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研究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与对策思考

赵晓英;丁云鹏;周丽霞;刘鸿齐;李汝德

关键词:医学院校, 研究生, 网络行为, 调查研究, 对策
摘要:互联网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当今在校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对医学院校各年级研究生网络行为的深入调查探究,了解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的网络行为状况,掌握其网络行为特征,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建议与对策,引导教育医学院校研究生规范网络行为,科学有效地应用网络.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北医接收境外交换生参与临床轮转项目的管理与优化

    目的 比较中外接收境外交换生参加短期临床轮转的管理模式,借鉴国际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在接收境外短期交换生参加临床轮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工作资料总结和相关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比较北医与其22所境外合作院校接收境外短期交换生参加临床轮转管理中的异同.结果 北医的项目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规模较小、教学安排有待优化、申报机制落后、校内管理不尽完善、评估认证机制不健全、宿舍欠缺、安全和保险要求有待提高等问题.北医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如设立临床轮转项目小学期、明确申报规定和要求、建立申报信息化系统、将境外交换生纳入校内人员统一管理系统、完善评估认证体系、提高人文关怀、审核必备的疫苗和保险材料以加强安全管理等.结论 接收境外交换生来华短期临床轮转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医应当借鉴国际经验,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质量和规模.

    作者:杜伟伟;刘焰葳;张蕾;孙秋丹;能伟刚;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汇总整理近年7所国内和7所欧美日等国外医学院校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了解国内外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分析我国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及重要性、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为优化我国学术型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升其整体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刘涛;苑媛;张晶晶;文磊;李文霞;万毅;何婀妮;李晓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医学生和留学生学习动机与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医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探讨研究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及其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教学实际应用和教育改革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1000名医学生和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学习动机量表,分析中国医学生与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并对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与医学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中国医学生的内部动机评分为(2.94±0.48)分、外部动机评分为(5.35±0.88)分,分别低于留学生的内部动机评分(3.20±0.36)分、外部动机评分(5.54±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国医学生自我效能评分为(26.82±6.30)分,留学生自我效能评分为(30.28±4.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国医学生总体学习动机状况较低,留学生总体学习动机状况较高;自我效能对医学生学习动机有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对医学生学习动机有消极影响.

    作者:张云;杨小湜;于洋;王晶;刘宏娟;赵玥婷;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星火青年汇”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运行与发展对策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拓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拓展知识视野,已经成为当前党建、学生工作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首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星火青年汇”的搭建、运行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分析和研究,力求为高校教育平台搭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形式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以利于提高新形势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水平.

    作者:魏路阳;高思佳;文晓初;李贝;曾俊杰;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骨科学临床教学视频资源库的规范化建设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骨科学临床教学视频资源库规范化建设流程和效果的初步评价.方法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临床医学专业40名毕业生进行骨科学临床教学视频资源库的需求调查和分析;采集和规范整理视频资源,调查学生对骨科学视频资源库的满意度;随机选择临床医学专业80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并利用骨科学临床教学资源库,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测试并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均希望得到临床教学资源库的帮助,学生对骨科教授查房视频和骨科手术视频为需要,占比分别为77.5%和72.5%,有65.0%的学生希望通过固定网站平台获得视频资源,有57.5%的学生希望视频时长为20分钟~30分钟;共采集并整理得到132个视频短片,按照骨科学分类,每个类别设置7个维度;学生对视频资源库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依次为生动形象(82.5%)、实用性(82.5%)、高效性(70.0%)、权威性(57.5%)和全面性(52.5%).实验组学生的问诊测试、体格检查测试及实践操作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学临床教学资源库的规范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应当以需求分析和教学大纲为基础,进行广泛、科学地采集和整理,定期反馈评价和优化,还要结合网络进行开发利用.

    作者:谢江涛;谢远龙;雷军;蔡林;王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同济大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

    2010年10月,上海市正式启动了教育部批准实施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同济大学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从2011年开始,将招收的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实行“5+3”培养模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该模式下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及毕业后状况的调查分析,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为提升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改进方案.

    作者:钱曙蕾;赵苗苗;余佳;林琳;李金慧;李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原辽宁医学院)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2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其可行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90.0%以上的学生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表示赞同.结论 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妇产科学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应用.

    作者:肖莉;孙雪竹;李亚娟;曹芳蕾;张欢;李立红;苏畅;倪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强医教协同 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

    本文作者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文章根据其2015年10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医学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面向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国际会议”上的讲话改编而成.本文从6个方面概括了近年来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阐述了为促进医学教育健康发展所需要着力做好的7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张大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地方医药院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困境与对策

    地方医药院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困难现象普遍存在.为了顺利完成招生任务,确保研究生招生工作取得成效,地方医药院校应当坚持特色发展,提升学科实力,通过明确招生专业范围、调整二级学科目录、完善考试内容和方式等完善跨学科招生体系.同时,积极争取招收优秀的推荐免试学生,加强与一流大学和医药企业的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做好招生制度建设、招生队伍建设和招生宣传工作等,吸引优质生源和扩大生源来源.

