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芹;朱志洁;罗胜田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血管瘤切除术相关围术期因素,探讨肝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和分析了空军总医院1991~2011年423例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术期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伴上腹部不适症状的肝血管瘤患者占91.3%(386/423).术中失血≤ 200 mL者276例(65.25%),200~400 mL者86例(20.33%),400~1 000 mL者42例(9.93%),>1 000 mL者19例(4.49%).手术时间平均(170.60±78.23)min.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2.67±10.51)d.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0%,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时间的延长为危险因素(P = 0.004,or = 1.015),ALB值的升高为保护因素(P = 0.021,or = 0.852).结论 肝血管瘤切除手术适应证应从严掌握,在重视优化围术期处理和创新手术技术的前提下,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可保持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志强;张洪义;肖梅;张宏义;张辉;甄玉英;徐新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止血装置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ArstaTM AH止血材料覆盖手术创面)与对照组38例(不加止血材料).比较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液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别.结果 治疗组腹腔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止血装置可减少创面渗液,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华;李建昌;余南荣;刘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德尔菲法建立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估指标体系,共构建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估指标体系的5个因素,32个条目.并将此调查设计运用到实际中.结果 通过专家审核,各指标的评价得分均≥4.85分,变异系数均<0.10,说明各位专家对各指标的建立认同度一致.将此调查设计运用到护理人群中,调查的80名学生的关怀、信任、公正、专业、行动主义得分分别为(31.6±5.1)、(24.9±3.7)、(24.8±4.1)、(17.1±2.9)、(17.5±2.9)分,120名非学生的得分分别为(29.8±4.1)、(23.4±4.6)、(22.3±4.2)、(14.2±3.1)、(16.9±3.1)分,结果与国内常模基本一致.结论 本文构建的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六味地黄滴心丸总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蒽酮-硫酸比色法,检测波长为625 nm,用葡萄糖为对照品对六味地黄滴心丸中总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葡萄糖对照品溶液的线性范围为0.005 4~0.026 8 mg/mL(r =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0%.结论 本研究确定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六味地黄滴心丸中总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闫荟;杨立红;王苏会;张瑞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进入实习阶段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出科考核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改进,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评分标准,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医院师资队伍培养和教研室建设,可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芙蓉;耿金玲;王明生;张之福;阚永丰;盛晓滨;李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益生菌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9例SAP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EN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联用益生菌.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的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对两组的感染率、并发症及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对比.结果 EN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而两组Balthazar CT评分及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EN组在继发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上均少于对照组(均P < 0.05);在死亡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SAP治疗中应用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症状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刘雄祥;刘文;许剑;刘未雄;周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对Ⅱa~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65例宫颈癌患者分为TP1组和TP2组,TP1组:紫杉醇60 mg/m2,顺铂20 mg/m2,每8~10天重复.TP2组:紫杉醇135 mg/m2,顺铂60 mg/m2,化疗间隔21 d.同步行根治性放射治疗,比较其近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①两组有效率相当,皆为100%;②TP1组总治疗时间明显短于TP2组(P < 0.05);③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TP1组发生严重骨髓抑制少于TP2组(P < 0.05).肌肉关节痛,脱发常见.结论 小剂量紫杉醇(60 mg/m2)联合顺铂(20 mg/m2)方案在宫颈癌根治性化疗中值得推荐.
作者:王文翔;范文强;董学彩;马瑞霞;陈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期、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Ⅱ期与Ⅲ期患者共74例,所占的比例为87.07%;病理分型主要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为42.35%;肿瘤直径<3.0 cm者62例,≥3.0 cm者23例.行手术治疗后,甲级愈合72例,5年总生存率为70.59%.其中肿瘤直径<3.0 cm者5年总生存率(87.10%)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0者的26.09%(χ2= 30.08,P < 0.01);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83.67%)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数超过4枚者(35.29%)(χ2=11.49,P < 0.01);而年龄≤40岁者5年生存率(36.36%)显著低于40岁以上患者的82.54%(χ2=16.75,P < 0.01).结论 对临床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及肿瘤直径<3.0 cm者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加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疗乳腺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元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分析与评价,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地区35家三甲医院骨科2007~2010年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骨科NSAIDs的使用品种、购药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增加,总用药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7.2%、11.4%和17.6%,其中,塞来昔布和布洛芬的用药金额一直稳居第1位和第2位,不良反应较小的COX-2抑制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尚待观察.结论 NSAIDs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陈姗;季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综合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配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6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术后治疗2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患者在第3天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为严重;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肿胀人数和疼痛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AKSS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O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越严重恢复越慢,做好消除肿胀和疼痛的护理,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武迪;段敏;王卫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野葛提取液中总黄酮的纯化分离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野葛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发展.方法 通过对5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HPD-750、HPD-600、AB-8、NKA-Ⅱ、ADS-17进行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AB-8型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确定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 所得佳条件为:上样液浓度9.82 mg/mL,上样液体积2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pH 5~6,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可达91.21%,解吸率可达93.61%.结论 AB-8型树脂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可用于野葛提取液总黄酮的纯化.
