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艳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辨证施治方法。方法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治疗经验。结论根据冠心病的临床分型,给予辨证施治。
作者:姜贺;刘阳;王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风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论风疹防控工作应密切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做好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及时预测、预警和防控以及育龄妇女的健康防护。
作者:于文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神经性耳鸣治疗措施常采用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增加局部缺血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血管内膜水肿及改善内淋巴循环,以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早用药中必须遵守服用规则,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均在7~10后纠正心衰,心功能改善。结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纠正过度的容量负荷,但舒张性心力衰竭使心脏搏出很依赖前负荷,过分的利尿和静脉扩张会使心室充盈不足,引起血压降低,应加注意。为防止心力衰竭的出现需要特别注意控制血压,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保证舒张期充分的容量,限制钠盐,监测体重,调整利尿剂,建立适宜的体力活动方案。
作者:吉银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取68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34眼有所提高,眼压下降9例,视野和视杯无继续扩大和加深。结论开角型青光眼进一步降低眼压,提高视乳头血管的灌注压和加强视神经营养。如果在药物治疗下视功能损害仍有进展可考虑做滤过手术。
作者:国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总结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头低脚高仰卧位,经脐部单孔法,套扎处理阑尾根部。结果24例完成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充分体现了外科医师追求微创、美容的手术理念,适应症选择恰当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民宝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20例,20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施治心气不足后患者短气乏力、神疲自汗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施治心阴亏虚后患者胸部隐痛伴烧灼感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新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0例,对临床诊断资料及治疗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比分析患者临床用药要治疗后扑翼性振颤、意识障碍的症状评估,评估分析以50分为标准,治疗前扑翼性振颤情况评估为34.35~3.65,治疗后扑翼性振颤评估为27.35~2.25,对比结果p<0.05,治疗前意识障碍情况评估为36.35~4.75,治疗后意识障碍评估为25.85~3.55,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扑翼性振颤、意识障碍明显比治疗前有效,临床效果显著。结论经过积极的诊断及早发现主要病因,临床针对用药治疗,有效的缓解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张成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征做全面详实的检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综合分析制定出全面治疗方案,并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通过对病发原因的治疗,药物治疗,起搏器治疗可达到医疗的理想目的。
作者:赵云松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脊柱侧凸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结论根据脊柱侧凸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定期观察,修订治疗计划。总的来说,如牵引、肌肉锻炼、高领凸侧加压钢背心支架、牵引下作高领石膏背心等。个别先天性胸椎半椎体造成的侧凸或进行性的原发性侧凸在10岁以前已发展成为严重的侧凸畸形者,宜争取早期作融合手术。
作者:王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诊断,评估护理结果。结论给予风湿性疾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强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迟丽华;王建华;高雪梅;聂久良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患者腹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优越。讨论经过药物循序渐进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霍志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目前,手术根治是治疗乳腺癌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手术损伤大,术后皮瓣坏死率高,患侧肢体功能受限,给患者的身心和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格日乐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对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结论对于羊水栓塞患者需及时处理过敏和急性肺动脉高压所致低氧血症及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状况,并积极预防dic及肾功能衰竭。临床上采取一般护理与产科护理等措施,加强产前检查,如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时,需提高警惕,争取极早发现与诊断,及时抢救以减少栓塞的死亡率。
作者: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手术的治疗。方法对36例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病人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肾上腺危象1例,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恢复良好,其余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 actH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应以经蝶微腺瘤摘除术为首选,若手术失败或不能手术者则行垂体放疗或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或药物治疗。而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则首选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作者:谢松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中医辨病治疗及辨证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虚,痰饮上逆证前患者心悸不寐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虚,痰饮上逆证前患者心悸不寐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虚,痰饮上逆证后患者心悸不寐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衰,虚阳浮越证前患者面赤烦躁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衰,虚阳浮越证后患者面赤烦躁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肾阳衰,虚阳浮越证后患者面赤烦躁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辨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连雅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嘴唇除泡装置。方法详述本新型嘴唇除泡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使用效果比较证明,本新型嘴唇除泡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将针把通过滑道滑到下侧半圆形槽,滑杆的直径略大于半圆形槽的直径,能够使针把锁紧,然后将水泡挑破,然后将针把通过滑道滑到上侧半圆形槽中,再用消毒棉进行吸脓水和消毒。避免了直接扎破伤害到真皮组织,同时能够将水泡中的脓水吸走,避免了细菌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结论本新型嘴唇除泡装置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有效的避免了直接扎破伤害到真皮组织,同时能够将水泡中的脓水吸走,避免了细菌感染。增加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江;冯坤平;穆丽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入选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进行米索前列醇配合宫缩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情况及生活质量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玉华;左萍;盖桂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资料: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320例。方法两组对照,连续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利用统计结果观察效果。结果脉搏血氧饱和度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即有所下降,吸氧后改善,气腹后增大吸氧量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组则无此现象,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全麻患者术中麻醉满意,无一例患者术中知晓及不适。结论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监测及麻醉处理的特点等问题。
作者:徐晓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胃脘痛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治疗的为观察组;同期胃脘痛患者通过胃炎干糖浆治疗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胃脘痛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宪鹏;张雷;王殿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