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萍
目的:通过对临产过程中,持续性枕横位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进一步探讨持续性枕横位的l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对临床过程中发生持续枕横位1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产程滞缓或阻滞(26.16%)、继发宫缩乏力(28.03%);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6.56%.结论:对持续性枕横位应引起重视,及时发现、诊断和处理.以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降低因产科因素导致的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黄蓉;洪秀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应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伴发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避免了休克对心、脑、肺及皮肤的不良影响,总结了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法,对脑卒中伴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彩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脑供血不足患者连续口服通心络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后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因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作者:宋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抗感染、吸氧、补液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以压缩空气泵为动力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治疗48h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哮鸣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明显疗效.充分做好雾化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荣梅;郑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关注脊髓损伤后并发症,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方法: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诊疗质量.预防为先.及时、及早发现,处理措施及时合理并注意个体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调节每个人的目标并制订康复训练计划.结果: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科学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前提.
作者:林桂珍;徐淑萍;李爱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减少对患者的打扰,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们尝试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结合多媒体进行中医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以患者提出的主诉为中心,通过问与答,引导学生对专科疾病进行诊疗;结合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直肠指检、肛门镜检等专科检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罗维民;李玉英;詹江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扩张型心肌病(DCM)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68例D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DCM疗效确切,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应全面、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作者:汪砚雨;董平栓;李转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2005年4月~2007年12月收治98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等离子体汽化电切前列腺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轶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药剂学的实验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动手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方法:本文以吲哚美辛一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为例,探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结果:实验开展3年来学生对本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平均满意度为92%.结论: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李菲;郝利勇;郝吉福;王建筑;郭丰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尼莫地平治疗轻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8年7月在门诊治疗的患者共68例.分为轻度AD组患者33例[19≤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26分,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1分],中度及中度以上AD组患者35例(MMSE<19分,CDR≥2分).口服尼莫地平片20 mg,3次/d,为期16周.采用AD评估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Blessed-Roth痴呆量表(B-R)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完成试验64例.治疗16周时与基线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总体MMSE、ADAS-Cog均有极明显改善(P<0.001).结论:尼莫地平安全有效,能改善各期A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症状.这对于AD治疗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蕴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现将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47岁,煤矿工人.因突发右侧胸部、颈部疼痛及右侧头痛1 h余于2008年8月31日急诊入院.患者于1h前在上班中休息时,突感右侧胸痛,呈持续性胀痛、闷痛.继之出现右颈部撕裂样痛及右侧头痛、伴一过性头昏、出汗及尿失禁,数分钟头昏消失,其他症状无改善.患者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肢体麻木及活动障碍,无心悸、腹痛等症状.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一直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家族史记载其外祖父、两个舅舅均因心血管病(具体疾病不清)于50多岁病故.
作者:丁原森;陈吉香;郑斌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旁疝的原因、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6月~2008年6月因直肠癌行乙状结肠造口术240例,发生的30例结肠造口旁疝的临床资料.结果:240例结肠造口术后出现结肠造口旁疝30例,占7%,其中并发肠梗阻7例.临床表现为结肠造口周围肿块或结肠造口处见有肠管脱出,其中,28例手术治疗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2例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减轻,随诊病情平稳.结论:结肠造口旁疝是结肠造口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方式不当、阻塞性肺疾病、尿路阻塞性疾病有关,及时手术为佳选择.
作者:马广友;张锦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磷霉素钠在治疗尿路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磷霉素钠6 g、静脉滴注作为治疗组,与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磷霉素钠的临床治愈率为85.71%,对照组左氧氟沙星临床治愈率为89.71%,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霉素钠可以作为临床有效治疗尿感的可选药物之一.
作者:王志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从20世纪初至现今,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微生态制剂(或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logial mod-ulator)也随之迅速地发展起来.随着各种活菌微生态制剂相继研制成功并陆续投放市场.这些微生态制剂一经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欢迎,并以惊人的速度、良好的效果被更多人群所接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制剂能纠正微生态失调,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起到有病辅治、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主要作用.
作者:张祥云;马洪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运用针灸背部穴位至皮肤均匀微小出血并加罐放血疗法.结果:总治愈率达91%.结论:针灸拔罐放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缓解疲劳,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作者:徐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8例小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小脑梗死的易患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及吸烟饮酒等.小腩梗死临床表现无独特症状.临床易误诊,预后良好.结论:对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的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眩晕、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构音障碍或者是查体有小脑征者要考虑小脑梗死的可能.尽早做头颅CT或MRI确诊,尤其首选头颅MRI.
作者:李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源,以便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临床100名护士进行调查,将护士的职业压力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调查前后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对后职业压力感显著减轻(P<0.01),护理投诉明显减小.结论:应重视护士的身心健康.减少负面影响,真正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85例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60 min,术中出血2~10 ml.随访平均8个月,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安全、可靠、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丁明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患者用蒙药那如-3治疗66例的疗效.方法:在我院手术治疗的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截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加蒙药那如-3治疗组(B组),每组33例.A组术后常规营养神经治疗:B组术后常规营养神经治疗的同时加蒙药那如-3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进行ASIA评分标准评定、脊髓减压改善率及检测血SOD、LPO、EGF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B组患者损伤脊髓减压改善率、ASIA评分得分及SOD、EGF、LPO等指标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后手术及营养神经治疗并联合蒙药那如-3治疗效果好.
作者:布林白乙拉;罗利民;陈继铭;宋晓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巨刺加刺络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巨刺加刺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在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肩痛程度积分改善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巨刺加刺络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罗文舒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