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友
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体外扩增内皮前体细胞,增加局部缺血组织的新血管形成和内皮损伤后的再内皮化,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新方法 .已证实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在体内可促进缺血肢体和心肌的再血管化.现就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调节机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简要综述.
作者:郑艳;卓光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WB-1大功率微热疗机的临床观察,大功率微波全身加温治疗时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其加温局部的皮肤反应等安全性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用WB-1大功率微波热疗机对72例患者进行全身加温,加温开始前、加温过程中每间隔30min及热疗结束前1min测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记录热疗期间患者加温区的皮肤变化情况.结果 使用大功率微波热疗机时患者心率明显加快,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热疗后的心率范围为62~140次/min,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P>0.05);72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皮肤红斑(占13.9%),6倒在治疗结束后演变成为了水泡(占8.33%),均未出现皮下脂肪硬结.结论 大功率微波全身加温治疗对患者的心率有影响,从而加重心肌的负荷,所以慢性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要慎用,而对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对皮肤的损伤也相对较轻,无严重的皮肤并发症.
作者:黄玉堂;王继英;王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疏风祛邪,利湿固涩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给予补液纠正脱水、解热等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服疏风祛邪,利湿固涩中药;对照组服蒙脱石散,口服或静点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疗程均为3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主要症状腹泻,发热消失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疏风祛邪,利湿固涩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朱丽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提高对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症状、体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方法 分析32例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鼻内镜手术32例的手术.结果 经鼻内镜蝶寞开放术,治愈27例.其中17例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10例术后3~5d症状缓解;好转5例其中3例仅感轻微头痛和嗅觉失灵,鼻内镜见窦口黏膜肿胀.CT/MRI复查未见窦腔病变.术后1个月复诊窦口开放率为93.75%(30/32),随访6~48个月无病变及症状复发,未再次手术.结论 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经CT或MRI等高清晰度的影像学检查加之以鼻内镜检查均可明确诊断,且经鼻内镜手术对其治愈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寻常疣、跖疣的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针灸中直刺法及齐刺法于阿是穴治疗的方法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针灸治疗寻常疣、跖疣的治疗方法 治愈率高,复发低,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方法;没有其它治疗方法 中治疗后影响日常工作、可能继发感染等优点.该方法 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池华云;朱小娟;王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随着严重免疫缺陷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增加,深部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真菌实验室在深部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特异的诊断方法 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为了获得对深部真菌病早期正确的诊断.就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方法 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罗秋红;梁伶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参与了各种肺部疾病的病变过程.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由一对功能相互拮抗的蛋白酶--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负责.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特定条件下被破坏,会导致基因转录的失调,引起基因表达的异常.
作者:邹志;李万成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粘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原则将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250mL/d,14d为1疗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行一般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内科治疗,治疗前后观察T琳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血粘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丁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血粘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血粘度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粘度.增强疗效.
作者:苏琳;王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儿童处于脑发育的为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及降低麻醉对儿童神经系统及心理发育损伤的关键.脑电圈具有反映意识活动及无刨性的优势,是检测麻醉深度中有潜力的方法 .系统回顾脑电图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成就及进展,比较时阚分析、频阈分析、人工神经网络、麻醉趋势、定量药物脑电图监测等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展望今后其应用于麻醉深度监测领域的发展.
作者:杜晓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域,全国大约有1.2亿以上的人群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作者:马福霞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1~2006年间75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以期为诊断治疗康复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红;杨文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中药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MP1 000mg/d,静点,共3d,并以MP 0.8mg/(kg·d),口服维持治疗,根据血小板(PLT)计数逐渐减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中药滋阴养血汤治疗.对照组用MP使用方法 同治疗组,不联合滋阴养血汤治疗,2周后无明显反应者,可再给予1疗程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PLT计数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药治疗重症ITP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效果巩固.
作者:杜艳林;王泽民;陈广垠;李燕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老年与青年肺癌的临床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近7年来我院肿瘤科经病理学证实的住院肺癌患者,对符合条件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分类、临床症状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中男性116例,女性22例,患鳞癌79例,腺癌38例,小细胞肺癌18倒.青年组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患鳞癌16例,腺癌49例,小细胞肺癌16例.结论 ①老年组中女性患者的比例较青年组低;②青年组中胸痛症状的比例较高,组织分型以腺癌为主,分期较晚,转移率高,预后性较差;③老年组表现症状较复杂,组织分型以鳞癌为主,合并症较多.
作者:林萍;单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造血抑制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分析健脾补肾活血方药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流武细胞仪检测不同拆方分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8、γ δ TCR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培养细胞γ-IFN、α-TNF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 再障组CD8+、γ δ TCR+T比例明显上升,γ-IFN、α-TNF水平亦升高,健脾补肾活血全方组CD8+,γ δ TCR+T下降,γ-IFN、α-TNF水平降低,与再障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健脾补肾组、温肾组、滋肾组、CSA组均有不同影响,健脾组、活血组作用不显.结论 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与造血负调控因子表达升高是导致再障的主要机制,两者具有相关性,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可通过调节该免疫环节恢复骨髓造血,组方中以补肾中药为核心,健脾、活血中药起协同作用.
作者:陆嘉惠;周永明;胡明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右桡骨骨折术后,由于经济原因,仅住院5d,即要求带药出院回家去卫生室输液治疗,出院带药用法是0.9%的生理盐水250mL加入青霉素G钠盐640万U,静脉滴注,每日2次.
作者:姜美丽;唐振英;孔燕;周成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共34例,单纯用耳穴贴压法治疗,取耳穴神门、过敏区、肺、脾、肾、内分泌、皮质下,内鼻、外鼻等,用王不留行子贴压耳穴,每次贴压一侧耳廓,保留3d,每周2次.两周为1疗程.治疗1~2疗程,于疗程结束时观察疗效.结果 显效26例(76.47%),有效6例(17.65%),无效2例(5.88%),总有效率94.11%.结论 耳穴贴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漫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平痤汤治疗寻常痤疮60例,总有效率93.3%,同时设对照组丹参酮治疗30例进行观察.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平痤汤在临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可广泛使用.
作者:支楠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公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生命权等权利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
作者:刘靖;谢建兴;查旭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电磁穴位联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随机选临床诊断乳腺增生症125例,分为口服药物组、电磁穴位治疗组、综合治疗组.对比观察电磁穴位联合中药疗法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意义.结果 口服药物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电磁穴位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分别为P<0.05、P<0.01 .随访3个月显示:口服药物仅对病程短于3年的病例效果显著.电磁穴位治疗疗效与病期的长短无显箸关系,并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低.结论 结合祖国传统阴阳学说理论与现代电磁科学技术的电磁穴位疗法,对乳腺增生症具有比较理想的物理治疗效果.
作者:陈国庆;王忠和;谈玉婷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肩袖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患,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忠的17%~41%.肩关节镜是1958年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课题、新理论的提出和应用,肩袖撕裂的修补术正逐渐由开放手术转向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手术技术也日益成熟.总之,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不仅视野宽阔,能全面明确病因,而且创伤小,术后康复快.
作者:杨斌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