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悔;张洁莹;季湘年
妇产科住院医师要经历严格的训练、耐受高强度的负荷,才能更好地协助上级医师完成临床各项诊治工作,维系广大女性健康.通过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妇产科的实习经验和观察,归纳国内外在该领域新研究所发表的成果和相关文献,通过访谈交流及临床工作观摩指导等方式,结合妇产科导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优秀妇产科住院医师应当具备的团队精神、得道守信、积极高效、勤奋严谨4个方面的素质,具体分析了每个方面的重要性、特征、工作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培养和考核优秀妇产科住院医师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何艺磊;李蓉;范大立;乔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中外接收境外交换生参加短期临床轮转的管理模式,借鉴国际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在接收境外短期交换生参加临床轮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工作资料总结和相关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比较北医与其22所境外合作院校接收境外短期交换生参加临床轮转管理中的异同.结果 北医的项目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规模较小、教学安排有待优化、申报机制落后、校内管理不尽完善、评估认证机制不健全、宿舍欠缺、安全和保险要求有待提高等问题.北医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如设立临床轮转项目小学期、明确申报规定和要求、建立申报信息化系统、将境外交换生纳入校内人员统一管理系统、完善评估认证体系、提高人文关怀、审核必备的疫苗和保险材料以加强安全管理等.结论 接收境外交换生来华短期临床轮转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医应当借鉴国际经验,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质量和规模.
作者:杜伟伟;刘焰葳;张蕾;孙秋丹;能伟刚;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心理与职业发展特点.方法 以进入综合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95名住院医师为实验组,以从事多年医疗工作的48名临床专家为对照组.借助问卷和量表,对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责任感、职业心理素质、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等进行评定,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对照组医师职业责任感、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心理素质量表的得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医师,其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医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医师职业兴趣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医师的积极应对方式优于年资高的临床专家,但是其职业心理素质、责任感、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金文岚;陈志青;陈敏生;陈进;孙锦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拓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拓展知识视野,已经成为当前党建、学生工作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星火青年汇”的搭建、运行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分析和研究,力求为高校教育平台搭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形式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以利于提高新形势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水平.
作者:魏路阳;高思佳;文晓初;李贝;曾俊杰;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转化医学实验教学在医学生培养中日益重要.针对传统的单一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医学生学习转化医学实验的现状,尝试将新的虚拟实验教学方式应用于医学生教学,结合虚拟转化医学实验技术和课程的特点,努力探索转化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方法 将自主开发的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课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80名本科生教学中进行展示、试用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98.3%的学生对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课件持肯定态度,82.2%的学生对其整体教学效果予以肯定.学生对于该课件在虚拟教学方式、实验技能掌握和考核方式等3个方面的教学效果的评分在3.64分~4.35分之间(满分为5分).学生对于该课件使用体会的评分在3.50分~4.12分之间(满分为5分);同时,学生提出了改进课件技术细节等意见.结论 转化医学虚拟实验室课件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实验教学效果,使实验教学更为直观、更具有可感知性,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蒋平;周琼;余一旻;傅迎美;李春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分析评价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考克兰图书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国内关于对比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共检索出244篇文献,所有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月.经过筛选终纳入9篇文献,共计1539例教学对象,使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12.0对提取数据进行分析.本次Meta分析结果表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在理论考核方面两种教学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总体上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推广.但是,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我国医学教育的应用仍然不普及,且现有研究质量普遍不高,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教学效果.
作者:姜红;许芳;范孟楠;杨敏;杨柳;黄宏伟;党少农;马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医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探讨研究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及其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教学实际应用和教育改革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1000名医学生和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学习动机量表,分析中国医学生与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并对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与医学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中国医学生的内部动机评分为(2.94±0.48)分、外部动机评分为(5.35±0.88)分,分别低于留学生的内部动机评分(3.20±0.36)分、外部动机评分(5.54±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国医学生自我效能评分为(26.82±6.30)分,留学生自我效能评分为(30.28±4.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国医学生总体学习动机状况较低,留学生总体学习动机状况较高;自我效能对医学生学习动机有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对医学生学习动机有消极影响.
作者:张云;杨小湜;于洋;王晶;刘宏娟;赵玥婷;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人才培养作为整个医疗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3年~ 201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招生统计数据等资料,展示了现今我国重点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招生的实际状况.目前,这些院校本科招生能够保持规模稳定、顺利完成招生计划,而且呈现出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男女学生比例均衡、招生名额分配日趋合理、临床医学专业热度不减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地区生源分布不均、生源质量有待提高、非临床和技术类专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等医学院校需要加强招生宣传工作,提高专业吸引力;加大自主招生力度,优化自主招生选拔方式;兼顾质量与公平,调整和优化生源结构.
