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进教学督导机制 充分发挥督导作用

杜少陵;王丽;杨解人

关键词:督导机制, 多样化, 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论述了皖南医学院不断加强教学督导制度、督导队伍建设,改进督导机制,通过多样化的督导方式,进行教学全过程督导的情况.通过这些改进,学校实现了督导团队的专业化、体系的立体化、运行的常态化、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发挥了督导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作用,督导实效不断提高.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留学生新教学模式中网络互动辅导的意义

    针对医学留学生教学中的难点,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课堂讲授,课后一对一结对见习,网络互动辅导”的新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

    作者:龙香菊;王宇彤;阮二宝;王勇;冯向丽;高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眼科学见习教学初探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与国内学生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临床学科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眼科学见习教学中,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和眼科学本身的特点,综合运用兴趣激发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和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结合教学方法,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毛真;梁凌毅;邹玉仙;刘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美医学院校文化能力教育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中美医学院校文化能力教育存在的差异,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文化能力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开发的“文化能力培养评价工具”(Tool for Assessing Cultural Competence Training,TACCT)对国内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实习学生及新人院的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美国同类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美医学院校文化能力教育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在文化能力方面的培养优于本科生教育;中美学生对于设置不足的课程内容认定基本一致.结论 采用TACCT比较中美医学院校的文化能力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国教育的差异,为优化我国医学院校文化能力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党俊卿;迟玉友;于微微;宋月雁;嵇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优化专业实训平台 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本文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教师素质的提升、实验中心的组建、管理制度的完善、教学内容的优化、适宜教材的编选、实验室的开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有所裨益.

    作者:李树平;张荔茗;费嫦;王林;桂芳;周秀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病程跟踪见习教学方法结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方法和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八年制医学生儿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为了提高医学生儿科学见习效果,针对儿科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程相对短的特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儿科学见习教学中,改进病案导入式教学方法,选用见习时病房现有的典型病例,结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对疾病进行全程跟踪见习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提高了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常杏芝;王玉燕;王芳;陈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对比研究

    目的 调查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带教教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比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71名临床带教教师和73名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态度、知识与技能、教学技巧3个维度.结果 临床带教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在教学技巧维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教学态度、知识与技能及总分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当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准入标准,重视选拔和培训,尤其要提高临床带教技巧,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丽;朱雪梅;沈晓颖;肖宁宁;崔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试论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研究课题,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对我国大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本文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创新教育实践,从创新机制、创新氛围和理论、实验、床边等教学环节人手,探讨了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对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曲巍;王栋梁;席焕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辅导员和医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人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科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生活辅导等各项工作.作为与医学生接触机会多、接触面广、接触紧密的辅导员,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医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辅导员的品德和素质会对学生未来的行医模式产生影响,辅导员的信仰、道德、品质、见解等都会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临床重症监护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

    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临床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培训工作与提高其综合技能密切相关.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结合本专业的研究内容及学科特点,将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的培训重点放在加强基本技能、思维方式及人文修养等方面的训练上,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昀;耿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军事医学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主动适应医学教育交叉融合和军队联合训练的需求,从优化育人机制人手,积极探索建立联合课程、联合师资、联合演练、联合资源、联合管理的医学教育新机制,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汪爱勤;刘涛;叶晓龙;王显超;蔡锋雷;李绍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强化医学研究生归属感探析

    本文结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实际,从研究生学习动机的多元化、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医院长期发展几个方面提出了强化研究生归属感培养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医院内强化研究生归属感培养的具体措施,包括对医院的认同,科学制定研究生的成长计划、帮助研究生解决困难、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等.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亚林;邢茂迎;程传苗;杨美华;宗晓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标准化病人问诊综合技能

    目的 总结多媒体技术在提高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P)问诊综合技能方面的经验.方法 系统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0余年培训SP历程,特别是在问诊能力培训环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经验.结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SP快速、准确、全面提高问诊综合技能.结论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问诊环节综合技能的培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梁乃新;杨华夏;黄晓明;严雪敏;彭敏;叶葳;赵俊;李琦;潘慧;王仲;管远志;杨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形成性评估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医学教育一直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缺乏形成性评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为了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汕头大学医学院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建立一套有效的形成性评估模式探讨了课堂观察记录、课后作业、学习过程记录和网上自学记录及网络测试等多种形成性评估方法,并分析、探讨了实施中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作者:高分飞;彭青;石刚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预案汇报制度在临床教学和医疗安全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年轻医师和医学生的诊疗水平,避免诊疗过程中的差错,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科探讨、实施了手术前由管床医师做好手术预案并进行科室汇报、讨论的制度(称为手术预案汇报制度).预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通过管床医师对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汇报,提出疾病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并根据所查阅的相关资料,提出选择的恰当手术方式和佳内固定物,了解切口入路、手术要点、术中特殊情况的应对及手术后处理等内容.实践表明,手术预案汇报不仅是重要的临床教学方法,而且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永丰;王达义;常巍;韩瑛;钟声;杜玲;梁炳生;李刚;孙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医学生的角度认识和探索生物化学双语教学

    对于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目前从教师角度研究的比较多,但是鲜有学生的观点.本文试图从一个医学生的角度,就如何建立和实施一套由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组成的双语 学习方案,进而达到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和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琦;解军;张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优良的教学传统.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尝试了5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营造了切磋研讨和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培养起作为医生职业素养所必需的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习惯和团队精神.

    作者:高小惠;杨萍;管远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烧伤外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烧伤外科学临床实习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作用.方法 对43名在烧伤外科轮转的实习学生用同一个烧伤案例进行PBL教学,教学结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学生对PBI.教学案例比较满意.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尚显不足.结论 PBL教学在临床实习中应用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加深学生对外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柏宏亮;郭敏锋;王瑞;白转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八年制医学生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在八年制医学生内科学见习教学巾应用PBL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师生对这一教学模式评价较高,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分析解决问题、沟通表达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又能够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提高学习效 率和考试成绩.

    作者:邹丽媛;彭朝权;穆攀伟;陈晓萍;娄探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和总结以团队为基础学习( team-based learning,TBL)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TBL的理念和方法,观察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情况,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TBL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结论 TBL教学方法是适合外科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斌;李晓卉;梁力建;陈创奇;赖佳明;朱家源;王明诗;王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研究型大学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根据社会需求、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学校办学方针,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建立了新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采用强化通识教育的“2+5”模式、课常教学和实践培养融通进行、专业训练与科研训练同步和分阶段设置专业课程,形成了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作者:孙卫斌;刘玉;韩利红;阎翔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