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间断注药和微量泵持续给药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比较

李鹏;李传定;陈丹丹

关键词:分娩镇痛, 硬膜外, 持续注入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硬膜间断注药和微量泵持续给药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无产科、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在宫口开大2~3 cm时,给予硬膜外麻醉,但在第一产程结束时及时停止给药.其中,60例采用微量泵持续给药,实施无痛分娩者为研究组,25例分次给药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不同产程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第一产程差异无显著性,第二产程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微量泵持续给药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于产程及母婴均无影响,较硬膜外间断注射镇痛效果更完善,满意,副作用更少.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外孕患者46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6例宫外孕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及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并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护理活动中.结果: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密切了护患关系,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护理、适时的健康教育和恰当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能够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安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恢复身心健康,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银珠;谢玉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农合制度下乡镇卫生院生存现状的调研与心思考

    药品收入降低、卫技人员工资仍然没有保障、不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成为新农合制度下卫生院的三大难题.建议政府增加对供方卫生院的财政投入,从三个方面改变投入方式:增加对基层定点]卫生院医疗服务项目的财政直补;建立卫生院房屋、设备、人员经费的基本保障机制;科学设计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制度终实现投入向效益的转化.

    作者:甄红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二维与实时三维超声联合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与实时三维超声联合诊断胎儿面部畸形的价值.方法:2001~2007年我院门诊及住院超声检查孕妇5 100例,采用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联合筛查胎儿是否存在面部畸形.结果:5 100例胎儿中共筛查出胎儿面部畸形15例,其中,全前脑并单鼻孔3例,全前脑并喙鼻3例,全前腩并唇裂3例,全前脑并唇腭裂3例,全前腩并面部复合畸形2例,全前脑并无鼻1例,均经引产后证实,且无一例漏诊.结论: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在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构上各有其临床价值和优势,我们需综合分析评价,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王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分析消毒供应室存在的认识、配置、设施、制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强供应室科学与规范管理,使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均有所提高.

    作者:史建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两个品牌的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两个品牌的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8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国产和合资生产两个品牌的卡托普利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26%、86.3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成本分别为3.02元、750.60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药品成本有显著性差异(P<0.01),国产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经济性较佳.

    作者:张生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8例覆盖全口义齿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全口覆盖义齿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覆盖基牙制备,钉盖粘固完成后,常规取模,制作方法同全口义齿.结果:覆盖全口义齿经3~5次修磨后均固位良好,组织无压痛,随访2年中所有覆盖基牙均无龋坏,牙周龈组织无龈炎,牙槽骨无吸收,患者反应良好,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结论:覆盖全口义齿町免除拔牙的痛苦及等待伤口愈合的时问,为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年老体弱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

    作者:王哲;王国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自制制剂的微机管理

    为提高医院自制制剂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实现办公自动化,我们使用FOXBASE语言,独立编写了自制制剂管理软件包,对制剂原材料、成品的购入及使用、消耗实行微机管理.实现了制剂室成本核算及收益情况实时监控的微机化管理.

    作者:王红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肥胖人群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肥胖人群炎症因子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60例肥胖人群和160例非肥胖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并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血脂、血糖.结果:肥胖人群血浆CRP和Fg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人群,并与FPG、2hPG、BMI、TG、LDL-C、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肥胖组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结论:肥胖人群已出现炎症表现,CRP和Fg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惠;经小梅;张俊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我院医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三年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我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常规现场抽检采样和检测.结果: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三年各项监测共采样6 562份,结果符合要求6 421份,合格率为97.85%.各项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为97.84%,物体表面为96.52%,医护人员手为97.66%,使用中消毒液98.39%,无菌器械保存液为96.64%,无菌物品为100.00%,灭菌器为97.29%,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为99.87%,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为92.16%.结论:我院消毒灭菌质量整体较好,但存在消毒液质量和使用不规范等现象,应加大消毒管理和监督力度,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从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苗勤;李转芬;王文爱;于大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从误诊病例谈临床诊断思维

    临床诊断的辩证思维方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临床误诊实例分析了常见的思路狭窄,缺乏分析现象;拘泥现象,忽视本质;思维片面,依赖仪器等不正确的思维倾向,探讨了现代临床诊断的思维模式和特点,以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具备广博的科学理论知识,坚持实践第一,努力全面掌握临床第一手资料,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辩证地综合分析,从中得到本质性的结论,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思维水平.

