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其他方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比较

张小俊;赵志鸿;王桂芳;张壮丽;邹敏;陈慧平

关键词:艾叶,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
摘要:目的 探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并与其他方法比较.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再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分别准确鉴定出77、67、59、66个成分,四种方法共准确鉴定出92个成分.结论 水蒸气蒸馏法与索氏提取法所得挥发性成分相似性较高,但水蒸气蒸馏法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基本可以涵盖艾叶全部挥发性成分.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消毒方法对变形链球菌在牙本质片上黏附的影响

    目的 比较3种消毒方法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在人牙本质片上黏附的影响,为牙体标本消毒提供参考.方法 制备人牙本质片60个,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个,采用不同的方法消毒.第1组:高压蒸汽灭菌30 min;第2组:10%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周;第3组:3%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周.将不同消毒方法的牙本质片与S.mutans 进行体外黏附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牙本质片表面形态变化及S.mutans黏附量多少,并采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CFU)计数S.mutans在不同消毒方法的牙本质表面的黏附量,用SPSS 13.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消毒方法的牙本质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表面形态无明显变化,SEM显示S.mutans在三组牙本质片上黏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1,P> 0.05),CFU显示S.mutans培养后3组黏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9,P> 0.05).结论 3种消毒方法对体外研究细菌黏附于牙本质片影响甚微,目前高压蒸汽灭菌法简单、可靠、易于操作,应作为消毒方法的首选.

    作者:苗燕;王宏峰;郝玉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l~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350例,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CHD组和无CHD组,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组和亚甲减组,对CHD组和无CHD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D组的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和TSH均明显高于无CHD组(P< 0.01或P<0.05).亚甲减组CHD的患病率[53.6%(15/28)]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28.6%(92/322)](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SH均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OR=1.148,P=0.031;OR=1.592,P=0.003;OR=1.494,P<0.01).结论 T2DM合并CHD患者的TSH明显高于无CHD的T2DM患者.T2DM合并亚甲减患者的CHD患病率明显高于甲功正常患者,TSH升高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冬磊;徐援;王广;杨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表观遗传调控在胎源性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宫内不良环境可导致胎儿某些分子、组织结构发生永久性改变即编程效应,使其成年后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反应性产生异常,进而导致其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增加,而这其中的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microRNA转录调节等可能是产生编程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就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胎源性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待对部分胎儿起源的成年疾病发生、治疗带来新的启示.

    作者:鲍青悦;徐永君;盛慧;倪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在总结近10年来针灸干预失眠症生理病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针灸分别对单胺类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他神经递质、细胞因子以及即刻早期基因的干预机制,发现针灸可通过多种作用途径干预睡眠,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共同完成,今后应加强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陈鹏典;杨卓欣;黎杰运;王俊玲;刘芳;蔡贤兵;贝剑宏;吴家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房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人性化护理在产房产妇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52.4±17.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6.8±1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212.3±19.6)mL]明显少于对照组[(256.5±24.8)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综合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下床活动时间[(3.2±0.3)d]、住院时间[(7.1±0.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9±0.6)、(8.6±0.6)d],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产房产妇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颖芬;杨若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7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两组:正常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同时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尿白蛋白排泄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并对尿白蛋白排泄率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各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二聚体[(0.23±0.08)mg/L]、纤维蛋白原[(3.37±0.70)g/L]、同型半胱氨酸[(15.68±2.51) μmol/L]高于正常蛋白尿组[(0.19±0.07)mg/L、(2.71±0.71)g/L、(14.41±2.561)μmol/L](P< 0.05).正常蛋白尿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阳性率(37.5%、71.4%)明显高于单个阳性率(D-二聚体10.4%、20.4%,纤维蛋白原14.6%、24.5%,同型半胱氨酸29.2%、51.0%)(P< 0.01或P< 0.05).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r=0.819、0.851、0.718,均P< 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较正常人群升高,并随着肾病的加重成上升趋势,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脏损害,从而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防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7年1月~2013年5月37例距下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视觉模拟评分(VAS)、优良率及融合时间.行X线检查,观察距下关节融合情况及有无关节退变.结果 37例患者均成功随访,平均(22.0±3.6)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坏死、退行性关节炎、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37例患者Ⅹ线均提示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12.1±0.4)周;6例(16.22%)患者可见踝关节轻度退变.AOFAS评分由术前的(52.38±4.9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0.25±4.3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评分,良11例,优21例,优良率为86.49%.VAS评分由术前的(5.3±1.5)分变为末次随访的(1.1±0.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融合术是微创治疗距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对跟骨距骨血管损伤小、骨性融合率高、效果确切、可适当早期负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白露;张文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细胞型FLICE样抑制蛋白、T-box转录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细胞型FLICE样抑制蛋白(cFLIP)及T-box转录因子(TB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OSCC 57例、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组织(DOM)38例及正常黏膜组织(NOM)30例中cFLIP、TBX2蛋白表达情况.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OSCC、DOM和NOM中的cFLIP mRNA和TBX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在OSCC、DOM及NOM中,cFLI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23%、84.21%和10.00%;TB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2%、81.85%和26.67%.cFLIP及TB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中cFLIP mRNA及TBX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OM及NOM.cFLIP mRNA及TBX2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n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FLIP及TB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8,P<0.05).结论 cFLIP及TBX2在OSCC中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颖奇;李华;徐波;满一;刘微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Cirrus HD-OCT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Cirrus HD-OCT测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12月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确诊的POAG患者62例(80眼)及视力正常人30例(40眼,正常组),POAG患者分为早期POAG组(28例,34眼)、进展期POAG组(22例,26眼)和晚期POAG组(12例,20眼),采用频域Cirrus HD-OCT和Synemed EP-930自动视野计对和POAG患者和正常组分别进行RNFL厚度和视野检测.频域Cirrus HD-OCT检测RNFL厚度采用optic disc cube 200x 200模式.视野检测采用Synemed EP-930自动视野计30°-2程序.将各组患者全周平均RNFL厚度及视乳头周围4个象限(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进行比较;计算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组、早期POAG组、进展期POAG组和晚期POAG组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101.10±9.80)、(94.32±14.05)、(82.73±15.21)、(64.57±14.73) μm,而不同阶段的青光眼患者全周平均RNFL厚度及视乳头周围4个象限(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比正常人减少,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青光眼病程的发展,RNFL厚度逐渐下降,而且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MD)之间呈负相关(r=-0.659,P=0.000).结论 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MD呈线性相关.Cirrus HD-OCT测量的RNFL厚度参数,能客观、定量分析POAG对RNFL损伤进展速度,有助于对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从而为POAG患者得到更早的早期诊断和用药指导提供帮助.

