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古莉华
妊娠妇女随着孕周的增加,其本身及胎儿代谢产物逐渐增多,加之循环血容量增加,使肾脏总体负荷加重,容易并发肾损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肾脏先受累.严重的肾损害会导致较高的母儿患病率和病死率,而肾脏损害存在无症状阶段,通过筛查才能发现相对早期的肾损害.探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害敏感性指标,可早发现、早干预,从而减少不良产科结局.
作者:孙淑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植入物的应用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植入物相关感染的发生也在院内获得性感染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黏附在植入物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下的细菌即为生物膜细菌.生物膜细菌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极强的抗生素抵抗性,是医学植入物感染重要的致病机制.预防生物膜的形成、加速生物膜的降解、杀灭生物膜细菌是预防和治疗植入物感染的研究重点.
作者:徐胜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B淋巴细胞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抗原呈递以及分泌抗体.新近研究发现,调节性B细胞(Bregs)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细胞因子作用于免疫系统,在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转归和预后中发挥作用.了解Bregs在癌症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Bregs与癌症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上激素的应用是引起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重要高危因素.长期外源性激素的使用干扰了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及成骨与破骨的平衡,从而影响正常的骨代谢,引起ONFH.激素抑制了骨重塑导致骨质疏松并增加股骨头塌陷的风险.临床上应用激素治疗时应注意预防激素性ONFH,恰当的药物治疗能起到预防ONFH发生的作用.对激素性ONFH中骨代谢改变的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徐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烧伤作为一种应激原,可引起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入血,激活凝血因子,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这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常成为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潜在危险.一旦血栓形成,无论血栓位于深静脉的近端还是远端,脱落后都会导致肺血栓栓塞症,从而危及患者生命.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与形变规律的一门科学,烧伤后血液学指标及凝血指标监测在预防DVT及肺栓塞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炔诺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64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复方炔诺酮组.联合组(32例)给予复方炔诺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复方炔诺酮组(32例)给予复方炔诺酮治疗.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清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PBG)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MI、PBG以及FIN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复方炔诺酮组;复方炔诺酮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睾酮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FSH与复方炔诺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H及睾酮显著低于复方炔诺酮组(P<0.05).结论 复方炔诺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复方炔诺酮片.
作者:李其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脓毒症的调控,影响脓毒症的进展.一方面,PPARγ阻止转录因子及其辅助因子与一氧化氮合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型环氧合酶2等炎症相关因子启动子上的相应位点结合,进而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因此,其在脓毒症的高炎性反应阶段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改善了部分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另一方面,PPARγ能诱导免疫细胞的凋亡和中性粒细胞的麻痹,这在高炎性反应阶段可能是有利的,但是在抗炎性反应为主的脓毒症后期,则可能会增加二次感染的机会,导致病情恶化.PPARγ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作者:莫桂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腔镜外科和胎儿手术的发展,妊娠期间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多.为这类患者实施麻醉时,必须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安全,尤其要注意全麻药可通过胎盘对胎儿的神经发育造成损害.不同孕期,胎儿神经发育的特点不同,造成的损害也不同.目前全麻药的神经毒性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求防治方案.
作者:邓少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双绒毛膜三胎妊娠行减胎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受孕的20例多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其中双绒毛膜三胎妊娠7例(A组),三绒毛膜三胎妊娠13例(B组)均于移植后33~ 56 d行减胎术,减灭1胎,保留2胎.比较两组自然胎几丢失率、分娩率、婴儿畸形率.结果 A组的自然胎儿丢失率、婴儿畸形率显著高于B组(64.3%比19.2%,40.0%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率(42.9%比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避免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双绒毛膜三胎妊娠减胎时宜减灭单绒毛膜双胎,保留单绒毛膜单胎.
作者:莫凤媚;丘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心脏疾病的病死率已超过了脑卒中和肿瘤,成为我国女性首位死亡原因.我国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都在迅速上升,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症状不如男性典型,因此导致了女性冠心病治疗率低,在心脏病发作后的1年内,女性心脏性猝死(SCD)高于男性.女性SCD的危险因素与男性大的区别在于绝经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重视女性心脑血管疾病,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该文旨在探讨绝经后女性SC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早发现并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绝经后女性SCD.
