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李俊义;孟新宇;毕京玉;李秀梅

关键词:鼻内镜, 鼻源性头痛, 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88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确定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的部位和程度,并进行相应的鼻内镜手术矫正.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67例,占76.1%:显效14例.占15.9%;无效7例,占8.0%.临床总有效率为92.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异常解剖结构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去除病灶彻底,治疗效果良好,采取合适对应的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此类头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谈医院制剂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我国制剂室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我院制剂室面临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及经验教训,探讨我国医院制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作者:周晓兰;程晋兰;陈长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胆囊结石合并胃癌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胆囊结石合并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胆囊结石合并胃癌患者36例,详细介绍该合并症的发病特点,分析延误诊治的原因,详述减少延误诊治的措施.结果:延迟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胃癌29例,延迟诊断率为80.6%.结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能会合并胃部病变,认真分析病史及临床资料,是合并胃癌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以免延误诊治,影响疗效.

    作者:方灿军;徐林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方法:我站2003~2008年收治的HBV相关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1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8例用西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比例、身体的一般状况、肝功能受损程度,无显著性差异.通过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治疗组客观存在着疗效优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会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中英药理学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的比较

    药理学是医药学院校主干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丰富,教学难度大.本文对中英两国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资交流.

    作者:崔红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小儿高热惊厥与电解质、血糖水平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发作时患儿血清电解质、血精水平变化情况及与惊厥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住院患儿突发高热惊厥72例(FC组)及同期住院高热无惊厥患儿67例(对照组)的资料,对其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C组血钠、钙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糖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C组中,一次热程中惊厥发作≥2次者血钠、钙及血糖水平与惊厥发作1次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FC存在低钠、低钙和高血糖.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高血糖等,以减少FC的复发,减轻腩组织和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作者:李金嫦;徐建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作用.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CL-90)评定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经过心理干预后观察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状况.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适应性均比正常人低,通过心理干预后上述状况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养血胶囊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9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养血胶囊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口服养血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每个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8.9%,治疗后患者的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例数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血胶囊治疗肿瘤放、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应用疗效明显.

    作者:宋振民;宋会群;陈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HPLC法测定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中丙酸氯倍他索的含量

    目的:建立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中丙酸氯倍他索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儿磷酸氢二钠溶液(用85%磷酸溶液凋节pH值至2.5)-乙腈-甲醇(42.5:47.5:1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丙酸氯倍他索的线性范围为5~40μg/ml,r=0.999 9,平均同收率为98.05%,RSD为0.72%.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可行,可用于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中丙酸氯倍他索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守莲;范玉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7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常规治疗予以禁食、补液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抑酸、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必要时予以胃肠减压、镇痛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善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评判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天数、血淀粉酶恢复天数、尿淀粉酶恢复天数、白细胞计数恢复天数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过敏、皮疹、白细胞下降至正常以下等不良反应.结论:乌司他丁作为一种新型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对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先天性唇腭裂孤儿修补术的护理

    通过对25例先天性唇腭裂孤儿修补术的观察护理,总结了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改善营养状况重要性的护理经验.强调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预防护理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饮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莫立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用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纳洛酮的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用于治疗急性腩血管意外,能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朴春福;李华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学龄前儿童140例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由于龋齿已被认为是儿童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通过了解学龄前儿童龋患状况,进一步探讨儿童的口腔保健及龋齿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按WHO龋齿检查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由检查者提问并记录.结果:本幼儿园儿童龋患率为54.29%.龋均数为3.12.女童与男童相比较高.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下颌第一、二乳磨牙患龋齿多,其次为上颌中切牙及上颌第一、二乳磨牙,下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及乳尖牙低.结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的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却没有及时跟上.预防乳牙龋齿发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儿童要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家长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是关键.

    作者:杨旭;刘春灵;刘小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医改形势下医学生医德培养的意义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新一轮医改方案的实施,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医护人员的医德修养在处理医患关系、医护人员内部关系及医疗部门与社会关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尚未走上医疗岗位的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医德的培养.只有做到德业双修,才能为新一轮医改培养出德业兼优的后备人才,才能为建设优质的医疗队伍、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打下良好的前提基础.

    作者:王珏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埋线疗法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抗精子抗体(AsAb)的作用.方法:将100例男性不育症抗精子抗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俞募配穴埋线组和50例13服强的松西药组,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对抗精子抗体的影响.结果:埋线组的总有效率、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率、血清和(或)精浆AsAb的阳性水平,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疗效肯定,能良性调节AsAb.

    作者:吴湘;刘磊;伦新;荣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瘢痕疙瘩的研究与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形成、好发部位及32P胶体局部注射、敷贴以及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32P胶体注射及敷贴联合方法治疗瘢痕疙瘩患者718例,共1157个瘢痕疙瘩,大面积(单个):2.5 cm×8.0 cm×0.5 cm;小面积:0.8 cm×1.0 cm×0.3 cm.结果:1个疗程治愈率为32.9%,2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66.6%,3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94.8%,4个疗程累计治愈率为100%.结论:激光治疗适应范围为耳部以及其他部位在2 cm2以内的瘢痕疙瘩,一般1~2次即可治愈,该方法见效快、副作用小、既简便又安全.

    作者:张文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sICAM-1和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运动功能、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8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44例)采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金纳多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42例)仅采用金纳多等常规治疗.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4周后外周血sICAM-1的表达和IL-6的含量,并选择30例健康者作对照.分别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评定表(MESSS)、Fugle-Meyer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BI)来评定疗效.结果:两组ACI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时sICAM-1的表达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综合治疗组治疗1、2周时sICAM-1的表达和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治疗2周时综合治疗组MES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FM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合治疗组4周时FMA、BI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MES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促进ACI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ICAM-1的表达和IL-6水平有关,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金良;谭峰;丁德权;黄涛;吴海科;张明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探讨该病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8月~2008年8月收治的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均于实施手术治疗后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解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好方法.

    作者:刘焕金;张长贺;石宝文;李可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患者自控镇痛(PCA)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患者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78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镇痛的病例资料.结果:疼痛的定量按4点口述评分法(VRS-4)评分,1分47例,占60%;2分26例,占33%;3分5例,占6%.结论:只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使患者配合,有问题及时处理,效果良好.

    作者:唐国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要点.方法:39例老年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在伤口感染、髋关节脱位、深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便秘等6个并发症方面及本身并存疾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结果:39例老年手术患者除1例因后期自身体位不当发生髋关节脱位外,其余全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不仅患者本身并存有疾病而且术后又易发一定的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痊愈的重要环节.

    作者:常文英;赵艳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旨在探讨其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人院的高血压腩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在治疗后第15天利用头颅CT测量血肿大小及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0天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及再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第15天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30天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早期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利于加快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