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云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测定临床意义与质量控制。方法对鲜晨尿液标本100例,干化学检测进行分析。结果尿蛋白、酮体、葡萄糖、胆红素、尿亚硝酸盐、红细胞、白细胞为阴性。尿胆原为阴性或弱阳性。pH 5~7,尿比密1.010~1.025。结论干化学法尿液化学成分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是目前非常普遍应用的一种尿常规检查方法,具有测定速度快、检测项目多、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等许多优点,是一种非常良好的尿常规过筛性检查方法。
作者:陈宏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外科手术麻醉中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应用较多,现对硬膜外间隙给药方法,镇痛药物的种类镇痛效果和注意事项及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由于硬膜外间隙给药方便,镇痛效果确切,无肌内注射给药的痛苦,无头痛,可持续给药等,所以硬膜外间隙给药镇痛而被广泛应用。
作者:率长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肠梗阻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论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病情发展和变化迅速,因此对与本病需及时地观察并正确的护理。
作者:浦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空气栓塞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从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6例空气栓塞患者,年龄20~45岁,其中胸外伤3例,胎盘早期剥离检查1例,静脉注射空气2例。结果灌流可过滤进入体循环的空气,避免微小气泡融合成大气泡造成更严重的栓塞。灌流前需要肝素化,它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局部微循环,纠正微小气泡栓塞造成的局部缺氧。血液灌流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血液净化时间短。结论此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急救治疗。
作者:夏志红;高玉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方法详述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在临床使用时,器械可以放在不同隔档里,同时顶盖可以旋转开当托盘使用,当旋转开顶盖以后,可以将伸缩杆拉伸出来,伸缩杆上的钩体方便悬挂物件,隔档的空间大小通过滑道与顶丝控制,方便利用空间,底层的隔档可以作为垃圾桶使用。有效的避免了出现碰撞及废物与器械混在一起容易引起污染的现象,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中医内科诊疗架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前提下,方便利用空间,避免污染的可能性,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梅;张洪生;孙风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骨牵引患者的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骨牵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骨牵引患者在牵引期间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结论骨牵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杰艳;杜艳;杜金凤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的彩超检查方法。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检查方法。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肝脏血管及病灶血流状态;是肝脏疾病诊断的常用工具,成为肝脏的“听诊器”,同时也将在肝脏病变的治疗及疗效评估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修安;冯宗娇;贾维铭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月经紊乱出现崩漏的患者的诊疗思维及辨病论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崩漏患者20例,临床经辨证诊断后采用中医药方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头晕耳鸣、心烦潮热症状评估,治疗前患者头晕耳鸣评估分为37.75~3.35,治疗后患者头晕耳鸣评估分为25。55~2.25,治疗后头晕耳鸣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患者治疗前心烦潮热评估分为35.55~4.55,治疗后患者心烦潮热评估分为21.85~3.35,治疗后心烦潮热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中医治疗妇科崩漏病有显著效果,临床疗效好。
作者:贾立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辨证治疗及辨病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9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0例患者针灸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症状的评估,评估分以50分为满分,针灸治疗前患者呼吸困难症的评估分为38.55~4.75,针灸治疗后患者的评估分为25.55~2.65,针灸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辨证治疗及辨病治疗采用合适的针灸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作者:张洪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入院的45例胎盘早剥患者,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产前、产后的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进行评估,产前评估分35.4-3.88,产后评估分20.5-2.35,产后分评估低于产前评估分,产前、产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早剥临床中重视病情观察,采取精心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安全。合理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赵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20例,总结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有效护理后20例患儿,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评估计划由我院儿科护理小组规定的计划表进行,评估分值50分满,护理前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为38.87~4.55,护理后患儿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为20.55~2.75,护理后拇指强直痉挛症状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护理前患儿面肌颤动评估分为33.75~3.85,护理后患儿面肌颤动评估分25.75~2.65,护理后面肌颤动评估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儿面肌颤动、拇指强直痉挛等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运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6月至11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26例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分析。结果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崩解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治疗效果。结论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崩解片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尉秀芹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外科护理用换药车。方法详述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换药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换药车在临床使用时,方便医护人员换药,避免了病菌的污染。结论本新型外科护理用换药车在不影响换药效果的前提下,达到了方便且又避免污染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丽伟;刘惠敏;李光悦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辨证施治方法。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治疗经验。结论根据冠心病的临床分型,给予辨证施治。
作者:姜贺;刘阳;王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患者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1年6月收治的羊水栓塞患者12例临床处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12例羊水栓塞,所有患者均神志清醒,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术后1周痊愈出院。结论一旦出现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病情迅猛时应立即给予西医紧急处理:包括积极抗休克、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纠正缺氧及心力衰竭;纠正dic;预防及治疗肾衰竭。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儿乳牙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乳牙龋病患者4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45例患儿中,颗牙56颗,经治疗有效者51颗,失败4颗拔除。结论乳牙龋病进展较快,易对儿童口腔局部和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如使新萌出的恒牙发生龋齿,影响继承恒牙胚的发育和萌出,影响咀嚼功能及营养摄入。社区口腔医师应重视儿童时期的龋齿防治工作,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郝宇恒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心内科穿刺针头固定器。方法详述一种心内科穿刺针头固定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心内科穿刺针头固定器,用锁紧圈控制针头所伸入深度,避免了气体通过穿刺针头进入心脏。结论心内科穿刺针头固定器,省时省力。本设计使用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张国忠;贾丽洁;郭兆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例资料的详细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总发病率占人口的5~1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以青壮年多发,男多于女,儿童亦可发病,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亦逐年有所增加。因此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做好全方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
作者:李雅南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综述口腔黏膜病常用药物临床应用性能、用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本文主要从口腔黏膜病常用药物性能及用法展开说明,具体阐述了每一种常用药物的组成成分、性能、用途、用法及用量。结果口腔黏膜病常用药物性能及用法对口腔临床医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君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的使用。方法对培门冬酶的药理和疗效进行分析。结论培门冬酶只有在确认多种化疗药物不适用时才可单用,适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也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作者:周华杰;韩春荣;刘伟红;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