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介素15的研究进展

赵煜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5, 白细胞介素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摘要: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2常作为免疫佐剂来增强免疫反应.IL-15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与IL-2类似的作用,如激活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并可介导这些细胞的增殖和存活.IL-15具备IL-2所不具备的优势,如IL-15能激活、维持和扩增CD8+记忆性T细胞,不激活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并解除Tregs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而Tregs对免疫的各个方面都有负调节作用,显示了IL-15在免疫调节中的优势.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加巴喷丁药物治疗组(A组)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各45例,A组每天口服加巴喷丁1200 mg,连服4周;B组加巴喷丁用法与A组相同,同时每周给予神经阻滞治疗1次,连续3周.4周后观察两组的疼痛强度(PI)、疼痛缓解度(PAR)、镇痛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N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在治疗后3、7、14、21、28 d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镇痛效率在治疗后3、7 d与A组无差别,在治疗后14、21、28 d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非手术疗法的较好选择.

    作者:黄云峰;韦程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胎盘细胞凋亡和自噬与妊娠高血压疾病

    目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胎盘细胞凋亡和自噬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胎盘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变化贯穿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多个方面.胎盘细胞凋亡和自噬失衡,可能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之一.现就胎盘细胞凋亡和自噬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予以综述.

    作者:谢柳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微血管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微血管障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长期的高血糖可诱导微血管的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而微血管的这些变化通过破坏离子平衡、血管通透性及血-神经屏障等机制进而导致DPN的发生、发展.现就糖尿病微血管形态和功能变化的发生机制及其与DPN的关系予以综述,为临床上DPN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彭丽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卒中早期实施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的体会

    目的 观察脑卒中早期实施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33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与功能训练,观察组加针灸治疗,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评分(SS-QOL)的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 个月SS-QOL评分各方面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提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生理、社会及环境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训练与针灸联合治疗早期介入可以从多方面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先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黏素及膜连蛋白Ⅴ检测心血管疾病的细胞凋亡

    许多心血管疾病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预凋亡细胞上磷脂酰丝氨酸(PS)由细胞膜内侧翻转到外侧.乳黏素比膜连蛋白Ⅴ可更早地识别预凋亡细胞上暴露的PS,因其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优点,已发展成一项新的PS检测技术,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可能对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乳黏素和膜联蛋白Ⅴ的生物学特性及心血管疾病检测方面进行介绍,并对乳黏素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李文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经节苷脂钠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重症脑卒中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根据卒中类型选取常规处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4个疗程后对其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存质量及肝、肾功能等的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 给药后试验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水平与丙二醛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和生存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钠能够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受损部位修复及其功能恢复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敏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因多,病死率极高,尚缺乏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精确控制容量平衡、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缓慢持续清除毒素、清除致病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等多项优势,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是目前治疗MODS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热点.

    作者:欧阳德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干体质量下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过加强超滤降低干体质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对照组维持常规透析,超滤组通过持续增加超滤量以降低透析后体质量.观察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8周时,对照组透析后体质量保持稳定,各指标较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超滤组透析后体质量较前下降(P<0.01),Hb和Hct水平升高(P<0.01),CRP降低(P<0.01),白蛋白升高(P<0.01),SF及TSAT较前上升(P<0.05).结论 降低干体质量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

    作者:邓英辉;吴靖林;王君梅;贾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癌与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和代谢综合征(MS)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两大常见疾病.MS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胰岛素抵抗,以中心性肥胖为核心,合并高血压、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等多种代谢物异常集结的病理状态.MS与乳腺癌发病机制关系密切,且存在共同细胞因子表达.对MS的研究可以为乳腺癌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从发病机制上预防及治疗乳腺癌.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头皮切口缝合技术的改良进展

    传统的头皮缝合方法仅能达到闭合切口的作用,不但并发症高,而且切口美容效果差.为提高切口的愈合率和美观效果,需要不断地改良手术缝合方法.随着新的缝合材料的出现,缝合方法不断改良,头皮切口的愈合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皮内缝合法的优点是切口对合整齐,瘢痕小,美观;所有皮下及皮内缝线均采用可吸收线、免拆线,也避免了切口远期线头外露.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安慰了患者的心理,符合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作者:周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蛋白酶体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发展前景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蛋白酶体在细胞内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改变凋亡通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逆转化疗耐药.该文就蛋白酶体的结构功能、蛋白酶体抑制剂作用机制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其用于妇科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王红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研究进展

    目前对帕金森病(PD)的研究多集中在运动症状,对非运动症状的诊断及治疗尚处于较低水平.非运动症状种类繁多,包括睡眠障碍、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感觉障碍等.这些症状可与PD的运动症状并行,也可先于或者晚于运动症状;可随运动症状波动,也可与之无关.今后的PD研究应集中在阐明非运动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探索治疗策略上.

    作者:包华;郑晓明;王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 例.治疗组口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和多潘立酮,对照组仅口服多潘立酮片,疗程4周.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两组患者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 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3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较单用多潘立酮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各种消化不良症状,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红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IF)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KD)的共同通路和主要病理特征,是判断肾脏疾病预后的重要的组织学指标.RIF的严重程度与肾衰竭密切相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抑制RIF进程.HGF被认为可作为判断RIF的发生、发展和CKD预后的重要指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就HGF抑制肾纤维化形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揭示HGF在治疗肾纤维化方面所具有的前景.

    作者:朱广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儿童及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干预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已逐渐降低,而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发病率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和儿童代谢综合征(MS)及其并发症逐渐增多.因此,探寻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及MS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将生活方式干预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有效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牛林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相关脂代谢紊乱治疗进展

    抗精神病药物可致人体体质量增加和中心性肥胖,是引起脂代谢紊乱的重要环节.降脂药物、降糖药物、减肥药物还有其他一些特殊药物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增加,控制血脂水平,从而有效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另外,改善生活方式、规范饮食和早期预防锻炼等非药物治疗是更为根本和健康的治疗措施.

    作者:赵丽萍;马丽丽;伍海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RAGE、sRAGE与冠心病的关系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属于细胞表面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可与多种配体结合后影响细胞内信号转导、刺激细胞因子释放等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与炎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密切相关.仅有胞外区的RAGE称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可阻断配体与RAGE结合,抑制RAGE的作用.

    作者:曾一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该病及其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儿生命健康.早期识别该病的发生对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对母儿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很多学者致力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测研究,同时也为找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现将近年来其临床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赵晨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ACE2抗心室重构作用的研究进展

    心室重构是心脏对损伤或室壁压力增高的适应性变化,病理性心室重构导致心功能进行性恶化,终导致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过间接和直接作用在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可水解血管紧张素Ⅱ生成血管紧张素-(1-7),负性调节RAS,延缓或逆转病理型心室重构.现对近年来ACE2抗心室重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培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

    肠粘连是腹部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严重时还会导致肠梗阻、慢性腹痛等.目前,对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尚无明确的认识,一般认为过度损伤和炎性反应导致组织的异常修复和愈合.临床上预防肠粘连的方法较多,可大致分为一般手术操作、屏障及药物治疗.该文就肠粘连的定义、流行病学与相关后果、肠粘连的机制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孔令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