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锦玲;徐桂琴;王玉梅
目的 总结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与脑脊液、脑电图之间关系.方法 对54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脑电图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起病33例,亚急性起病21例,入院脑脊液异常20例,脑电图异常47例,经治后治愈52例,后遗症2例,住院天数7.5~28天,平均15.3天.结论 临床症状与脑脊液变化不一致,与脑电图异常程度相一致.脑电图恢复较临床与脑脊液变化慢.
作者:李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了本院有完整资料的骶髂关节结核26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骶髂关节结核常为单侧发病,表现为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或不对称性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部分破坏边缘有骨硬化增生;可形成死骨,大多伴脓肿形成,并可形成窦道.结论 通过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分析,对提高骶髂关节结核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萍香;杨武;袁武;江福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长效抗胆碱药,它具有中枢及外周抗毒蕈碱(M)和抗烟碱(N)样作用,能选择性作用于M1和M3亚型.因其对M2亚型无明显拮抗作用,本文通过对比观察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病人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镇静程度、腺体分泌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心血管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于辉;曲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23例: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1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皮质醇症2例,无功能腺瘤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病变位于右侧8例,左侧15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腹膜后径路.结果 23例手术中22例取得成功,转开放手术1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病例手术时间65~190 min,平均120min.术中失血35~250ml,平均110ml,均未输血.术后16~48h恢复进食,1~3d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2~9d,平均3.8d.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王松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教师不应该仅仅传授解剖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将有关的观点与思维方法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传授给学生,才能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医学生对本门课程以及后续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及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者:梁邦领;李铮;皮全民;刘胜;王海蓉;薛爱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经CT证实的117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再发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13.3%,高血压患者再发出血者的71.8%,平均出血年龄67.2岁,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49.6%)及脑叶出血(21.4%),绝大多数(88.9%)出血部位均与首次不同.高血压控制不良及血管淀粉样变性(CAA)是再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首次出血后血压的控制可以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王成义;杨金荣;荣阳;赵曼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罗哌卡因(Ropivacaine)又名罗比卡因、耐乐品,是继布比卡因之后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且安全有效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1996年在荷兰首次上市,目前在美国及整个欧洲临床上已广泛运用.我国于1999年引进并应用于临床,以产科应用多,现就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毒性作用、感觉和运动分离现象及在产科麻醉与镇痛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博乐欣辅助维思通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博乐欣+维思通)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用维思通3mg/d~6mg/d,治疗组加用博乐欣75mg/d~100mg/d,治疗8周.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早起效7d且有效率高(P<0.05),两组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黄祖荣;李春发;梁睿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流产后妊娠物残留临床多用清宫术处理,但一些病例术后反复阴道流血,或超声提示,怀疑妊娠物残留,而需再次清宫,有的甚至经2~3次清宫仍难以奏效.这样盲目的清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导致医患间不和谐,同时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术后感染、不孕、宫腔粘连、Asherman综合征的机会.宫腔镜对宫腔内情况一目了然,在直视下取出宫内残留物,有在小损伤下取得满意效果.对合并宫内病变、子宫畸形患者予以治疗,以利日后孕育.本文对27例就稽留流产、人工流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应用宫腔镜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双宏;卢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外科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常需手术治疗,本文结合我院1999年5月~2002年11月收治的15例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讨论,体会到根据术中放置引流管多,术后引流时间长等特点,加强术后多根引流管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给予辅助胰酶抑制剂,营养支持等措施,治愈率可达73.33%.
作者:徐海燕;于兵;白莹;杨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介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3年来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的疗效观察.结果 动力髋螺钉固定17例,13例愈合,4例出现并发症;加压螺纹钉24例,22例愈合,2例出现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无并发症;GAMMA钉固定3例和PRN钉固定2例,2例愈合,2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 对于不同年龄的病人,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移位程度、骨质条件、经济条件、骨折类型,身体状况的不同综合评价各种术式对其愈后、并发症等带来的影响,合理选择适宜病人的术式.
作者:乔俊;陈天健;朴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我科自2000年以来,将湿润烧伤膏油纱条用于肛门病手术后常规换药,并与凡士林油纱条换药作比较,在预防术后创口水肿、感染、疼痛及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晓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枸橼酸氯米酚是临床常用的促排卵的处方药,但它管理上存在着弊端,再加之一些小型医院或门诊受利益驱使,不管其危害,由此给服用者母子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为了合理应用枸橼酸氯米酚,现将其诉如下:
作者:程艳伟;于长江;王冬云;魏学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麻黄附子细辛汤乃治少阴太阳两感的处方,其方温散兼施,表里同治.笔者根据本方所主乃少阴肾阳素虚,复感寒邪致病的特点,移治杂症,常常取得显著疗效.现举几则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胡美璋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降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低血糖反应为常见,其他有神经系统损害、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口腔出血等.结论 降糖药物可发生多种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应用降糖药物安全性的认识,临床用药要重视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并要合理使用,尽量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加之长期合并用药,应嘱咐患者科学使用降糖药物,并密切关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避免误诊.
作者:肖华凤;宋黎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坦度螺酮属螺酮类药物,为5-HT1A受体激动剂,它高度选择5-HT1A受体.坦度螺酮选择性激动突触后膜的5-HT1A受体,抑制亢进的5-羟色胺能神经活动,使5-HT与突触后膜的5-HT1A和5-HT2A受体的结合恢复平衡状态,从而发挥抗焦虑作用.我们研究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并与安慰剂的治疗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凤;于海龙;高保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血液中乙肝DNA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部分,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检测乙肝DNA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怎样准确地检测乙肝DNA是一个关键.
作者:彭志文;朱子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8~2003年15年间收治的4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病历资料.结果 临床分期(按FIGO分期):Ⅰ期42例(占89.4%),Ⅱ期4例(占8.5%),Ⅲ期1例(占2.1%),无Ⅳ期病例.病理分型:黏液性囊腺瘤25例,浆液性囊腺瘤18例,混合性4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2例化疗.1例Ⅲ期患者术后5年死于肿瘤复发,1例Ⅱ期患者死于意外事故,1例Ⅰ期患者术后6年失访,余均存活.结论 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年轻有生育要求的Ⅰ期患者倾向于保守性手术,晚期患者宜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对预后影响不大.
作者:高泽玲;邢允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对11例甲状腺腺瘤病变患者行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通过施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等综合护理.结论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中护理配合正确、敏捷及术后周密护理是开展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成功顺利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巧云;刘贵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插管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优缺点.方法 将慢性泪囊炎患者73只眼分为两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插管术(41眼)和鼻内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2眼)进行观察.结果 第1组治疗成功34只,7只插管困难改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第2组一次成功30只,2只因术后粘连失败.结论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插管术简单,但对泪道探通困难的患者手术难以进行,必须改用第2种方法,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操作复杂,但成功率高.
作者:朱小燕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