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重塑与对策研究

费嘉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 重塑, 对策
摘要:医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体,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价值.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防止医德滑坡,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同时,这是依法行医和保护医患双方权益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医学人文精神不足的现状和原因,强调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并且提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精神素质、强化医学社会实践等措施,重塑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当前医学教育中一项迫切的工作.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男女学生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男女学生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的差异,为护理专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湖南医药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62名男生和66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专业认同感方面,专业选择、专业情感维度、专业价值维度,女生的情况均好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男生的护理专业认同感低于女生.结论 医学院校需要根据护理专业男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男生的护理专业思想教育,做好职业规划,增强专业认同感.

    作者:高品操;田玉梅;唐芳;杨小凤;谢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学生资助需求与效果探析

    本文采用29所高等院校医学生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医学生资助制度的需求与效果现状.研究结果发现,医学生经济压力大于大学生平均水平,对资助需求大;资助制度对于医学生学习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具有激励作用;医学生对目前资助制度的满意度较低.为此建议,我国需要建立适合医学生特点的经济资助制度,并加大实施力度;调整资助方向,关注普通院校困难学生,促进资助制度公平性;更好地发挥经济资助制度在引导医学生择业中的杠杆作用,促进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严重缺乏难题的解决.

    作者:罗友晖;侯建林;孟庆跃;王维民;陈磊;柯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岗位需求的远程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索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远程护理学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方法 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即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搭建课程体系.结果 课程体系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根据岗位实践和发展需要设置相应课程.同时增加了选修课程的比例,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结论 打破学科界限,按照职业成长发展规律构建远程护理学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并实施教学,符合在职成人学习需求,应当继续实践和完善.

    作者:夏素华;孙宝芝;刘玲;刘则杨;高澍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医学英语立体化教材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多种教学服务三方面的统一体.本文从“需求分析”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医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应当营造一种环境、把握两个中心等方面的问题,并以《医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介绍了立体化教材建设中的实践经验.

    作者:章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通门诊病历质量及其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普通门诊首诊及复诊病历合格率,分析不合格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2013年7月8日~7月12日门诊病历,每天随机抽查门诊接诊医师书写的门诊首诊病历10份,连续5天共50份,并一对一追踪其复诊病历.同期计算门诊全天接诊患者总数及接诊医师人数,并记录书写一份合格普通门诊病历的时间.结果 普通门诊首诊病历合格率44.0%,复诊病历合格率45.7%.首诊病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缺项,复诊病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对首诊治疗或诊断的反馈性记录.连续5天患者的就诊人数平均为(812±85)人次/天,接诊医师平均每天接诊145例患者,每3.3分钟接诊1例患者.合格首诊病历和复诊病历的书写时间分别为(11.7±1.2)分钟和(10.7±1.2)分钟,8小时能够接诊48位患者,实际接诊145位患者,超出2倍多.结论 普通门诊首诊和复诊病历合格率较低,加强针对门诊病历书写的继续教育非常重要.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普通门诊患者流量太大,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单位时间内患者流量,确保医疗质量,努力营造医患和谐、共享尊严的医疗环境.

    作者:刘佳梅;王红石;李胜楠;侯冉;李季香;卢予倩;张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分析

    本研究对国内外与预防医学相关的379条能力要求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期为构建我国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能力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10种能力分类中,位居前3位的是公共卫生知识和能力、专业精神与道德价值观、沟通交流能力,占文本数量的52.2%;主要包括良好的品格、循证思维、遵循伦理原则、掌握公共卫生基础知识、通过多种途径沟通、理解生态模型、了解卫生服务系统和评价项目能力等8项能力.因此,应当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得到更多关注.

    作者:宋雅然;陈娟;蔡景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患冲突现象的文化基础分析

    本文从社会现象文化基础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主体撕裂”“价值撕裂”“行为撕裂”现象进行了客观描述和分析,并据此对中国式医患冲突做出初步判断,明确从医学文化视角看,当前医患关系虽已“撕裂”,还未“断裂”,尚可“医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唯物辩证的思想为指导,对当前医患关系冲突现象进行了医学文化基础原因的深入分析,认为医学文化的社会基础要素、医学文化的自身基础要素的内在冲突是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文章明确提出了医学文化的4个社会基础要素和9个构成要素的理念,并且提出了解决医患冲突、重建医患关系的“5个和谐”之道,以弥合医患裂痕,实现医患和谐.

    作者:李中奇;穆瑞琰;吕兆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专业学生参加“自我评价”网络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探寻医学院校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状况,对参与“自我评价”网络学习的北京大学医学部2010级药学专业1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网站内容新颖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希望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通过评奖、记录成绩等方式能够激励学生参加网络学习.

    作者:俞赤卉;王月丹;沈惠麒;张丝艳;孙静;宋雅然;刘宇;陈磊;曾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理论的发展思路与启示

    批判性思维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教育一直备受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围绕“教什么”“如何教”和“如何更好地教”,西方学者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沿袭西方国家医学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理论发展思路,我国未来的研究工作应当关注:界定医学教育视域下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内涵;探究新的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和策略;构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影响因素模型;评价我国医学院校批判性思维教学现状.

