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肺结核治疗方法的探讨

王炜平

关键词:肺结核, 治疗, 传染病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肺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应以足够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防止肺结核的重要措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医疗。方法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给予全面综合的治疗。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能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少数迁延不愈达数年之久,是一种威胁小儿健康和生命的多发病[1]。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由于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严重威胁着患儿的身心健康,我院在临床上采取了全面综合的治疗措施,使得大多数患儿得到了恢复。

    作者:刘金联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痛经的临床护理及预防分析

    目的:探究痛经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采取对症护理。结论我院在临床上针对痛经患者采取病情观察,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给患者耐心解释有关痛经的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经期出现的不适,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并通过交谈、看书、听音乐等方式,使身体放松,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症状。

    作者:蔚立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苯妥英钠的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探究苯妥英钠的临床用药。方法依据苯妥英钠的药物动力学原理对其用法用量、使用禁忌进行分析。针对具体案例对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论由于苯妥英钠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代动力学上的一些问题,产生蛋白结合下降而游离部分增高。因此,在与这些药物合用时,监测患者游离苯妥英钠浓度比总浓度更为重要。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癫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癫痫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治疗经验。结论对于癫痫病患者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经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多数癫痫发作可以控制,但也有少数的患者发展成难治性癫痫,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般癫痫发作2次应开始用药。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或癫痫综合征选用药物。尽量单药治疗,只有单药治疗确实无效时,再考虑合理的联合用药。抗癫痫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终止癫痫发作,同时应避免或大限度地减轻不良反应,尽可能使患者获得理想的远期预后和佳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患者西药治疗原则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22例,临床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剖析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2例患者经治疗前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肢端湿冷的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药物治疗前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为26.75~3.25,药物治疗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为35.6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为25.25~2.45,药物治疗后患者肢端湿冷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通过对患者偏进行性呼吸困难、肢端湿冷的评估,说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优越性。结论临床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新型口腔护理用水平式消毒承装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口腔护理用水平。方法详述本新型口腔护理用水平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口腔护理用水平在临床使用时,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消毒海绵或棉签时即使即用,防止战友消毒液的医用海绵或棉签长时见裸露在外而被污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口腔护理用水平式消毒承装器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娟;柳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三叉神经痛20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三叉神经痛患者20例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术后疼痛解17例,3~6个月获得延迟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结论射频热凝治疗的手术方式分卵圆孔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热凝术、侧入路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眶上神经孔穿刺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及眶下神经孔穿刺眶下神经射频热凝术等。

    作者:魏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鱼腥草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杀虫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病毒、利尿、提高免疫力、抗慢反应物质及平喘、肺损伤保护、抗内毒素心肌损伤等作用。适用于治疗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痈疽肿毒、毒蛇咬伤;水肿、淋病、白带、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疮、癣症、腰痛、外伤肿痛。

    作者:李金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的效果。结果经超声诊断,巨块型15例;结节型9例,弥漫型3例,小肝癌1例。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巨块型15例;结节型9例,弥漫型3例,微小肝癌3例。以上数字表明Mri对微小肝癌检出率要高于超声。结论超声是肝癌检查常用的方法,但对微小肝癌检出率不高。术中超声对小病灶检出率高,但有创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Mri可提高微小肝癌的检出敏感性和定性准确性。特别是Mri在肝结节病灶的鉴别诊断中优于超声,肝癌切除术后在及时发现复发灶方面,Mri亦优于超声。

    作者:荣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5例(36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药物治疗20眼,有效12眼;激光治疗14眼,有效12眼;行玻璃体切割加眼内光凝术2眼,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从病因治疗和抗血栓治疗入手,运用纤溶酶、抗血小板凝集剂、尿激酶等,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扩张血管,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提高视网膜供氧。

