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42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魏东;高兴亮;姚斌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不良反应药品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3年~2005年我区记录的临床不良反应病例情况.结果 342例不良反应中,涉及中药注射剂145例(20种),占42.3%;抗菌药共119例(19种),占34.7%.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294例,占85.96%.结论中药注射剂、抗菌药,尤其是静脉用药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病房的整体护理特色

    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理病人的经验,中医护理的特色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这与医学的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是一致的.整体护理为中医护理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形式,中医护理以其丰富的内容充实了整体护理.

    作者:张连娟;谢玉兰;张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麻醉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定位准确,操作简单,阻滞效果确切,对循环系统干扰小,本文就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奇;汤洪;李新圣;殷朝晖;陈和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咪唑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64例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咪唑斯汀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每日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连服4周,隔日臀部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2ml,连用5周;对照组仅每日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连服4周.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 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咪唑斯汀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欧阳小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122例

    目的观察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122例.方法本组共1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金纳多注射液治疗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判断其临床效果.结果 122例脑梗塞患者总有效率89.3%,治疗后血液流变有显著改变(P<0.01).结论提示金纳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邢桂平;聂秀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甘露醇静推治疗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甘露醇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常用药,主要作用是降低颅内压,其为高渗药物,24小时内常需多次用药,为避免甘露醇对血管、肾脏的损害,以及其他毒副作用的发生,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加强对21例3岁以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静推20%甘露醇过程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毒副作用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提高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使病人减轻压力,保证病人手术的成功.方法总结66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术前一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术日晨的物品准备,术中熟练地配合,术后回访.本着术前、术中、术后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护理.结果经术后回访66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减轻,对手术充满信心者为95%,手术医生对手术前准备及手术配合满意率为96.4%,手术成功率为99%.结论通过科学地心理护理及规范地术前准备及熟练地手术配合,确保病人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保证手术效果及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

    作者:阚淑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宫腔镜治疗宫颈中度糜烂75例临床分析

    本院于2003年7月~2005年6月,用宫腔电切镜门诊治疗宫颈中度糜烂203例,疗效好,并发症少.其中随访满6个月,术前和术后病理资料完整者7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双宏;卢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30例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我院血液科为提高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的生存期,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在原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再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对急性白血病采用了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共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现将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千山;陈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儿童眼外伤中的应用

    对26例儿童眼外伤进行及时、有效和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以及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所有患儿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视功能恢复良好.肯定人性化护理在儿童眼外伤治疗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遗肘内翻治疗方法比较

    我院自1987~1999年采用三种治疗方法其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36例,对三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少伟;代文河;杨友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硫酸镁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1作用与用法1.1作用镁离子可抑制中枢神经的活动,抑制运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肌肉连接处的传导,降低或解除肌肉作用,松弛骨骼肌,具有镇静、抗痉挛以及减低颅内压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惊厥、尿毒症、破伤风及高血压脑病、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等.使痉挛的外周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也有抑制作用,而且具有抗惊厥作用.

    作者:曹忠志;朱小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但其治疗迄今仍无重大突破[1].为探讨治疗ACI的有效方法,我们应用银杏达莫治疗ACI 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洁;王秀芝;赵凤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计算机管理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质量控制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将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医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医学实践教学工作.为了考核老师和学生教与学双方的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利用计算机管理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质量控制,使实习质量实现动态监控,从而获得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一方面作为实习质量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为不断完善临床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卢咏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胰腺损伤11例的诊治

    我市1998~2004年共收治胰腺损伤11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顾颜华;顾泽鑫;荆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X线导向对骨病变穿刺抽吸活检价值

    目的探讨x线导向对骨病变穿刺抽吸活检价值.材料与方法穿刺抽吸活检34例,通过观察x线平片或CT片,确定佳穿刺活检部位,并在x线导向下行多靶点取材.结果 34例中,穿刺成功率占100%,诊断准确率91.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x线导向对骨病变穿刺抽吸活检过程中不受x线辐射影响,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强调准确的定位和选择佳穿刺点是提高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郏格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RRT在重症ARF救治中的监测及护理

    目的回顾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救治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中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用BM-25床旁血滤机对9例患者进行CRRT治疗,明确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糖、体温、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的监护.结果患者经过治疗1~5天后血液BUN、Cr、电解质均显著降低,肾功能好转.结论只要能加强重症ARF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护理,使CRRT顺利进行,就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作者:张国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85例青少年近视眼轴测量分析

    应用日本产NIDEK-US2520型超声显像仪测量8~29岁近视眼患者眼轴202人(348眼),正视眼53人(106)眼做为对照组的眼轴.结果近视眼轴长于正视眼轴.在不同屈光度之间,眼轴差异非常显著,眼轴长应随屈光度增加而增长,结果提示眼轴的增长是我国人近视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

    作者:霍豫星;张振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直接静脉穿刺法减轻疼痛效果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法在静脉穿刺时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观察和询问患者在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直接静脉穿刺法穿刺,对照组用传统静脉穿刺法穿刺.观察并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时患者疼痛的感觉.结果疼痛减轻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在临床上应用直接静脉穿刺法更容易让病人接受.

    作者:武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患者年龄大,多有骨质疏松,常常是粉碎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且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能根据股骨颈的解剖特点随意确定固定针位置的优点.自2002~2005年5月.我们采用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马秀江;李启;李传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口服胃复安过量中毒1例

    胃复安是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用药之一,但因过量服用后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在临床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口服胃复安过量中毒的报告如下:

    作者:马波蓉;陈小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