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研究

张红英

关键词: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乳汁充足占87%,纯母乳喂养率为91%;对照组乳汁充足占55%,纯母乳喂养率为63%.两组母乳法充足及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结论 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同时也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进展

    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是当代脊柱外科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微创理念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然而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要求进行思考和探讨.本文将对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的进展及思考简单作一综述,旨在为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剑峰;宁锦龙;岑定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AristaTM AH止血材料在胃癌根治术中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止血装置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ArstaTM AH止血材料覆盖手术创面)与对照组38例(不加止血材料).比较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液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结果 治疗组腹腔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止血装置可减少创面渗液,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华;李建昌;余南荣;刘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HBeAg阳性CHB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纳入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12、24和48周分别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48周时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时,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58)vs(3.52±0.97)](P < 0.01),HBV 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65.3% vs 41.2%)(P < 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明显差异(18.4% vs 11.8%)(P > 0.05),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73.5% vs 68.6%)(P > 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3.1% vs 52.9%)(P > 0.05).结论 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48周,替比夫定对HBV的抑制效果优于阿德福韦酯,而血清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方清;艾丽;刘幼昆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亚低温配合常规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亚低温配合常规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28例患者行手术去除血肿后给予亚低温治疗,常规组患者25例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早期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大量出血患者CRP、TNF-α均明显高于少量出血患者;两组治疗后7、14 d血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7、14 d,TNF-α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炎症反应与病情轻重有重要联系,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损伤.

    作者:覃宗华;成庆辉;潘国斌;彭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7~2010年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非甾体抗炎药用药分析

    目的 对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分析与评价,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2007~2010年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骨科NSAIDs的使用品种、购药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增加,总用药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7.2%、11.4%和17.6%,其中,塞来昔布和布洛芬的用药金额一直稳居第1位和第2位,不良反应较小的COX-2抑制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待观察.结论 NSAIDs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陈姗;季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中的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在高职药学专业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案例教学法能够满足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有助于将药事管理与法规理论知识与药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式主要有导入式案例、注解型案例、课后总结式案例三种形式.案例教学法不同于简单的举例法,教师应注意案例的积累、设计和选用,并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祁秀玲;陈俊荣;李鹏;林忠涛;于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的何首乌的质量标准探讨

    目的 为修订何首乌质量标准积累数据.方法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中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苯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采用同一种炮制方法炮制,随着蒸制次数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何首乌中结合蒽醌含量越来越低,游离蒽醌、总糖、卵磷脂等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蒸晒次数范围内随着蒸晒次的增多而增加,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反复蒸晒7次含量高,随后各成分的含量有所下降.结论 何首乌作为补益药应用时,采用七蒸七晒炮制品较好.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能有效控制何首乌炮制品的质量.

    作者:李卫先;张琦;王国仁;林雪兰;彭玉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卵巢上皮性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 观察比较TC和PAC方案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8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手术加TC方案化疗(B组)与手术加PAC方案化疗(A组)两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卵巢癌确定分期手术或较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且术后化疗次数在6次以上.41例患者手术加TC方案化疗(B组),41例患者手术加PAC方案化疗(A组),观察化疗后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 B组完成1~3个疗程者,有效率为35.29%;完成4~6个疗程者,有效率为63.64%;A组完成1~3个疗程者,有效率为23.08%.完成4~6个疗程者,有效率为60.71%.经χ2检验,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完成化疗治疗后进行临床缓解比较,B组CR+PR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17,P = 0.026);B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PFI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末梢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两组方案在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毒性两组都存在,但TC方案较PAC方案轻.结论 TC方案及PAC方案在治疗上皮性卵巢癌中均有较好疗效;TC方案的毒性反应较PAC方案轻,如患者经济状况允许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化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燕纪林;白瑞云;李玉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期、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Ⅱ期与Ⅲ期患者共74例,所占的比例为87.07%;病理分型主要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2.35%;肿瘤直径<3.0 cm者62例,≥3.0 cm者23例.行手术治疗后,甲级愈合72例,5年总生存率为70.59%.其中肿瘤直径<3.0 cm者5年总生存率(87.10%)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0者的26.09%(χ2= 30.08,P < 0.01);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83.67%)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数超过4枚者(35.29%)(χ2=11.49,P < 0.01);而年龄≤40岁者5年生存率(36.36%)显著低于40岁以上患者的82.54%(χ2=16.75,P < 0.01).结论 对临床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及肿瘤直径<3.0 cm者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加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疗乳腺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元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实习出科考核方法研究

    对进入实习阶段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出科考核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改进,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评分标准,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医院师资队伍培养和教研室建设,可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芙蓉;耿金玲;王明生;张之福;阚永丰;盛晓滨;李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先天性单侧唇裂鼻畸形修复270例临床报告