    作者:向金明;郑琦;郑根主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成都市龙泉驿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深入研究小学生早餐问题及小学生早餐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龙泉驿区一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小学1~6年级小学生629名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收集其早餐行为信息,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68.20%的小学生每周吃早餐5~7次,早餐主要由母亲准备的比例为45.15%,主要在家里食用早餐比例为75.08%,97.7%的吃早餐者早餐营养质量较差.结论 成都市龙泉驿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且有较多不吃早餐的现象存在.

    作者:张义琼;陈群;陈洁;马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产地丹参中淀粉与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目的 建立一种丹参淀粉含量检测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样品淀粉含量,分析淀粉与有效成分含量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氯酸-蒽酮比色法测定丹参植物干燥根中淀粉含量,进行方法学考察,并测定山东、河南、四川3个产地20株丹参样品,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对样品中8种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建立了一种丹参植物干燥根淀粉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在0~50 mg/L内具良好的线性关系,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RSD均小于3%,方法准确可靠;不同产地丹参样品中淀粉的含量与丹参酮类成分呈正相关趋势,与丹酚酸类成分呈负相关趋势.结论 丹参根中淀粉的积累与有效成分的代谢密切相关.

    作者:刘思琦;刘春生;文刚;李耿;付骁睿;任晓磊;王学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其他方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比较

    目的 探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并与其他方法比较.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性成分,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再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分别准确鉴定出77、67、59、66个成分,四种方法共准确鉴定出92个成分.结论 水蒸气蒸馏法与索氏提取法所得挥发性成分相似性较高,但水蒸气蒸馏法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基本可以涵盖艾叶全部挥发性成分.

    作者:张小俊;赵志鸿;王桂芳;张壮丽;邹敏;陈慧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治疗白内障患者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治疗白内障患者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90例(200眼),将其分为研究组(95例,100眼)和对照组95例(100眼),术前常规检测患者,同时给予两组超声乳化术治疗,术毕研究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贝复舒滴眼液点眼,4次/d,每5天递减1次,共计20 d.对照组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同时予以同规格的贝复舒滴眼液点眼,5次/d,每4天递减1次,共计20 d.观察干预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3个月干眼症状评分为(0.74±0.06)分,明显低于其术后1周[(1.21±0.14)分]、术后1个月[(1.09±0.33)分]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1.48±0.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研究组术后3个月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为(0.71±0.02)分,明显低于其术后1周[(1.81±0.11)分]、术后1个月[(1.39±0.30)分]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1.42±0.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3个月BUT评分为(8.70±0.10)分,明显高于其术后1周[(4.21±0.15)分]、术后1个月[(7.38±0.20)分]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6.47±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研究组干眼症状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对照组(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在改善并恢复泪膜功能上作用显著,且安全性高,但其要遵循一定的用药原则,选择合理的用药方式,在保证控制术后感染前提下,尽量减少点眼的频率及用药量.

