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郭靖

关键词: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 冠心病, 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诊冠心病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并就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比较。结果 CAG 检查50例中冠状动脉正常23例,属阴性。异常27例,属阳性,共55支病变血管。腺苷显像结果:显像正常24例,显像异常26例,病变血管53支。两种检查方法无明显差异(P >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负荷试验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在冠心病诊断中具较高安全性和准确性,临床价值较为显著,且简便可行,不良反应轻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选择及其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复位外固定术和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2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切口感染、1例局部皮瓣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随访10~20个月,愈合良好。结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和手术术式可有效降低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赵志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编写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效果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脊柱创伤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放手术,研究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等,评价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低于后者(P<0.01),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疼痛低,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脊柱创伤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善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人性化的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并对其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的分析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医院收治的186例泌尿外科患者,将1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平行对照组,平行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综合护理。结果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泌尿外科患者意义非凡,其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均要优于平行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患者满意程度以及舒适程度均显著提高,更有利于患者早日痊愈。

    作者:王素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将磁敏感加权成像应用在脑静脉畸形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4年2月脑静脉畸形的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和临床手术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都能在常规 MR 中看到引流静脉,其中有13例患者能看到髓静脉汇入至引流静脉;24例患者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中,都能明显看到引流静脉及髓静脉,特征形状是“海蛇头”或者“蜈蚣”。结论脑静脉畸形MRI 具有显著特征性,磁敏感(SWI)较常规 MRI 序列可以更好的显示脑静脉畸形,减少常规扫描的漏诊、而又能避免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赵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常规MPI及MPA结合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畸形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常规 MPI 及 MPA 结合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36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检查,并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与 T1WI、T1WI、T2WI 增强扫描、MRA 等常规 MRI 序列进行对比。结果本组中有20例患者为动静脉畸形,其中有18例患者位于大脑,另外2例患者位于小脑半球;有6例患者静脉畸形,其中有4名患者位于右额顶叶及左顶叶,另外2例患者位于右颞叶且为多发;10例海绵状血管瘤,其中有6例患者位于大脑,另外4例患者位于小脑。结论与常规的磁共振序列相比,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能够将更多的脑血管畸形清晰的显示出来,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血管畸形只能够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冯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用于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价

    目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清洁药,但是需要口服大量的液体。此研究观察应用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液作为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以标准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方案为对照,期望能通过此研究减少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液的量,改良清肠方法,探索更适合于临床的清肠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患者随机地分为低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磷酸钠组(A 组)与标准剂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B 组),在清肠效果、不良反应、安全性、依从性方面做比较。结果肠道准备的质量基于 Boston 肠道准备量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 A 组214例患者中203位患者(95%)可以喝完≥80%的清肠液,B 组221例患者中205位患者(93%)可以喝完≥80%的清肠液,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在肠道准备过程中的腹部症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恶心、肛周刺激感、夜眠差、腹胀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清肠前后心率、血压、血细胞比容、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 组患者肠道准备后,血清钠及血磷上升,血钙及血钾水平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血钠、血磷、血钙、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此两组清肠效果是相似的,与标准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相比,低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磷酸钠不仅提供很好的清肠效果,且具有口服溶液量少等优点。然而,仍需警惕磷酸钠肠道准备后引起电解质紊乱等风险,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需谨慎。低剂量聚乙二醇联合磷酸钠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不能耐受全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清肠的患者。

    作者:姜媛媛;张琰;李慧华;李福青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 PBL 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4月心内科轮转的122名医学生纳入研究,抓阄随机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60人)。观察组轮转期间给予PBL 教学结合英语查房的教学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法。轮转1个月后进行考核并调查满意度。结果出科时,两组考核成绩均有提高,与本组入科时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且观察组出科成绩提高更明显,与对照组出科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满意率87.10%,对照组满意率31.67%,两组满意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8.9830,P <0.05)。结论 PBL 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可提高心血管内科实习教学质量,更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

    作者:苏强;伟明;闭奇;李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ICU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配合护理对 ICU 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护理;观察组实施气管插管配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插管完成时间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气管插管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配合护理对 ICU 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龚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镜室的应用

    目的:分析胃镜室的护理风险,实施风险管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医院、医务人员、药物、患者自身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胃镜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院内管理,建立健全胃镜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麻醉药物及急诊药物管理,规避药物风险;对患者进行病情相关教育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内镜风险防范意识和评估风险的能力,以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石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壮筋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壮筋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壮筋补骨丸实施骨折病症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实施骨折病症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运用壮筋补骨丸实施骨折病症的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起到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效果的作用。

    作者:栾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患者共20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疾病表现及临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MRI 垂体检查发现,20例患者中4例患者疑似垂体微腺瘤,其中4例疑似垂体微腺瘤患者中2例确诊后进行垂体微腺瘤切除术,术中均取标本送病理进行活检。上述患者经手术治疗,临床手术取得的病理标本中,均为色素沉积性结节样改变,切除肾上腺标本表面粗糙,结节样改变明显,表面被膜不平整,可见灰褐色或黄绿色沉积。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显著。

    作者:贾起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包娜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病变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内异症,是育龄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可达10%~15%,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研究指出,在位内膜病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在位内膜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注在位内膜异变,通过改变在位内膜生物学、组织学特征,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治疗内异症也将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针对细胞因子、基因等多种水平给予治疗,即在“在位内膜源头论”的基础上治疗作用进行研究与探索,将为治疗内异症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马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米力农治疗高龄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米力农治疗高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高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力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PaO2、PaCO2以及血 pH值,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 PaO2、PaCO2以及血 pH 值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力农治疗高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作者:吕丽;张林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细胞cccDNA的关系

    目的:探讨 HBsAg 作为反映病毒复制水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样本,测定患者 HBsAg、HBV DNA、肝细胞 cccDNA,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 HBsAg 与 HBV DNA 水平无相关性;HBeAg 阳性患者,有相关性(P ≤0.05);HBeAg 阴性患者,无相关性(P >0.05);血清 HBV DNA 水平与肝细胞 HBV cccDNA 含量,有相关性(P ≤0.01);血清 HBsAg 水平与肝细胞 HBV cccDNA 含量,有相关性(P ≤0.05)。结论血清 HBsAg与 HBV DNA 定量检测联用,效果更佳。

    作者:刘敬梅;王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