    作者:蒙艺;贺加;罗长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于基层卫生实践的实践育人模式探析

    目的 以北京大学医学生基层卫生实践为例,探讨全新的高校实践教学工作模式.方法 选择参与基层卫生实践的2004级~200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个案访谈.结果 基层卫生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学形式,在学生中的接受度高,进一步通过对硬件环境、组织与管理情况、学生自我评价、活动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调研发现,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收获较大,而且在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结论 基层卫生实践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原则,借助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形成了教学活动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模式.

    作者:郑凌冰;段瑞阳;于晨;李红;王维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患冲突升级背景下对医学美德论的思考

    大医精诚是我国古代医德的高境界之一,不仅强调了祖国医学的宏大广博,更强调了医者的高尚道德情操、宽广的胸襟和至高、至远、至深、至大的思想境界,强调了从医者必须对医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强调了医学及医者必须至诚至信为民除疾灭病,精诚为患者服务.然而,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医患冲突升级,致医生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医院成为暴力的宣泄口,超越了人们所能承受的道德底线,直接影响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根据当前医患冲突不断升级的背景,分析了医患冲突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从医学美德的价值,提出缓和医患矛盾的建议和办法,重提医学美德,重建医患信任,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视角建言献策.

    作者:何翠媛;杨耀防;郑美蓉;杨同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师药学服务基本技能模拟考试体系建设初探

    本文对美国住院药师继续教育(postgraduate year,PGY)培训制度和考核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值得我国医院临床药师培训借鉴的经验.同时,结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实际情况,设计了药师日常工作考核评价模式,并对药师药学服务基本技能模拟考试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周颖;母光妍;杨婷;向倩;崔一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图解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心电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媒体图解法在心电图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湖南医药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学生.在心电图实验教学中,实验组采用多媒体图解加复制的真实心电图(简称多媒体课件)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阅读过塑(心电图复印后贴膜)心电图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心电图读图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读图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媒体图解法心电图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实际阅读、分析与诊断心电图的能力.

    作者:袁克;何小进;李青;李兵;朱永芝;钟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院校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的调查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一年级~三年级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生对导师培养的满意度,导师在思想道德、学位论文、专业知识上对研究生的影响,导师现行培养方式与研究生期望的培养方式的比较等.结果 研究生对导师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论文写作、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上的培养基本是很满意或满意;而导师在思想道德、学位论文与专业知识上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对于导师现行的培养方式与研究生期望培养方式的比较,在专业知识方面相一致,但在科学研究、指导类型和指导频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郑雅婷;王勇;姚卫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高专教育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以“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思想有所启发,提高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蒋传命;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天津市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就业观念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天津地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心态及就业能力等情况,进一步分析医学类专业学生形成现有就业观念的原因,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3所院校学生及6家单位已经就业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就业观念落后,择业意向偏高,缺乏就业能力.结论 应当加强学校及各级共青团组织等对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教育,建设全程就业教育指导体系,努力改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

    作者:连娜;高颖华;骆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江苏省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实施与评价

    目的 江苏省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案,并通过考试成绩分析,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适宜性,以进一步优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方法 运用教育测量学和教育统计学原理,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及其成绩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共有3个部分9个站点;内容效度较高,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成绩呈正态分布;各站点的难度系数、区分度、站点一总分相关系数、去站点Cronbach系数等指标较为适宜;综合评价提示,需要进一步提高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效果.结论 江苏省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是比较有效的、可靠的和适宜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案,提高实施效果.

    作者:朱滨海;吴畏;陈园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合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初步比较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以案例为基础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复合教学方法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04级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41名学生为本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11名).其中,两组为实验组,采用TBL、CBL与PBL复合教学方法;两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实习考核方法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复合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临床接诊更具信心;同时,复合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习考核成绩(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中应用TBL、CBL与PBL复合教学方法能够获得更佳的效果.

    作者:刘建彰;曹晔;郭启燕;顾芳;张丽君;谭建国;周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合理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对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的合理性.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调查某高校936名研究生和121名研究生导师对发表论文要求的看法.结果 分别有29.2%和28.9%的研究生认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论文才能毕业的要求不合理,24.1%的研究生表示完成这一要求有困难,24.0%的研究生表示有过缴纳高额版面费或找论文代写公司发表论文的经历,30.1%的研究生认为本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创新性的仅占5.0%~10.0%,53.7%的研究生导师认为研究生发表论文应当少而精;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的实际研究能力以及学位论文质量都比论文发表更能够体现其创新能力.结论 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有待于进一步弱化,应当建立科学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机制.

    作者:鲁娟;赵蕾;许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站式”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科研能力的研究

    目的 改革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护理科研”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在“护理科研”课程教学中,对护理学专业320名硕士研究生采用“一站式”教学模式,即“一条主线”“一贯到底”“一次完成”“一支团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在制定目标、设立教学模式、编写教材/讲义基础上,实施创新的“一站式”教学、实训与考核方法,终学生以上交一份科研标书形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结果 在320份标书中,优良率达到67.5%;不同年级学生标书质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招生与在职生标书质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常确定的激励效应分别是:提高了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82.8%)、激发了科研意识(82.2%)、训练了科研设计技巧(77.5%)、培养了创新品质(75.3%)、训练了文献检索能力(74.7%)、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65.6%)、培养了团队协调能力(56.6%);质性访谈中学生对“一站式”教学模式评价良好.结论 “一站式”教学模式为研究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思路,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创新品质的“在做中学”的新教学模式.

    作者:颜巧元;毛靖;张仲华;罗凤仪;张珒珒;刘义兰;胡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