    作者:王志斌;吴东方;梁韶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亲友健康管理”实践教学探索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和人文关怀理的日益深入人心,医学实践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培育合格医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创建了基于医学生“亲友健康管理”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亲友健康关爱、角色体验、递进性人文关怀、移情教育等方式全面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提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李悔;张洁莹;季湘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模拟教学效果探析

    追踪和比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第二阶段培养即住院医师轮转期间的表现,分析探讨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模拟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和未来改进的方向,从而就模拟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病例教案设计、高端智能模拟人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作者:梁书静;姜冠潮;张斯琴;叶辉;钱晓伟;陈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国特色医学课程研究

    美国的医学教育引领着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其课程设置极具特色.美国的医学院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课程.我国的一些医学院校学习美国的医学教育,研究其课程设置及其所蕴含的先进医学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美国某些医学课程的研究,挖掘其特色,为我国医学院校提供借鉴.

    作者:白诗萌;朴杰;肖海;曹德品;杨立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慢性病管理认知和能力培养的年级差异分析

    目的 对比研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状况的年级差异,为提高预防医学慢性病管理能力,改进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某部属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277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各年级学生对我国当前慢性病管理情况认知不足,对慢性病防控责任和管理能力培养必要性的认知趋于一致,都希望通过社区实践和临床技能培养提高自身慢性病管理能力.仅有24.9%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愿意从事慢性病预防的相关工作,从业意愿是影响学生慢性病管理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调查对象对于慢性病管理的认知情况不太理想,但知晓意愿较强;当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并不完全有利于本科学生慢性病管理能力的培养,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革新.

    作者:吴晶;吴溢帆;刘军安;梁渊;王齐;孙奕;卢祖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担任外科学见习带教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在外科基地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陪)学员能否胜任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见习带教任务.方法 采取实验对照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基地规培学员及高年资外科临床医师各6人作为临床带教教师;将在医院参加见习的广州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见习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由规培学员带教的为实验组,高年资外科临床医师带教的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接受两组不同师资授课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学生对其带教的规培学员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临床医师的评价,P<0.001.此外,带教的规培学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员所获评价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学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培学员在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教学效果与高年资医师无明显差别,能够胜任外科学基础技能操作的见习带教任务,并且更受见习学生的认可与欢迎.

    作者:王军伟;赵伟;夏金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研究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与对策思考

    互联网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当今在校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对医学院校各年级研究生网络行为的深入调查探究,了解医学院校在校研究生的网络行为状况,掌握其网络行为特征,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建议与对策,引导教育医学院校研究生规范网络行为,科学有效地应用网络.

    作者:赵晓英;丁云鹏;周丽霞;刘鸿齐;李汝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技能竞赛对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技能竞赛对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2009级、201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5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临床实践中增加临床技能竞赛内容,比较七年制和五年制医学生对临床技能掌握的情况.结果 七年制医学生的多数技能操作优于五年制医学生;但是,比较两种不同学制医学生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动脉采血、静脉采血、静脉输液、皮内注射、导尿术、心电图操作、婴儿喂养等操作成绩,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年制医学生在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均明显优于五年制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能够强化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临床思维和增加团队合作意识.

    作者:王学清;陈琦;李艳君;姜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3年~201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招生情况分析

    医学人才培养作为整个医疗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3年~ 201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招生统计数据等资料,展示了现今我国重点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招生的实际状况.目前,这些院校本科招生能够保持规模稳定、顺利完成招生计划,而且呈现出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男女学生比例均衡、招生名额分配日趋合理、临床医学专业热度不减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地区生源分布不均、生源质量有待提高、非临床和技术类专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等医学院校需要加强招生宣传工作,提高专业吸引力;加大自主招生力度,优化自主招生选拔方式;兼顾质量与公平,调整和优化生源结构.

    作者:张雪原;利冠廷;肖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临床护士论文撰写能力的作用.方法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内分泌科2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护士品管圈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和院内调研,调查护士撰写、发表论文的困难因素.品管圈开展了邀请专家辅导、圈员自学与交流、期刊信息收集、医院论文政策了解、论文经济奖励、建立论文查新与检索条件、订阅整理护理期刊和戴明环(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等持续改进措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论文撰写情况.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护士论文投稿数、正刊录用篇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的科技核心期刊录用篇数、中文核心期刊录用篇数和普通期刊录用篇数高于实施前,但是实施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名圈员科研能力进步情况自评,实施后分值均高于实施前;护士参加医院护理知识竞赛和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在实施后均有提高,其中主持医院护理知识讲课人数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与科研理论水平,促进护士论文撰写与发表.

    作者:杨贵云;郑超;李滕;刘霞;胡汉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设置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通过对健康管理与促进概念内涵的界定,分析了《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在医药卫生大类中增设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的必要性,阐释了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体系的构建,并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实践为例,提出了在大健康背景下,卫生类高职院校开展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实践路径.

    作者:祁义霞;任光圆;董晓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诊断学是临床课程的基础,是医学生从基础学习转向临床学习的必修课程.本文针对教学活动中知识转化的特性,依据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诊断学课程教学模型,模型中设计了组织结构、学习目标、学习文化环境、信息技术支撑等要素,以保障教学活动的知识转化.此模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共享交流,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翟倩倩;雒保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