作者:张雪原;利冠廷;肖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口腔临床专业课程关系密切.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口腔材料学课程与口腔临床专业课程分开进行教学,割裂了口腔医学知识的系统性.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材料学“融合临床”的教学模式将口腔材料学的授课分散、整合到相关临床专业课程中,加强了口腔材料学与口腔临床的联系,同时编写出版了适合于该模式的教材.采用该教学模式后,教师在课堂上用于背景知识及相关临床概念讲解的时间减少了60% ~ 70%,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口腔材料学的考试成绩平均提高8.1%.
作者:赵信义;唐立辉;李石保;龚旭;王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美国的医学教育引领着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其课程设置极具特色.美国的医学院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课程.我国的一些医学院校学习美国的医学教育,研究其课程设置及其所蕴含的先进医学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美国某些医学课程的研究,挖掘其特色,为我国医学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白诗萌;朴杰;肖海;曹德品;杨立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和人文关怀理的日益深入人心,医学实践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培育合格医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创建了基于医学生“亲友健康管理”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亲友健康关爱、角色体验、递进性人文关怀、移情教育等方式全面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李悔;张洁莹;季湘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互联网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当今在校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对医学院校各年级研究生网络行为的深入调查探究,了解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的网络行为状况,掌握其网络行为特征,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建议与对策,引导教育医学院校研究生规范网络行为,科学有效地应用网络.
作者:赵晓英;丁云鹏;周丽霞;刘鸿齐;李汝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高等医学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深入到校园的各个领域中,是现代医学院校发展的关键.在医学院校普遍使用管理软件的情况下,如何改变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信息共享机制的研究和建立,既是对现行信息管理体制提出的新要求,也引发了管理职能的变革.本文在深入分析医学院校现有管理信息模块、系统工作状况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组织机构、服务功能、队伍培养和战略规划4个方面人手,提出了适合医学院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作者:温晓磊;陈欣;张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研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状况的年级差异,为提高预防医学慢性病管理能力,改进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某部属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277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各年级学生对我国当前慢性病管理情况认知不足,对慢性病防控责任和管理能力培养必要性的认知趋于一致,都希望通过社区实践和临床技能培养提高自身慢性病管理能力.仅有24.9%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愿意从事慢性病预防的相关工作,从业意愿是影响学生慢性病管理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调查对象对于慢性病管理的认知情况不太理想,但知晓意愿较强;当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并不完全有利于本科学生慢性病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革新.
作者:吴晶;吴溢帆;刘军安;梁渊;王齐;孙奕;卢祖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本文作者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文章根据其2015年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医学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面向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国际会议”上的讲话改编而成.本文从6个方面概括了近年来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阐述了为促进医学教育健康发展所需要着力做好的7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张大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汇总整理近年7所国内和7所欧美日等国外医学院校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了解国内外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分析我国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及重要性、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为优化我国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其整体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刘涛;苑媛;张晶晶;文磊;李文霞;万毅;何婀妮;李晓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追踪和比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第二阶段培养即住院医师轮转期间的表现,分析探讨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模拟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和未来改进的方向,从而就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病例教案设计、高端智能模拟人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作者:梁书静;姜冠潮;张斯琴;叶辉;钱晓伟;陈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作用.方法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2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护士品管圈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和院内调研,调查护士撰写、发表论文的困难因素.品管圈开展了邀请专家辅导、圈员自学与交流、期刊信息收集、医院论文政策了解、论文经济奖励、建立论文查新与检索条件、订阅整理护理期刊和戴明环(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等持续改进措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论文撰写情况.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护士论文投稿数、正刊录用篇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的科技核心期刊录用篇数、中文核心期刊录用篇数和普通期刊录用篇数高于实施前,但是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名圈员科研能力进步情况自评,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护士参加医院护理知识竞赛和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在实施后均有提高,其中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与科研理论水平,促进护士论文撰写与发表.
作者:杨贵云;郑超;李滕;刘霞;胡汉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诊断学是临床课程的基础,是医学生从基础学习转向临床学习的必修课程.本文针对教学活动中知识转化的特性,依据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诊断学课程教学模型,模型中设计了组织结构、学习目标、学习文化环境、信息技术支撑等要素,以保障教学活动的知识转化.此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翟倩倩;雒保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原辽宁医学院)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2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其可行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90.0%以上的学生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表示赞同.结论 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妇产科学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
作者:肖莉;孙雪竹;李亚娟;曹芳蕾;张欢;李立红;苏畅;倪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