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英;孙悦芬;陈志茹
目的 观察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系统(陀螺刀)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慢性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国产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系统治疗食管癌120例,全组处方剂量4 200~4 800 cGy,中位处方剂量4 500 cGy,350 cGy/次,5次/周,对其近期疗效及急慢性毒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①1年局部控制率为72.50%,1年总生存率为79.25%,1年无瘤生存率为71.18%.②全组患者完全缓解81例(67.50%),部分缓解38例(31.67%),无缓解1例(0.83%),肿瘤总有效率为99.17%.③急性放射性肺损伤0级101例(84.16%),1级19例(15.83%),无2、3、4级发生;晚期放射性肺损伤0级112例(93.33%),1级8例(6.67%),无2、3、4级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0级20例(16.67%),1级98例(81.67%),2级2例(1.7%),无3、4级发生.晚期放射性食管损伤0级101例(84.17%),1级17例(14.17%),2级2例(1.67%),无3、4级发生.结论 陀螺刀治疗食管癌初期疗效较好,急慢性放射性食管和肺损伤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韩文峰;郑亚珍;陈艳蕊;李献亮;张洪涛;安树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为修订何首乌质量标准积累数据.方法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并比较何首乌各炮制品中的蒽醌类成分、总糖、卵磷脂、二苯乙烯苷、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 采用同一种炮制方法炮制,随着蒸制次数增加,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何首乌中结合蒽醌含量越来越低,游离蒽醌、总糖、卵磷脂等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蒸晒次数范围内随着蒸晒次的增多而增加,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反复蒸晒7次含量高,随后各成分的含量有所下降.结论 何首乌作为补益药应用时,采用七蒸七晒炮制品较好.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淀粉粒在何首乌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能有效控制何首乌炮制品的质量.
作者:李卫先;张琦;王国仁;林雪兰;彭玉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TC和PAC方案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8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手术加TC方案化疗(B组)与手术加PAC方案化疗(A组)两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卵巢癌确定分期手术或较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且术后化疗次数在6次以上.41例患者手术加TC方案化疗(B组),41例患者手术加PAC方案化疗(A组),观察化疗后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 B组完成1~3个疗程者,有效率为35.29%;完成4~6个疗程者,有效率为63.64%;A组完成1~3个疗程者,有效率为23.08%.完成4~6个疗程者,有效率为60.71%.经χ2检验,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完成化疗治疗后进行临床缓解比较,B组CR+PR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17,P = 0.026);B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PFI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末梢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两组方案在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毒性两组都存在,但TC方案较PAC方案轻.结论 TC方案及PAC方案在治疗上皮性卵巢癌中均有较好疗效;TC方案的毒性反应较PAC方案轻,如患者经济状况允许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化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燕纪林;白瑞云;李玉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改变,结合测定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综合评价斑块的易损性.方法 对68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A组)、62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和56例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研究,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类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包括MMP-2、MMP -9)、CD40配体(CD40L)水平,并A组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A组IMT高于B组(P < 0.05).与无斑块和稳定斑块患者相比较,易损斑块患者在血浆hs-CRP、MMP-2、MMP-9、CD40L水平较高(P < 0.05).A组患者血浆hs-CRP、MMP-2、MMP-9、CD40L水平均高于B组(P < 0.05).易损斑块者血浆hs-CRP水平与MMP-2、MMP-9呈正相关;MMP-2水平与MMP-9、CD40L呈正相关;MMP-9与CD40L呈正相关.A组患者血浆hs-CRP、MMP-2、MMP-9、CD40L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超声检查结合检测血浆炎症介质水平有助于判断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易损性.
作者:李华;方嘉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63例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观察组)与35例同期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未行手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总体健康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 > 0.05),除社会功能外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髋关节功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罗伟;陈顺兴;游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传统教学方法在高职药学专业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案例教学法能够满足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有助于将药事管理与法规理论知识与药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形式主要有导入式案例、注解型案例、课后总结式案例三种形式.案例教学法不同于简单的举例法,教师应注意案例的积累、设计和选用,并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祁秀玲;陈俊荣;李鹏;林忠涛;于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后成年大鼠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 将1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咬合升高组(光固化复合树脂合垫升高后牙咬合),7 d后处死大鼠,取所有动物的颞下颌关节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采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关节盘和髁突软骨前、中、后部的厚度.结果 实验7 d后,两组动物的体重无明显差异,关节盘各部的厚度亦无明显改变(P > 0.05);而咬合升高组大鼠髁突前、中、后部软骨全层的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 < 0.05);中带髁突软骨排列紊乱.结论 7d的咬合升高可以影响成年大鼠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局部出现关节炎样改变.
