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外伤46例的诊治与护理

郭桂民

关键词:肝外伤, 诊治, 临床治愈率, 脏器功能, 外伤病人, 术前诊断, 术后患者, 生命体征, 抢救休克, 积极措施, 护理体会, 腹部外伤, 损伤, 报告
摘要: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而严重的损伤,对病人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术前诊断、抢救休克、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要脏器功能情况的严密观察和采取积极措施,对提高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2003年1月~2005年1月诊治与护理肝外伤病人4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补血汤抑制慢性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烧灼巩膜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50只SD大鼠分人正常组、Timolol组(T)、Timolol加中药组(TC)和高眼压未治疗组(EP).观察4、6、8周后处死,制作病理切片,计数凋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结果TC组凋亡RGCs数为1.01±0.55(个/张),明显低于T组5.1±0.74(个/张)和EP组7.28±0.44(个/张,P<0.01);TUNEL-N末端标记凋亡的RGCs数在正常组和给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低于EP组(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对实验性高眼压所致的RGCs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郑慧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干扰素和复方丹参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RV)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其发病机理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及毒性有关,还与患儿机体的免疫力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设计了干扰素和复方丹参的治疗方案对此症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桂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TE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2350例结果分析

    听觉是一种通过大脑皮层分析后获得的声音感觉,是由传导声音作用的传音结构和具有感受声音作用的感音器官共同构成的听觉系统协同完成.整个听觉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构或功能障碍均可导致听力障碍.国外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在1‰~3‰.[1]我院自2005年3月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对2350名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孙彩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礼仪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社区护理作为一种社区实践活动,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礼仪活动,学习和研究礼仪,搞好人际交往,对于每个护理人员、护理集体,乃至社区服务中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静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围产期护理

    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住院患者82例,由于我们严密观察和细心护理,处理及时,全部产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俊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方法镇痛的护理观察

    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很多,其镇痛效果也不同.现对应用PCA泵与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针两种镇痛方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如下.

    作者:胡爱菊;肖玉娥;王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喹诺酮类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分析

    随着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将喹诺酮注射液及其他常用药物的配伍使用日益增多,为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现将喹诺酮类药物配伍应注意的事项概括如下.

    作者: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在异位妊娠中相对少见,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破裂,出血较多,极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以往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主要以开腹手术行子宫角切除为主,自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遇到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例,2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带螺纹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56例分析

    我院采用小切口带螺纹克氏针或加用可吸收线治疗锁骨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近年临床中锁骨骨折采用带螺纹克氏针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赵玉涛;旷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常见的错误服药方法及正确应用

    在我国,据统计每年有500万人因服药方法错误而住进医院,其中20万人因此丧命;每年500万聋儿中也有50万是由原因所致.口服给药是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要想使药物顺利到达胃肠道,发挥药物的疗效,我们应纠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的服药方法.

    作者:谭绍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凝集试验和比色法分别对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CR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动态检测.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Hb、ALB、SCr表达水平分别为(11.08±1.62)mg/L、(87.17±11.84)g/L、(35.40±3.27)g/L、(711.22±213.37)μmol/L,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P<0.01).其中13例CRP异常患者治疗前后CRP、Hb、ALB、SCr表达水平分别为(13.78±2.38)mg/L、(16.16±4.19)mg/L和(83.54±12.31)g/L、(82.68±12.36)g/L和(33.45±3.45)g/L、(32.94±3.19)g/L和(724.15±222.32)μmol/L、(367.43±152.76)μmol/L,与CRP正常组相比,CRP水平增高,ALB水平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P<0.01).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外周血中SCr水平,但可诱导CRP增高;CRP增高与Hb、ALB呈负相关.

    作者:刘智;袁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型肝炎39例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重型肝炎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且无特效治疗方法.在救治护理过程中,我们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要器官功能指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提供诊断依据,调整治疗方案,准确用药治疗,争分夺秒的抢救,提高了存活率,挽救了部分患者生命.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淑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合用辅酶Q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是心脏内科常见病症,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晚期.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试用了曲美他嗪合用辅酶Q10,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开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闭合型肠破裂延迟诊断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闭合性肠破裂的延迟诊断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0年来68例闭合性肠破裂的延迟诊断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入院后肠破裂的确诊时间为12小时~5天;平均50小时.有3例颅脑损伤及5例老年病例为伤后3~5天才确诊:有15例以化脓性腹膜炎在伤后第2~3天行剖腹探查术中确诊.结论虽然外伤性肠破裂在临床得到正确的诊断并不是很困难,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常有误诊、漏诊或延迟诊断,我们必需引起重视.

    作者:刘建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现场就地心肺脑复苏20min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骤停1例

    现场就地心肺脑复苏成功在临床比较罕见.本院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骤停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晶辉;吴华国;刘建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艾滋病患者的临终护理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根据中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2003年12月1日联合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发病死亡的高峰.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引人注目,而对艾滋病患者的临终护理十分重要.我科自2003年1月~2004年6月通过对12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关怀,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爱珍;王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现代护理应加强专业化

    随着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也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专业化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它意味着护理工作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定操作范围的模式,所以护理专业化是护理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正在走向专业化.

    作者:易成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顿服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疗效分析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通常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型房颤和永久型房颤三种.对于永久型房颤患者,治疗主要围绕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这两个环节;而对于阵发型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则通过急性复律治疗或预防性治疗以控制心律,同时应当注意预防血栓.

    作者:谷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颅咽管癌1例报道

    患者,男性,16岁,因间断头痛1年,突发双眼视力下降2周入院.查体: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左眼视力0.1,右眼视力0.9.双颞侧偏盲,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

    作者:董连强;尹震;程钢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骨槽内.结果随访2~11年,50例术后4~6个月达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结论带旋髂深动脉的髂骨瓣血运丰富,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是治疗股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文道广;李鹏和;屈跃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