    目的 分析单侧唇裂畸形存在的鼻畸形情况,用美学修复理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法 对270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畸形修复,根据原发和继发鼻畸形情况进行手术设计.结果 本组对收治的27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了术后分析,单侧唇裂Ⅱ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96.2%,单侧唇裂Ⅲ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73.8%,唇裂早期修复进行鼻整形的面容恢复优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后进行鼻整形的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呈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术式.对单侧唇裂鼻畸形采用对称性美学测量,重视鼻翼软骨的矫正,可达到对称性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丽雅;施生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胰腺炎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益生菌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9例SAP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EN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联用益生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对两组的感染率、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对比.结果 EN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而两组Balthazar CT评分及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EN组在继发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上均少于对照组(均P < 0.05);在死亡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SAP治疗中应用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症状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刘雄祥;刘文;许剑;刘未雄;周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牙周牙髓联合治疗120例重度牙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结合局部缓释抗菌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重度牙周炎患者60例,患牙共84颗,随机分为三组: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根管治疗+碘甘油组及碘甘油组,每组各28颗牙.分别记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第4周、第7周、第12周患者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探针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值.结果 ①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与根管治疗+碘甘油组的PLI、SBI、GI、PD指标均优于碘甘油(P < 0.05);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优于根管治疗+碘甘油组(P < 0.05).②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与根管治疗+碘甘油组总有效率高于碘甘油(P < 0.01);根管治疗+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根管治疗+碘甘油组(P < 0.05).结论 根管治疗结合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重度牙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旭东;马丽华;高黎;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成年大鼠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 将1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咬合升高组(光固化复合树脂合垫升高后牙咬合),7 d后处死大鼠,取所有动物的颞下颌关节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关节盘和髁突软骨前、中、后部的厚度.结果 实验7 d后,两组动物的体重无明显差异,关节盘各部的厚度亦无明显改变(P > 0.05);而咬合升高组大鼠髁突前、中、后部软骨全层的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 < 0.05);中带髁突软骨排列紊乱.结论 7d的咬合升高可以影响成年大鼠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局部出现关节炎样改变.

    作者:谷旭;柳成林;张国权;杨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孔细菌纤维素-聚乳酸乙醇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目的 制备多孔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复合支架并研究其相关性能.方法 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多孔BC-PLGA-HA复合支架,扫描电镜观测所得支架表面形貌并测定其抗张强度和孔隙率;体外接种成骨样细胞MG-63培养,以细胞培养板作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SEM)、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来初步评价支架对MG-63细胞黏附、增殖活性以及ALP活性的影响.结果 多孔BC-PLGA-HA支架抗拉强度为(8.923 1±0.901 2)N/mm2,孔隙率为(64.73±5.65)%;扫描电镜、MTT及ALP检测结果显示支架对成骨样细胞MG-63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及ALP活性.结论 多孔BC-PLGA-HA复合支架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孔隙率和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姚志文;王红忠;蔡琛;杨安;刘唯;李红玖;程由勇;李春华;陈治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固体分散技术制备人参强心滴丸的佳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人参强心滴丸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熔融法,将药材提取物分散于熔融的基质中混合均匀,滴于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均匀度、粘连、丸重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滴丸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药物浸膏∶基质=1∶2,基质PEG 4000与PEG 6000配比为1∶1,药料温度为80℃,冷凝液为液体石蜡,冷凝柱长度为120 cm.结论 本试验筛选出的滴丸佳成型工艺成型率高,所制滴丸符合规定,适合于实验室制备和小批量生产.

    作者:王捧英;陈琳;武朝阳;李春花;张一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自从1971年Folkman提出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有关的假说之后,对于血管形成的研究就一直是肿瘤学的热点.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恶性肿瘤的治疗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本文集中总结了近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和发展现状,同时还着重指出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作者:苏丹;张婷婷;王李杰;李娟;白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乳汁充足占87%,纯母乳喂养率为91%;对照组乳汁充足占55%,纯母乳喂养率为63%.两组母乳法充足及纯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结论 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同时也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97例维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维生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11年8月间相关期刊文章,收集维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维生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共297例,维生素K1所占比例大(48.8%),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30 min内,且静脉给药途径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大.结论 临床应用维生素类药物应严格掌握用量与疗程,在充分了解该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与特点之后,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确保药物治疗全过程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朱金平;陈春枚;费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160例.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将患者分为四组:甲硝唑口服组(A组)、替硝唑口服组(B组)、甲硝唑栓剂组(C组)、替硝唑栓剂组(D组).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C、D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46%、50%,口服治疗组的疗效与栓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与A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与D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甲硝唑和替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明显,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差,临床不推荐局部应用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杨绍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