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黄消炎颗粒的抑菌作用研究

孙春燕;叶曼红

关键词:连黄消炎颗粒, 抑菌, 体外
摘要:目的:验证连黄消炎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打孔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观察连黄消炎颗粒的抑菌情况.结果:连黄消炎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连黄消炎颗粒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又称腰椎纤维破裂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本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

    作者:赵春芬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们对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即牵引疗法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

    作者:赵亚芹;王春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颈源性心脏病72例临床观察

    颈源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病,多数患者以心源性心脏病在内科就诊,自2002~2006年我院共收治72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芬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颅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6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6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作者:游小梅;曾丽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加强慢性病防治要重视三级预防

    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而人们的健康意识却相对滞后.体力活动逐渐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不合理饮食,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作者:郜文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调控基因Bcl-2、Bax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为脑复苏的研究及治疗开辟新的思路.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5 min再灌注1、6、12、24、48、72 h组.采用大鼠4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观察不同再灌注时间组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脑缺血损伤后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至再灌注48 h达到高峰,72 h后减少.Bcl-2表达至再灌注12 h时达高峰,再灌注24~72 h组逐渐减弱.Bax表达至48 h达高峰,再灌注72 h减少.结论:Bcl-2于再灌注早期表达增强,Bax于再灌注中期表达增强,Bcl-2,Bax比例失衡可能是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桂兰;于哩哩;白丽亚;毕长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ApoFix椎板钩在齿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poFix椎板钩在齿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ApoFix椎板钩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AdersonⅡ型)16例,陈旧性骨折3例,均伴有寰枢椎不稳,并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术前行颅骨牵引,使用ApoFix椎板钩作寰枢椎内固定并植骨.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齿状突骨性愈合,寰枢椎复位并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或其他并发症.结论:ApoFix椎板钩手术操作简单,寰枢椎复位佳,固定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超平;于书友;陈耀山;董兆君;杨世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清蛋白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清蛋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将入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分析治疗前后临床功能.结论:清蛋白可保护受伤神经元,减轻脑水肿.

    作者:苏莉娟;韩宁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咽喉部短小手术麻醉效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咽喉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咽喉短小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Ⅰ组)和芬太尼组(Ⅱ组).Ⅰ组采用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Ⅱ组采用芬太尼诱导,两组均持续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期苏醒质量及相关时间.结果:Ⅰ组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时BP和HR明显低于Ⅱ组(P<0.05).手术结束后Ⅰ组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咽喉部短小手术的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质量较高.

    作者:高志秋;满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6~18个月婴幼儿.近2年我们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卫平;朱晓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老年失眠症的评价和非药物治疗的进展

    老年失眠症患者普遍存在缺乏熟睡感、过高评价睡眠潜伏期、过低估价睡眠时间、试图控制睡眠和过分夸大失眠的后果等认知行为特征.本文综述了老年失眠症的评价方法和非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建议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取得佳疗效.

    作者:葛素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中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中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150 mm×6.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285 nm.结果:氨基比林在21.4~21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8.6%,RSD=1.53%.安替比林在9.4~94.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7%,RSD=0.85%.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赵素珍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护士长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作用

    临床护理教学查房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既有实践意义又有教学意义的护理活动.高质量的教学查房,能够推动护士新业务、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帮助其不断更新补充知识,提高理论思维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褚晓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原因分析

    过敏性紫癜的皮肤表现主要为反复分批出现的对称性皮肤淤点、淤斑.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黏膜病变一般发生于皮肤紫癜之后,也可在紫癜出现之日,或先有腹痛、肠黏膜损伤表现才出现紫癜.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极易误诊.为了大限度地降低本病的误诊率,作为临床医生,应熟悉本病的临床特点,明确胃肠道症状.在诊断此类疾病时,既要考虑胃肠道本身疾病,又应该想到某些全身性疾病,密切观察皮肤的淤点、淤斑的出现,必要时可考虑行胃镜和结肠检查,以利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米热姑丽·库都鲁克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小剂量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小剂量吲哒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小剂量吲哒帕胺(1.5 mg,1次/d),观察血压变化,并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服药8周后,降血压总有效率为83.3%,收缩压/舒张压由治疗前的(165.2±3.1),(97.5±11.2)mmHg降至治疗后的(141.2±11.8)/(88.1±8.9)mmHg,治疗2周即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持续8周.用药后血生化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小剂量吲哒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作者:余德奎;许佩群;谢荣迪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物流与信息管理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根据现代医院发展的形势,在供大于求的前提下,探索医院药库管理的新模式.方法:参阅有关资料,具体分析医院药库实施现代化的物流与信息管理的可行性和所受制约的因素.结果: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药库药品的物流管理.结论:借助新的控制流程,全面通畅的信息渠道,物流管理将会成为医院药库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俞海燕;徐爱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分析

    目的:为地高辛(Digoxin)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对结果作综合分析.结果:共监测121例,其中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为82例(占67.8%),小于0.5μg/L的为21例(占17.3%),大于2.0μg/L的为18例(占14.9%),中毒表现为13例(占10.7%).结论:口服地高辛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监测,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达到保证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的目的.

    作者:丘海轶;张育娟;刘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现代医院护士的角色类型

    本文从护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归纳,认为现代医院护士应具备的主要角色功能应该有:计划者、治疗者、合作者、利益维护者、代言人、管理者、协调者、健康咨询者、教育者、研究者、著作者和改革者等角色类型.

    作者:柴世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中药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临床观察

    将我们近年收治的6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运用黄芪、川芎嗪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学校餐饮具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加强学生集体用餐管理,了解学校餐饮具消毒状况及消毒效果.方法:对3所中学、2所小学、10所幼儿园的餐具用大肠菌群纸片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消毒合格率分别为37.1%、60.9%、42.4%,平均合格率为46.8%,不同类别饮食单位、不同消毒方法餐饮具消毒合格率间差别非常显著;且保洁设施的好坏也对餐饮具消毒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结论:调查结果表明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偏低,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尽快改变现状.

    作者:陈秋琪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