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替硝唑凝胶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金孝灵

关键词:复方替硝唑凝胶, 制备, 疗效
摘要:目的:制备复方替硝唑凝胶并验证其疗效.方法:采用简单易行的配制和检测方法制备复方替硝唑凝胶;收集临床病例,观察其疗效.结果:平均总有效率为95.2%,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替硝唑凝胶易配易测,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口腔溃疡的较好制剂,值得开发和推广.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6~18个月婴幼儿.近2年我们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卫平;朱晓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中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在我国有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仅典籍所载,已达三千多种以上,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广民;刘玉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药品监督管理视角下的假冒伪劣药品治理对策

    面对当今制、售假药手段不断翻新的现实,作为社会公众用药安全保护者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只有发现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假劣药品治理工作中拥有主动权.本文探讨的关键是药品检验工作,思路是找出目前药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将药品勘验的手段融人到药品检验工作中.逐渐在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中建立查处假劣药品时统一遵循的规范化程序--药品检验标准化操作化规程.

    作者:单小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冰冻甘油法在谱细胞保存中的应用

    目的:延长谱细胞的有效期.方法:采用冰冻甘油保存法,并对谱细胞进行冰冻前、甘油冰冻后1年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比较试验.结果:保存1年,抗原稳定性和完整性未见改变.结论:谱细胞的冰冻甘油保存法延长了谱细胞的保存时间.

    作者:高秀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生长抑素治疗7~10d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血尿淀粉酶、肝功能恢复以及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等.结果:经过7~10 d生长抑素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肝功能以及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总有效率为84%.结论:国产生长抑素可以有效地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迅速降低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冬梅;武胜;付文建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168例

    为提高环状混合痔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肛肠科2002年8月~2005年8月,应用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168例.经临床观察有效率100%,平均疗程28 d.结果表明,采用ZZ型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行痔切除术.具有术中操作简便、止血快捷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费用低的特点,是一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牛月瑶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依倍治疗维持性血透贫血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依倍(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MHD贫血患者应用依倍治疗12周,观察Hb、RBC、HCT、食欲及精神状态等变化以及副作用表现.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b(g,L)分别为(69.55±.12.02)和(84.20±14.26)、RBC(×1012/L)分别为(2.82±0.64)和(3.26±0.52)、HCT分别为(0.23±0.03)和(0.26±0.05),治疗前后有极显著差异.部分患者血压升高(39%),经调整降压药物用量,血压得到控制.4例出现荨麻疹性过敏反应(11%),经对症处理消失.结论:依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疗效较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控,而且价格较低,是MHD贫血患者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孔令泉;熊俊;周黄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学好耳、鼻、咽喉科学的体会与经验介绍

    耳、鼻、咽喉以及气管、食管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要学好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孙际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胰腺癌和壶腹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王变丽;司彤云;王晗;于文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超声对乳腺癌TNM分期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癌TNM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28例术前经病理活检诊断的乳腺癌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TNM分期的准确率与术后病理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T、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5.9%、95.4%,对淋巴结的漏诊率为4.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乳腺癌术前TNM分期作出较准确的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陈俐莹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风险管理方法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方法在异位妊娠护理中的运用.方法:根据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程序,找出异位妊娠常见的风险种类.制定护理标准和制度.结果:安全隐患减少.结论:风险管理方法在异位妊娠中非常重要,可确保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月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连黄消炎颗粒的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验证连黄消炎颗粒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打孔法和试管连续稀释法观察连黄消炎颗粒的抑菌情况.结果:连黄消炎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连黄消炎颗粒在体外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作者:孙春燕;叶曼红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急诊护士护理道德与护理质量的因果关系

    护理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也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急诊病人病情急、突发事件多、心理准备不充分,病人及家属的角色转换未到位,心理依赖性强,因此对急诊护理工作者的要求非常高.本文主要针对急诊病人的特点阐述急诊护士应具备的护理道德和这些护理道德对急救病人的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曾燕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复方替硝唑凝胶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复方替硝唑凝胶并验证其疗效.方法:采用简单易行的配制和检测方法制备复方替硝唑凝胶;收集临床病例,观察其疗效.结果:平均总有效率为95.2%,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替硝唑凝胶易配易测,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口腔溃疡的较好制剂,值得开发和推广.

    作者:金孝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气胸误诊诊治体会

    不典型气胸的误诊在临床并不少见,尤其是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的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因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存在使病情复杂,容易误诊,甚至延误治疗.6年来,笔者曾收治5例气胸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以期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胡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在多排螺旋CT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纤支镜病检及痰检证实的48例中央型肺癌与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多排螺旋CT表现,总结各型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48例中央型肺癌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44例,阻塞性肺不张8例:6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能够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62例,管腔狭窄后扩张36例,阻塞性肺不张16例.结论:支气管管壁增厚的厚度及长度、管腔狭窄后是否有扩张,对中央型肺癌与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范金华;王桂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封面人物:于春江

    作者:刘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谈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院药学传统药剂工作相继淡化或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临床药学,而临床药学的发展必须由临床药师来完成,因此临床药学、临床药师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作者:董颜凤;王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336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手术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规范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手术患者病历336份,及相关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判断手术科室选择、使用抗菌药物是否正确.结果:被调查的病历中,治疗用药254例,占75.60%;手术期预防感染用药61例,占有18.15%;围手术期不用抗菌药物21例,占6.25%;所选用的药物敏感率在85%以上者,占92.45%;预防用药均在手术后给药;抗菌药物疗程1~35 d,多数4~12 d.联合用药方面:治疗用药多数二联,但仍有三联、四联;I类切口选项用单一品种(头孢呋辛)作为预防用药.用药频率排序: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结论:手术科室普遍选用抗菌药物作抗感染治疗或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均能选用敏感率高的药物,但在联合用药、用药时间、用药疗程、选用品种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为术后用药,医院应加强管理.

    作者:罗汉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胃肠手术病人舒适置胃管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病人舒适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置人胃管.比较两组病人在胃管置人前、置入时、置人后1 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病人在胃管置人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实验组病人置胃管时和置胃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置胃管一次成功率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短(P<0.01).结论:胃肠手术病人选择在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人胃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亦云;任雪红;莫家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