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国康;杜勇;李春平
加强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全科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学教育贯穿于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全程,开展多层次、多场所、多形式的全科医学课程教学活动,将专业教育和医学人文相融合,关键在于全科医学教育理念的树立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者:续岩;王维民;王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建立在“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基础上的“医学生职业行为评价体系”日渐受到医学教育者的关注.本文就三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长学制医学生对“医学生职业行为评价体系”的态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医学教育体系中应当重视医学生职业行为的培训,并可以根据医学生的性别或不同教育阶段制定相应的职业行为培养方案.
作者:吴宏;梁垚;陈翔;李亚平;王柏胜;田勇泉;冯永;易露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法医学是皖南医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皖南医学院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以“开放、自主、综合、标准”为原则,实施法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研检案与教学的融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方法在法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越;陈阳;余结根;李朝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选取1998年~2011年新疆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学位论文71篇,就论文类型、选题范围、指标选择、统计方法、参考文献、研究生民族构成和导师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与特色,针对其不足提出对策.
作者:阿依恒·曲库尔汗;玛依热·比拉力;尼力帕尔·阿力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以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岗位需求为目标、以临床助理医师工作岗位技能为核心、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标准以及以临床助理医师工作任务为主线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全面实施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水平明显提高,参加“临床诊疗技能竞赛”取得好成绩,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评价明显提升.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初具规模,特色实践教学教材获得好评,实践教改课程成果显著.通过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郑恒;汤之明;张少华;张学思;苏丽环;张明;刘其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在牙周专业的临床实习中学生常会遇见一些令人困扰的共性的问题,本文通过临床一线救学实践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和解决方法,以期对牙周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赵亦兵;胡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更好地提高性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中山大学开展了参与式的教学实践.通过 案例讨论、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进行形式上灵活多变、内容上丰富多彩的参与式教学.结果发现,参与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成绩;同时,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所需的临床医学技能,也有利于教师队伍的锻炼.
作者:张滨;张二红;蔡柳洪;陶欣;陈俊;齐涛;陈世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对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超声医学培训实践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上,结合本专业特点以针对性肌骨系统影像训练为重点;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并调动住院医师自学积极性,同时配合超声专科医师的指导.实践证明,近几年的住院医师临床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姜丽;丘卫红;窦祖林;王巧缘;卫小梅;胡昔权;兰月;温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与临床实习之间的过渡阶段,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的效果.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积极探索新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新型模式,介绍了小班教学、模拟临床诊疗教学和模具教学等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
作者:王大鹏;吴燕;王建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分析教与学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445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用Nkongho关怀能力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关怀能力低于国际护士关怀能力评分标准,女生的关怀能力明显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的关怀能力高于高年级学生.结论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整体关怀能力偏低.护理学院校应当加强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改善护理人文课程教学,将人文关怀教育融人到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关怀能力.
作者:张金华;高敏;张新庆;雷海露;朱倩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针对医学留学生教学中的难点,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课堂讲授,课后一对一结对见习,网络互动辅导”的新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
作者:龙香菊;王宇彤;阮二宝;王勇;冯向丽;高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临床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培训工作与提高其综合技能密切相关.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结合本专业的研究内容及学科特点,将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的培训重点放在加强基本技能、思维方式及人文修养等方面的训练上,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昀;耿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探讨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帮助在校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选取广东医学院药学专业17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个组,其中一组由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另一组不配备班主任,由专职辅导员任班主任,4年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活动情况和科研情况.结果发现,由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的学生组在学习、社会活动和科研情况方面明显优于无专业教师任班主任的学生组,提示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邹丽宜;吴铁;夏海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烧伤外科学临床实习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作用.方法 对43名在烧伤外科轮转的实习学生用同一个烧伤案例进行PBL教学,教学结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学生对PBI.教学案例比较满意.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尚显不足.结论 PBL教学在临床实习中应用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加深学生对外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柏宏亮;郭敏锋;王瑞;白转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国医学教育一直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缺乏形成性评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为了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汕头大学医学院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建立一套有效的形成性评估模式探讨了课堂观察记录、课后作业、学习过程记录和网上自学记录及网络测试等多种形成性评估方法,并分析、探讨了实施中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作者:高分飞;彭青;石刚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研究课题,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我国大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本文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创新教育实践,从创新机制、创新氛围和理论、实验、床边等教学环节人手,探讨了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对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曲巍;王栋梁;席焕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理学网络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网络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绘宇;宋丽艳;陶黎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医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为医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的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用于指导针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以湖北省3所医药院校781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法检测医学生日常生活压力指数.结果 对医学生压力大的日常生活事件是父(母)去世,其他生活事件比照该事件得出各自的压力指数.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生活事件均能够引起医学生的压力感知.造成医学生心理压力的学习类生活事件数量较多,压力指数较高.结论 医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具有群体特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探索符合医学院校特色的模式.
作者:陈端颖;孙磊;王娟;庄红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适合当前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方法 广州医学院依托学科优势,整合传统实验技术和现代生命科学新技术,探索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合理开发应用机能实验中心和临床技能实验中心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将机能实验与临床实验进行结合.结果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改革,完善了学科融合,充实了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拓展实验教学空间,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水平,架起了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论 改革后的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医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实例.
作者:朱晓琴;雷水生;胡景鑫;王桂房;彭妙茹;何慧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学院校开设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程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迫切性.课程建设中,需 要解决课时有限、内容庞杂、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医学翻译融入等难题.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程建设中,以帮助学生建构起白己的翻译观念为核心,以侧重医学翻译为特色,尝试构建“观念建构+医学特色”教学模式的具体情况.
作者:张瑞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