作者:李宏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以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间质浸润和肺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疾病.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常见、严重的类型.IPF发病机制的观念已经从慢性炎症演变为组织损伤后的异常修复过程.新的观点认为IPF是包括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修复在内的多种原因及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文旨在回顾历史,对IPF发病机制研究的变迁和目前的新进展进行梳理和综述.
作者:刘建;张心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二尖瓣成形术较二尖瓣置换术有明显的优势.根据二尖瓣不同的病变,可以采用三角形切除术、矩形切除术、腱索转移术、腱索置换术、瓣环成形术等;根据技术条件及微创理念可以采用正中切口、部分正中切口、右侧胸壁小切口、胸腔镜、机器人及介入治疗等.相信随着技术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作者:刘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冲剂试验性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入住淄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的120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益气化瘀冲剂组,每组60例.安慰剂组,每日1袋安慰剂,早晚两次;益气化瘀冲剂组,每日1袋益气化瘀冲剂,早晚2次.上述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西药抗心力衰竭为基础治疗方法,一个试验疗程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与心电图监测结果、心率(H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安慰剂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益气化瘀冲剂组(81.7%比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安慰剂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益气化瘀冲剂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安慰剂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低于治疗前,益气化瘀冲剂组治疗后LVDd低于治疗前;安慰剂组治疗后HR低于治疗前,益气化瘀冲剂组治疗后HR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率及房性期前收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化瘀冲剂组治疗后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马剑飞;崔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患者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30例肾移植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环孢素A组(n=15)和他克莫司组(n=15),分别每日口服环孢素A 7 ~8 mg/kg或他克莫司0.1 mg/kg,并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两组其他治疗方式保持一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尿素水平.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TG和HDL-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1),TC和LDL-C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且他克莫司组优于环孢素A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及血尿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他克莫司组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水平与环孢素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环孢素A相比,他克莫司对肾移植患者脂质代谢的干扰更小,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也更突出.
作者:李泉源;严礼琴;魏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育龄期妇女出现长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明显增多且经期延长,绝经期后妇女再次出现阴道流血或者排液现象.阴道超声检查是大多数患者容易接受的检查方式,可通过阴道超声二维、彩色多普勒甚至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查观察内膜形态、血流分布等情况.阴道超声检查可初步诊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种快捷的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
作者:李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文章归纳了脑卒中二级预防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概念、主要方法及现状,讨论了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可干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二级预防依从性的研究方案提出建议,以期在后续的研究中获得更为客观、准确的结果,为国内进行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马桂芬;陈婕;蒋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潜江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85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RL组(45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MPCNL组(40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碎石成功率、一次性碎石清除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URL组及MPCNL组术中各出现1例肾出血和1例尿外渗并发症;URL组碎石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一次结石清除率均显著低于MPCNL组[71.1%比85.0%,(4.2±1.6)d比(7.1±1.9)d] 8.22%比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实际要求制订治疗方案.
作者:何安仁;刘桂勇;万齐福;杜建兵;王新;宋洪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脊髓损伤后,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以显示大多数的脊髓损伤情况,但是有临床报道只行常规核磁检查对脊髓损伤的诊治仍有不足,造成漏诊或误诊,临床可以根据脊髓损伤的特点,适当追加扩散加权成像技术、钆喷酸葡胺造影技术、脂肪抑制技术等序列信号的检查,可以早期、明确地诊断出脊髓损伤的情况,特别是对临床神经症状较重而常规MRI表现不明显的脊髓损伤患者.开展MRI新序列信号检查的研究对脊髓损伤的诊治有较大的意义,可以早期判断疾病的预后及是否早期行手术,应该引起相关科室医师的重视.
作者:安全明;郑文彬;郝朋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肌缺血是引起一组连续进展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现有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如心肌酶谱等)只能在不可逆性心肌细胞损害时被检测出,而心肌缺血短期发作或可逆性发作时,此类标志物并不会明显升高.缺血修饰白蛋白是近年来被予以高度关注的反映早期心肌缺血的生物标志物,反应性灵敏,可辅助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以便早期临床干预.
作者:贾政;古莉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使用自身血管在主动脉和病变冠状动脉间建立旁路,从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方法.乳内动脉是CABG常选用的动脉.超声作为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可用于CABG术后判断桥血管是否通畅及远端冠状动脉血供情况,并可代替冠状动脉造影评估CABG术后桥血管通畅性及远端冠状动脉血供情况.
作者:齐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