作者:陈雅维;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某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旨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某医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该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并剖析问题的成因.结果 某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用量、配伍和选择的不合理,以及抗菌药物在医院应用比例较高的问题.结论 应提出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标准、强化使用环节监督和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等改进对策,以应对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刘秀艳;陈玉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单侧唇裂畸形存在的鼻畸形情况,用美学修复理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方法 对270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畸形修复,根据原发和继发鼻畸形情况进行手术设计.结果 本组对收治的27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了术后分析,单侧唇裂Ⅱ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96.2%,单侧唇裂Ⅲ度的继发畸形术后满意度为73.8%,唇裂早期修复进行鼻整形的面容恢复优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后进行鼻整形的病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呈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术式.对单侧唇裂鼻畸形采用对称性美学测量,重视鼻翼软骨的矫正,可达到对称性的美学效果.
作者:李丽雅;施生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宫角妊娠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经宫腔镜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术前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声像图表现为孕囊型(11例),包块型(19例).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73.3%(22/30),其中2例2~7 d后随诊演变为宫内妊娠;4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并宫内可疑早孕;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超声仍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利霞;孙怀玉;胡瑞玲;闫国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比较TC和PAC方案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8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手术加TC方案化疗(B组)与手术加PAC方案化疗(A组)两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卵巢癌确定分期手术或较为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且术后化疗次数在6次以上.41例患者手术加TC方案化疗(B组),41例患者手术加PAC方案化疗(A组),观察化疗后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 B组完成1~3个疗程者,有效率为35.29%;完成4~6个疗程者,有效率为63.64%;A组完成1~3个疗程者,有效率为23.08%.完成4~6个疗程者,有效率为60.71%.经χ2检验,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完成化疗治疗后进行临床缓解比较,B组CR+PR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17,P = 0.026);B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PFI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末梢神经毒性、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两组方案在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毒性两组都存在,但TC方案较PAC方案轻.结论 TC方案及PAC方案在治疗上皮性卵巢癌中均有较好疗效;TC方案的毒性反应较PAC方案轻,如患者经济状况允许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化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燕纪林;白瑞云;李玉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SD大白鼠100 只,将6-羟基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制备单侧黑质损毁的P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0 Hz组和120 Hz电针组、120 Hz+锌组和锌组,另有假手术对照组,共6组,治疗或观察6个星期,观察治疗前后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黑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120 Hz+锌组大鼠损毁侧SOD、NO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P < 0.01);在行为学方面,120 Hz+锌组大鼠的运动平衡能力比模型组明显增强(尤其是前4周,P < 0.01);其黑质TH阳性神经元形态学方面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电针与小剂量锌合用对帕金森病大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具有协同调整作用,并可明显改善行为学和黑质细胞形态.
作者:石波;杨蓉;田维珍;刘海霞;孔德祥;刘长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为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63例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观察组)与35例同期确诊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未行手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总体健康得分接近于正常人群(P > 0.05),除社会功能外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者的生存质量,减少髋关节功能障碍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罗伟;陈顺兴;游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160例.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将患者分为四组:甲硝唑口服组(A组)、替硝唑口服组(B组)、甲硝唑栓剂组(C组)、替硝唑栓剂组(D组).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A、B、C、D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46%、50%,口服治疗组的疗效与栓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与A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与D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甲硝唑和替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明显,甲硝唑栓剂和替硝唑栓剂局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差,临床不推荐局部应用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杨绍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骨或不植骨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4月~2008年8月于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植骨组)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未植骨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资料完整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两组Maryland评分进行比较,并对术后跟骨外形恢复进行观察及功能评分.结果 植骨组术后Maryland评分为(88.32±1.73)分,未植骨组为(81.43±1.9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跟骨外形比较:术后1个月对两组骨折患者进行跟骨高度、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4项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及2年两组跟骨高度、Bolher角比较差异显著(P < 0.05);跟骨宽度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好,较未植骨治疗其对骨外形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延炜;姚剑飞;练克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自愿接受检查的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为入选者进行MSCT和肺功能检查,观察受检者的MSCT指标、肺功能指标及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扩张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SCT各肺容积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之间有良好地相关性;观察组患者支气管扩张柱状型21例,囊状型12例,静脉曲张型8例,混合型4例.结论 MSCT扫描能很好地评估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情况,并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石林波;李小兵;叶晓金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