    作者:谷淑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全喉切除术与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喉癌保留喉功能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0年5月~2008年5月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行声门上型喉癌保留喉功能手术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喉部分切除术组(42例)和全喉切除术组(40例),术后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随访,采用Kaplan-Meier计算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并评估喉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全喉切除术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60.00%,喉部分切除术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部分切除术组的拔管率(76.19%)与全喉切除术组拔管率(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均能发音.喉部分切除术组3、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1.90%、16.67%,全喉切除术组3、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00%、1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部分切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喉部分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实施喉功能保留手术治疗喉癌患者是可行的,且能明显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敏;王永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芪苈强心对心梗后兔心功能及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成药芪苈强心对新西兰大耳白兔心肌梗死模型的心功能及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心梗后心衰及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对照组、心梗芪苈强心组,每组8只.以人工结扎兔心脏冠脉左回旋支建立心梗模型,心梗芪苈强心组于建立心梗模型的第1天开始灌胃给予芪苈强心粉末[0.3 g/(kg·d)].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在体电生理研究.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梗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增大(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减小(P<0.05);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心梗芪苈强心组LVESD、LVEDD、LVPWD、IVSD减小(P<0.05),LVEF、LVFS增大(P<0.05).②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梗对照组左室梗死周边区和正常区动作电位时程(APD)幅值明显降低(P<0.05);周边区动作电位时限复极90%时间(MAPD90)明显缩短(P<0.05),有效不应期(ERP)明显延长(P<0.05);正常区MAPD90、ERP明显延长(P<0.05).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心梗芪苈强心组左室梗死周边区和正常区APD幅值明显升高(P<0.05),周边区MAPD90明显延长(P<0.05),正常区MAPD90明显缩短(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可通过改善因心肌细胞缺血引起的心功能减退和抑制心室重构、延长心肌细胞梗死周边区心肌异常缩短的APD、缩短远离梗死区域心肌异常延长的APD、缩短心肌细胞的ERP来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周明敏;党松;王晞;黄从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多项提案关注“国民健康”——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俞光岩教授

    国民健康问题,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俞光岩教授为关心的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建议建立无过错输血感染补偿机制》、《为少数救命药品建立绿色通道》,以及《另行制定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管理规定》等多项提案,每项提案都与“国民健康”有着为直接的关系.就这些话题,本刊记者对俞光岩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β-连环蛋白、c-myc在腮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c-myc在腮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唐山市中医院2008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43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患者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β-连环蛋白、c-myc的阳性表达,并取腺瘤旁组织17例作为对照.结果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腮腺多形性腺瘤、腺瘤旁组织中β-连环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4.4%、45.0%、11.8%;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β-连环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组织的β-连环蛋白阳性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腮腺多形性腺瘤、腺瘤旁组织中c-myc的阳性率分别为76.4%、45.0%、5.9%;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myc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组织的c-myc阳性率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连环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TNM分期无关(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c-myc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不同性质的腮腺肿瘤组织中β-连环蛋白、c-myc表达不同,表明β-连环蛋白、c-myc与腮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对其致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可为肿瘤靶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何龙;刘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保守治疗方法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口服米非司酮、静脉滴注甲氨蝶呤以及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对比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异位妊娠患者寻找佳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河北省易县医院收治的92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31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每次50 mg,2次/d,连续5d;乙组31例,将甲氨蝶呤2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隔日1次,共3次,并于静脉滴注甲氨蝶呤第2天给予四氢叶酸6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共3次;丙组30例,在乙组用药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d,连续5d.治疗2周后观察各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甲、乙、丙三组的总体治愈率分别为67.7%、80.6%、9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P<0.05),其中丙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甲、乙、丙三组患者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水平的平均时间总体不同[(24.1±7.1)、(20.2±5.0)、(15.6±3.3)d](F=6.35,P<0.05),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胃肠道,三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35.4%、36.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P<0.05),其中甲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乙组及丙组(P<0.05).结论 对于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并且有适应证的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尽管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但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宗秀芬;郭艳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叙事教育在培养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融入叙事教育教学法对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治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1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教学中按常规教学,实验组采用关怀叙事教学模式,为期1年.教学干预结束后根据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表和护生平均理论成绩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干预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平均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教师在护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使用叙事教育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作者:贺利平;周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闭合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52例(60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闭合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撬拔复位组,28例28足)及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组(切开复位组,28例32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影像学资料(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外形)及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撬拔复位组患者术后并发创伤性距下关节炎2例,其余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切口并发症发生;切开复位组患者术后2例出现局部皮缘的坏死,1例患者距下关节面塌陷畸形愈合,3例患者并发距下创伤性关节炎.两组患者术后跟骨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恢复良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功能恢复,撬拨复位组优良率为93%;切开复位组为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者的跟骨骨折类型,闭合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各有优缺点,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使用.

    作者:胡林;轩春岭;张耀;任军;佘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