    作者:吴翠环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眩晕患者的中西医诊疗对策

    目的:探讨眩晕的中西医相结合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眩晕患者的病征分析,结合病历资料的研读,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眩晕有显著的疗效,应加大对中西医结合的探究力度,提高中西医疗结合治疗水平。

    作者:仲崇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

    目的:浅析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方法临床上针对这类患者应首先充分评价存活心肌的范围及数量,选择佳的治疗策略。目前治疗方法进展很多,通常是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如改善心功能的药物治疗、心肌能量代谢改善等措施。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是终末期冠心病的一种类型,预后极差,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故防治该病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方法不断涌现,将有助于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6例,针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年龄在50岁以下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小于超过50岁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通过手术治疗创伤小,对侧不受影响,提高患者自身机体抗病耐受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玉阁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脑水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究对脑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需的治疗措施。结论脑水肿属于继发性病理过程,全身系统性疾病如严重洗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病、休克、中毒代谢性疾病等使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的微循环与脑细胞代谢障碍,可能引起脑水肿。我院在临床上针对该病采取了一般治疗、过度通气、高张力溶液、皮质激素等措施,使脑水肿得到了很好治疗。

    作者:金永信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垂体腺瘤临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9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24例,临床通过手术治疗大区域清除肿瘤。结果对比分析24例患者手术前后患者垂体腺瘤压迫神经引起头痛症状的评估,手术治疗前患者垂体腺瘤压迫神经引起头痛症状的评估分为35.55-3.45,手术治疗后患者垂体腺瘤压迫神经引起头痛症状的评估分为25.55~2.7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采用手术治疗垂体腺瘤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高晶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全身应用镇痛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探讨全身应用镇痛药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给药方法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病人自控镇痛(Pca)等,其中以肌内注射目前术后疼痛治疗广泛使用的传统方法。肌内注射方法简单,起效快,但个体差异较大。Pca综合了连续给药的优点和电脑应用技术,病人通过按压 Pca仪的按钮即可自行注入一定量的镇痛药,以满足不同病人的不同需要,获得佳的镇痛效果,并大限度地减少了药物过量的意外。

    作者:刘邑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焦虑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结论针对焦虑症患者,我院在临床上采取了药物护理,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让患者对疾病具有一定的自知力,降低患者对健康的焦虑[1],增进在治疗中的合作,坚持长期治疗。采用想象或现场诱发焦虑,并进行放松训练,减轻紧张和焦虑时的躯体症状。关注其睡眠环境,视患者特点而定,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必要时使用药物帮助其渡过难关。

    作者:田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及时的诊断,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结论对于中毒的护理护士需分析患者突然大量饮酒的原因,并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使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对长期酗酒的患者需教育其应减少饮酒量及次数,早日戒酒。当出现震颤、抽搐等较重的表现时,家属需劝阻患者进行住院戒酒治疗。若患者出现异常行为,家属需给予患者理解并进行陪护,以防意外的发生。

    作者:刘瑞英;王秀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CT检查胃肠疾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ct检查的要求和检查步骤。方法采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取的分析通过手术案例确诊的80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的ct以及临床治疗资料。在对胃肠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总结治疗经验。结果经过确诊的80例肠胃道间质瘤中,良性25例,交界性与恶性55例。有54例于胃部发生,6例发生于直肠,20例发生于小肠。肿块横径在3~20 cm之间,形状包括圆形、分叶形及类圆形。此次患者案例进行手术前诊断,显示良性恶性准确率86%(44/49),诊断有无转移符合率94%(23/24)。结论近年来ct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ct对组织有高度的密度分辨率。ct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扫描速度和分辨率的提高,特别对肿瘤的诊断的分期,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向周围侵犯的情况以及有无转移和转移的脏器、预后的估计和治疗后的随访等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用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资料: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320例。方法两组对照,连续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利用统计结果观察效果。结果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全麻患者术中麻醉满意,无一例患者术中知晓及不适。结论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监测及麻醉处理的特点等问题。

    作者:徐晓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