者:邱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择期小儿腹腔镜全麻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50例,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阿托品组;观察组为盐酸戊乙奎醚,每组25例。观察患儿肌注前用药时(T1),肌注前用药后30min(T2),手术开始后1h(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T5),各时点的MAP、HR、SpO2和T值。观察患儿唾液分泌情况,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T2,T3,T4,T5等时点HR及T均明显高于T1时点,P<0.05。观察组在T2,T3,T4,T5等时点HR及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2,T3, T4,T5等时点,唾液分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能有效地抑制口腔呼吸道腺体分泌,不明显增加心率、血压,同时可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是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术前用药的较好选择。
作者:李兴达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高强固位纤维在防治牙折裂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就诊治疗的牙折裂患者30例,患牙共44颗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牙采取高强固位纤维带环状包裹粘结结扎技术进行修复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观察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44例患牙在修复后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68.18%(30例)、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84.09%(37例)、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40例)。结论高强固位纤维在防治牙折裂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操作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可以一次性完成,并且对正常的牙体组织破坏少,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敏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45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相关的护理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救治成功率为97.8%。结论对于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进行补救,完善相关不足,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后使急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程序更加严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断特点,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添加中药妇炎消胶囊进行治疗;每组4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浅谈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方法对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童进行护理。结论由于新生儿防御功能低下,局部轻微的感染亦可导致菌源扩散,造成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在临床中,如能及时治疗、细心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亦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静;刘旭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评价舍曲林治疗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受试者分别口服舍曲林8mg/d或帕罗西汀20mg/d。采用HAMD、HAMA总分减分率以及CG1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等观察药物安全性。结果舍曲林组HAMD、HAMA总分明显下降。结论舍曲林治疗焦虑抑郁有其优越性,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姚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缩宫素是加强宫缩,缩短产程,促进分娩的首选药物,可减少产力因素引起的难产,提高母儿健康水平[1],妊娠后期特别是临产前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敏感,小剂量缩宫素便能使子宫平滑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增强、收缩频率增加并保持正常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同时松弛子宫颈管,致胎先露下降而分娩[2]。静脉滴注缩宫素是目前公认安全的产前给药途径,它可随时调整给药剂量保持适当的宫缩,一旦发生异常也可随时停止用药。在分娩过程中正确使用缩宫素催产,是提高母儿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3]。
作者:吴秀佳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