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放射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张朝晖;孟悛非;叶姗姗

关键词:放射诊断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摘要:放射诊断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放射诊断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医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真正掌握各种放射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运用各种放射诊断学的检查手段来解决临床问题,是放射诊断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提高放射诊断学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包括精选理论授课内容,注重影像分析方法的讲授,强调影像、临床、病理三结合以及X线、CT、MRI三结合,加强医学影像观察分析的实践,鼓励学生课后自学,加强师生教学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提高骨科实习质量

    为了深化临床教学改革,提高骨科实习质量,通过分析学生在骨科实习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例如,安排高年资教师小讲课,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采用病例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体格检查基本技能的训练;组织骨科专题讨论;鼓励不同病组间学生加强交流以弥补各自病种的局限性;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安排实习内容;注意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通过上述做法,不但训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对疾病鉴别诊断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这些临床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作者:俞永林;邹和建;李益明;高继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初探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①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②实验课的教学方法;③临床实习的实习计划和导师制度.结果 和讨论经过近几年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与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知识更加牢固.

    作者:曾东林;崔敏毅;古向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科医学专业方向临床教学方法探析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配合临床课程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采取集中大课讲授;小组授课,以病例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讲;临床诊断思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传统大课讲授可以凝练教学内容,适用于理论性强、知识点密集的临床基础和疾病学总论;以病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理论和临床思维并重的疾病学各论;学生上讲台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适用于部分简单的疾病;临床诊断思路教学以提高临床分析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适用于实习的巡诊中.临床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 亦不尽相同,只有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孟小英;刘钢;张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国高校教学名师石玉秀教授

    石玉秀,女,1945年1月出生,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日本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电子显微学研究室主任.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估的初步探索

    随着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北京大学医学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职业素养评估的初步探索.结果 表明,在职业价值、人际交流技能、群体健康和批判性思维与研究4项指标上,被评估的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其中人际交流技能的优秀率高,而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的优秀率低.实践证明,医学生职业素养评估方法是可行的,且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续岩;王维民;辛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根据基础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即采用特定的专业教材结合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尽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双语教学力度,让学生早日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鲁云霞;张胜权;陈兵;周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影响医学生主动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因素与对策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对200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影响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撰写主动性的因素主要是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备考研究生和就业压力影响了论文的完成质量,知识能力的欠缺、选题来源的不同影响了学生投入精力的程度.结合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和公共卫生实际工作,本文提出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积极性的建议,包括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加强和改进论文选题工作等.

    作者:张玲;朱长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细节管理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论述了细节管理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制作办公流程,研制基于互联网的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现场督查,提高管理团队整体水平等.实践证明,细节管理决定着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质量.

    作者:马真;葛复生;杨英;黄静;张成兰;高子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二级管理体制初探

    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是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延边大学为例,对实施医学教育二级管理体制的必然性、类型、原则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金政;张默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通过对教学质量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目前我院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着手,提出只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加快课程建设,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韩利红;王文梅;石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创新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实践活动本身更加凸现知识化、专业化,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已经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同,但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以及实践效果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等医学院校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寻求社会力量的全面支持,改进社会实践的运作方式,不断丰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激励和引导大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信息化教学是高等院校现代化教学工程建设的核心.教学的信息化体现在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信息数字化、教学过程网络化、教学媒体综合化.实现信息化教学要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有机融合.加强软硬件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保证.

    作者:齐四平;蒋鹤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以病例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并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结果 显示,该方法不仅能够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波清;刘士霞;孟玮;张玉梅;孙旭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浅议医学院校生物化学考试题型

    考试是检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试题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综合性是考试客观性和准确性的保证.本文就医学院校本科生物化学考试的题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尤其是综合性试题,以探讨如何在各种考试中准确、全面地检验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作者:刘永;齐素华;侯筱宇;张光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病例为基础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探析

    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通过预习、讲解、问诊、体格检查、讨论、病历书写、汇报病例、教师指导总结等一系列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了以病例为基础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作者:郭劲松;张东华;曹德品;赵光;郭庆峰;薄红;董靖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探析

    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培养、协和教育和自身努力.吴阶平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实践,逐渐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医学教育思想.

    作者:董澍;冯佩之;董炳琨;罗慰慈;李立明;林长胜;管远志;胡志民;罗明普;刘德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目的 探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及成效.方法 将基础知识水平相同的62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改进,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测试成绩和量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才能达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

    作者:曾玉华;周昌菊;周玉华;彭丽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现代模拟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打破了传统的以病人为主要练习对象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活动可重复、无风险、可控制且灵活多样,符合医学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要求,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使医学教育立足理论、强化实践、贴近临床,有助于在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和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之上,培养具有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的医学人才.

    作者:王春梅;张湘富;刘伟;赵岫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运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进行哮喘疾病教学的探索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01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内容为内科学中的支气管哮喘疾病.实验组28名学生,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在授课前后就有关哮喘疾病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哮喘疾病知识问卷调查学生得分情况:授课前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得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授课后两组学生得分明显优于授课前(P<0.05).期末考试病例试题成绩,实验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两种授课方法均能提高医学生对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但是PBL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医学生对临床病例的远期综合分析能力.

    作者:孔灵菲;马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