    作者:张传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青年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6年来青年大肠癌误诊的原因.方法:同顾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2月79例青年大肠癌的诊治资料.结果:79例青年大肠癌中误诊为痔出血6例,结肠炎4例,细菌性痢疾(菌痢)2例,肛瘘1例.其中,9例经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确诊,3例剖腹探查术中冷冻病理切片确诊,1例肛瘘术中取活检确诊.病理证实腺癌9例,黏液腺癌3例,鳞癌1例.结论:为避免或减少青年大肠癌的误诊,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的具体情况,选用钡灌肠或内窥镜、直肠指检等检查手段;对经久不愈的慢性直肠溃疡、瘘管者,发现肿块后应行活组织病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或排除直肠癌;对青年人突然发生的肠梗阻应想到肿瘤件梗阻的可能性.

    作者:老世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特点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特点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月~20017年1月我院收治80例TIA患者,均采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出院后发生腕梗死的患者与未发生者的年龄、TIA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头颅CT/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TIA特点监测,有助于患者预后的判断和脑梗死的积极预防.

    作者:张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肠重复畸形误诊为盆腔囊性肿块1例分析

    肠重复畸形是较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重复畸形,其发病率低,病理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

    作者:肖正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新技术

    自1921年Burkhardt及Muller率先报道了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至今,历经70余年,该技术被不断地改进,器械不断地更新,已成为一项较成熟的诊断(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PTC)及治疗(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梗阻性黄胆的方法[1].

    作者:廉东延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通气与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目的: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与呼吸兴奋剂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随机分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1组)和呼吸兴奋剂治疗组(2组).NIPPV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经口鼻面罩或鼻罩连接,开始吸气压力8~10 cmH2O,呼气压力4 cmH2O,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上调治疗压力:吸气压力10~20 cmH2O,呼气压力4~6 cmH2O,每次持续2~4 h,每天调整3~4次,治疗时间以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恢复正常或其他原因撤机.吸兴奋呼剂的使用:尼可刹米及洛备林各5支加入5%的葡萄糖水500 ml中24 h持续静脉滴注,应用时间视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或需采用其他治疗措施而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在年龄、发病时间及血气分析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过程中,血气分析改善结果及患者住院时间、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死亡率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及早应用NI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减轻呼吸困难,能降低气管插管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并且无创通气可作为序贯治疗来帮助实现早期脱机.

    作者:孟东亮;杨丽;刘志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自拟解忧安神汤治疗卒中后抑郁72例疗效观察

    卒中后抑郁(post-stri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临床上除脑卒中固有的各种症状外,尚出现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障碍性疾病.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007年我院癌痛患者使用吗啡制剂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2007年1~4季度我院癌痛患者使用麻醉件镇痛药品吗啡的情况,调查是否合理使用,有无滥用现象,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4个季度麻醉药品含吗啡制剂的处方.利用DDD值和DDDs值评价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每季度吗啡制剂处方的构成比例约占麻醉药品总处方的35%.2007年1~4季度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分别为1 121,1 253,1 351,1 373,用药频度逐季升高;盐酸吗啡注射液用药频度变化不大.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UI≤1,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UI>1,但≤1.06.结论:我院的临床医师把硫酸吗啡缓释片作为癌痛治疗的首选药,使用合理,没有滥用现象.

    作者:吴庆欢;邱海峰;梁丹;刘凤英;肖锡州;马凌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原料药企业的突破口:制剂转型

    受到原料药需求量小、价格不断下行、附加值低的限制,原料药企业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成长瓶颈.通过制剂转型,原料药企业打通了产业链,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巨大的市场和需求的稳定性解决了原料药企业因为原料药价格波动引发的业绩波动.

    作者:兴业证券研究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2)及对照组(n=41),两组均常规行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20 mg/d连续3个月.评定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治疗期间心腩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总胆崮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明显降低(x2=10.650,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降脂,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刘影;邹继红;马灵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出院健康指导80例

    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1],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因病情反复,躯体症状困扰,心理状态的变化,而直接影响其情绪和生存质量,这决定了他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高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