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方法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印

关键词:尿道狭窄, 手术, 治疗
摘要:目的:对比尿道狭窄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推进尿道狭窄治疗的医学进展。方法选取现有尿道狭窄病例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狭窄段切除重吻合术;非手术治疗对患者采用尿道扩张。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对尿道狭窄有一定效果,但是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早期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中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中医治疗结节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结节病的疗效,旨在为结节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12例结节病患者采用黄芪、太子参、白术、防风等中药制配的汤药进行医治,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中医方剂的辨证治疗,12例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10例患者结节缩小或消退,2例肺纤维化得到控制,患者咳嗽、咳血症状得到缓解或好转,气短、神情乏力现象消失。1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进行性加重趋势。结论应用中医方剂治疗肺结节病时,要通过分析患者主症候,确定中医辨证类型,根据症候及类型调整方剂治疗。中医方剂治疗结节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季存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消化科用鼻夹式鼻胃管固定夹的应用与设计

    目的:介绍一种消化科用鼻夹式鼻胃管固定夹。方法详述一种消化科用鼻夹式鼻胃管固定夹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消化科用鼻夹式鼻胃管固定夹,方便医生在插管时精确的标记好胃管适合深度,防止患者在插管后患者将胃管滑出鼻孔。结论中消化科用鼻夹式鼻胃管固定夹方便医生在插管时精确的标记好胃管适合深度,防止患者在插管后患者将胃管滑出鼻孔。使用简单,实用性强,因此适合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金海霞;张梦颖;田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谈利用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类型

    目的:讨论胫骨骨折治疗中髓内钉的类型。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在治疗胫骨骨折中总结的经验。结论内固定技术(使用金属或可吸收器材内固定治疗骨折)由来已久,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只是在无菌技术开展以后,自上世纪初这种方法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定材料和方法已有了很大进步。

    作者:贾维铭;刘洪峰;才波勇;邱大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跟骨骨折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23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3例跟骨骨折患者经治疗,住院5~10 d,平均7.0 d,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跟骨骨折的护理与一般四肢骨折的手术治疗护理相似,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些特殊性均与跟骨负重、位于肢端、皮肤血供有限、软组织创伤反应严重等特征有关。

    作者:尚美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茶碱类常用药物分析

    茶碱类药物是一类古老、经典的平喘药,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还具有抗炎、增强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的收缩力,并具有呼吸兴奋、强心利尿和免疫调节作用。茶碱类药物副作用较多,常见的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心脏毒副作用,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茶碱的安全窗较窄,长期使用茶碱一定要检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支气管哮喘的针灸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辨证治疗及辨病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9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例,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对比分析20例患者针灸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症状的评估,评估分以50分为满分,针灸治疗前患者呼吸困难症的评估分为38.55~4.75,针灸治疗后患者的评估分为25.55~2.65,针灸治疗后的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辨证治疗及辨病治疗采用合适的针灸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作者:张洪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5例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18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1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8.23%。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反复发作率,使患者身体得到全方位护理和照顾,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岳长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小儿与老年人中成药应用注意事项

    中成药的处方多来自传统的中医经典著作,也有部分来自经验方和研制方。临床应用中成药一般根据医生处方投药,也可以由患者根据中成药常识及经验直接购取应用。通常需要慎用的对象是小儿,老人及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好的患者。这些人由于生理上的某些特点和病理上的某些改变,对药物解毒、排泄的功能减退,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杨光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32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内侧型22例,外侧型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3例(71.8%),近全切除4例(12.5%),大部切除5例(15.7%)。结论良好的手术技巧可以有助于全切蝶骨嵴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控制术后残瘤复发。

    作者:谭旭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两种方法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尿道狭窄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推进尿道狭窄治疗的医学进展。方法选取现有尿道狭窄病例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尿道外口切开术、尿道狭窄段切除重吻合术;非手术治疗对患者采用尿道扩张。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均对尿道狭窄有一定效果,但是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非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早期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即可,中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方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诊断及其它异常分析

    目的:讨论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诊断及其它异常分析。方法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并作出诊断。结论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时,常用M型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胎儿心律失常大都由听诊首先发现,因而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心动图分类也通常以听诊发现为基础,

    作者:潘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盆腔炎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100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盆腔炎患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制定联合治疗计划,注意个体化,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能够有效缓解盆腔炎的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韩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1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30例,均行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结果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27例,好转3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估,评估分析以50分为准,患者术前疼痛评估为35.75~3.35,术后疼痛评估为25.55~2.65,术后疼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形成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免病情持续恶化,手术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治疗方式,简单有效,疗程短,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少,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申喜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

    目的:探究小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小肠在腹腔内占据的位置大、分布面广、相对表浅、缺少骨骼的保护容易受到损伤。在开放性损伤中小肠损伤率占25%~30%,闭合性损伤中占15%~20%。腹部的任何损伤需要探查时,均要认真、细致、规律地进行小肠损伤的检查、诊断、要高度重视小肠损伤的诊治问题。

    作者:杨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开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68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34眼有所提高,眼压下降9例,视野和视杯无继续扩大和加深。结论开角型青光眼进一步降低眼压,提高视乳头血管的灌注压和加强视神经营养。如果在药物治疗下视功能损害仍有进展可考虑做滤过手术。

    作者:国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孕早期(11+0~13+6孕周)胎儿异常超声筛查及诊断

    孕早期(11+0~13+6孕周)对所有胎儿进行第一次超声筛查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以通过测量胎儿头臀长帮助确认胎龄,为孕中晚期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提供准确的信息;其次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早期发现并准确诊断多种严重胎儿畸形如无脑儿、前脑无裂、脐膨出、体蒂异常、羊膜带综合征等,将这些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时间从孕中期提前到了孕早期,能够及早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大大减轻了孕妇的风险和痛苦在目前产前超声诊断中,孕早期(11+0~l3+6孕周)的超声筛查及诊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检出的高危胎儿来说进一步的检查和密切的随诊观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高洪芝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22例,患者临床用药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对比分析患者用药前后阵发性心悸、胫骨前黏液性水肿的评估,药物治疗前患者胫骨前黏液性水肿的评估分为37.75~4.5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评估分为24.45~2.3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 p<0.05,药物治疗前患者阵发性心悸的评估分为35.75~3.75,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阵发性心悸评估分为23.45~2.55,药物治疗前患者阵发性心悸的评估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结论药物治疗对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临床综合用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田丽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及效果的影响。方法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均进行康复训练,并在出院前调查对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患肢功能情况。实验组在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和家访的形式进行指导和督促,对照组不进行随访。6个月后调查比较两组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康复训练知识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对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及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格日乐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质量。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乳腺癌患者病变区有疼痛、肿胀、压痛感,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其病理的严重性,采取全面和科学的治疗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还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于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浅析前置胎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护理。结论根据孕妇的一般情况、孕期、胎儿成熟度、出血量多少以及产道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采取相需的护理方案。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并加强孕妇的管理和宣教。防止发生多产,避免多次刮宫、引产或宫内感染,减少子宫内膜损伤或子宫内膜炎。对妊娠期出血,无论量多少均需就医,做到及时诊断,正确处理。

    作者:金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