作者:谷旭;柳成林;张国权;杨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益生菌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9例SAP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EN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联用益生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对两组的感染率、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对比.结果 EN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而两组Balthazar CT评分及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EN组在继发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上均少于对照组(均P < 0.05);在死亡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SAP治疗中应用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症状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刘雄祥;刘文;许剑;刘未雄;周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血管瘤切除术相关围术期因素,探讨肝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和分析了空军总医院1991~2011年423例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术期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伴上腹部不适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占91.3%(386/423).术中失血≤ 200 mL者276例(65.25%),200~400 mL者86例(20.33%),400~1 000 mL者42例(9.93%),>1 000 mL者19例(4.49%).手术时间平均(170.60±78.23)min.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2.67±10.51)d.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间的延长为危险因素(P = 0.004,or = 1.015),ALB值的升高为保护因素(P = 0.021,or = 0.852).结论 肝血管瘤切除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掌握,在重视优化围术期处理和创新手术技术的前提下,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保持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志强;张洪义;肖梅;张宏义;张辉;甄玉英;徐新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对Ⅱa~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65例宫颈癌患者分为TP1组和TP2组,TP1组:紫杉醇60 mg/m2,顺铂20 mg/m2,每8~10天重复.TP2组:紫杉醇135 mg/m2,顺铂60 mg/m2,化疗间隔21 d.同步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比较其近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①两组有效率相当,皆为100%;②TP1组总治疗时间明显短于TP2组(P < 0.05);③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TP1组发生严重骨髓抑制少于TP2组(P < 0.05).肌肉关节痛,脱发常见.结论 小剂量紫杉醇(60 mg/m2)联合顺铂(20 mg/m2)方案在宫颈癌根治性化疗中值得推荐.
作者:王文翔;范文强;董学彩;马瑞霞;陈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自愿接受检查的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为入选者进行MSCT和肺功能检查,观察受检者的MSCT指标、肺功能指标及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扩张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SCT各肺容积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之间有良好地相关性;观察组患者支气管扩张柱状型21例,囊状型12例,静脉曲张型8例,混合型4例.结论 MSCT扫描能很好地评估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情况,并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石林波;李小兵;叶晓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分析与评价,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2007~2010年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骨科NSAIDs的使用品种、购药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增加,总用药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7.2%、11.4%和17.6%,其中,塞来昔布和布洛芬的用药金额一直稳居第1位和第2位,不良反应较小的COX-2抑制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待观察.结论 NSAIDs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陈姗;季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配合常规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28例患者行手术去除血肿后给予亚低温治疗,常规组患者25例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早期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大量出血患者CRP、TNF-α均明显高于少量出血患者;两组治疗后7、14 d血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7、14 d,TNF-α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炎症反应与病情轻重有重要联系,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损伤.
作者:覃宗华;成庆辉;潘国斌;彭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完善的考核体系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考核成绩采用形成性成绩和终结性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既注重实验结果更注重实验过程、既注重基本技能又注重综合能力的完善考核体系.
作者:朱鑫;李合平;武香香;武雪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治疗.8周后评价总疗效、心绞痛、心电图、血脂及功能参数.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5.4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对照组LDL-C也稍有降低,而TG、TC、HDL-C变化不明显(P >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P < 0.01),舒张末内径观察组有明显减少(P < 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有效降血脂,抗氧化,且疗效肯定.
作者:梁庆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单侧唇裂畸形存在的鼻畸形情况,用美学修复理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法 对270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畸形修复,根据原发和继发鼻畸形情况进行手术设计.结果 本组对收治的27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了术后分析,单侧唇裂Ⅱ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96.2%,单侧唇裂Ⅲ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73.8%,唇裂早期修复进行鼻整形的面容恢复优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后进行鼻整形的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呈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术式.对单侧唇裂鼻畸形采用对称性美学测量,重视鼻翼软骨的矫正,可达到对称性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丽雅;施生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160例.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将患者分为四组:甲硝唑口服组(A组)、替硝唑口服组(B组)、甲硝唑栓剂组(C组)、替硝唑栓剂组(D组).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C、D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46%、50%,口服治疗组的疗效与栓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与A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与D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甲硝唑和替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明显,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差,临床不推荐局部应用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杨绍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ski、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口腔鳞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C-ski、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ski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C-ski、TGF-β1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8/20)、75%(36/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TGF-β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6/20)、68.8%(33/48),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ski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的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均无相关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 = 5.807,P = 0.018);C-ski蛋白表达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 9.341,P = 0.002).结论 C-ski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癌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上调表达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琼;何欣蓉;郭晓光;朱治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骨或不植骨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4月~2008年8月于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植骨组)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未植骨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资料完整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两组Maryland评分进行比较,并对术后跟骨外形恢复进行观察及功能评分.结果 植骨组术后Maryland评分为(88.32±1.73)分,未植骨组为(81.43±1.9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跟骨外形比较:术后1个月对两组骨折患者进行跟骨高度、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4项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及2年两组跟骨高度、Bolher角比较差异显著(P < 0.05);跟骨宽度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好,较未植骨治疗其对骨外形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延炜;姚剑飞;练克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进入实习阶段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出科考核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改进,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评分标准,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医院师资队伍培养和教研室建设,可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芙蓉;耿金玲;王明生;张之福;阚永丰;盛晓滨;李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