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疤痕子宫产妇试产中的应用研究

王娜;李花;朱燕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疤痕子宫, 产妇
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疤痕子宫产妇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疤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试产过程中顺产率50%高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出血量、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疤痕子宫产妇试产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312经络锻炼配合中药泡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312经络锻炼配合中药泡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予312经络锻炼和中药泡脚治疗,对照组予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第0、4、8、12周的血压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与对照组的9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0、4、8、12周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治疗第0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12经络锻炼法配合中药泡脚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发挥与左旋氨氯地平等效的降压效果,从而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但口服降压药患者依从性欠佳,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312经络锻炼法和中药泡脚法在临床应用上无任何创伤和毒副作用,且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机体免疫力,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令琼;王红;王鑫;廖色青;李利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接受毫火针联合拔罐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C三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拔罐治疗,A组患者联合毫火针治疗,B组患者联合普通针刺治疗,C组患者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B组总有效率为60.0%,C组总有效率为50.0%;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接受毫火针联合拔罐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林永东;罗岚;胡凤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补肾益气方对血管内皮细胞p16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肾益气方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p16基因表达的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补肾益气方灌胃)、黄芪组(黄芪水煎液灌胃)、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灌胃),各8只.提取含药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采用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鉴定细胞衰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p16基因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黄芪组G0/G1期细胞比例(63.18±1.07)、(71.73±1.32)%小于生理盐水组(79.56±2.88)%,中药组G0/G1期细胞比例小于黄芪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黄芪组mRNA灰度值/β-肌动蛋白(β-actin)灰度值比值(0.1231±0.0064)、(0.1835±0.0057)小于生理盐水组(0.5126±0.0110),中药组mRNA灰度值/β-actin灰度值比值小于黄芪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益气方具有延缓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16的表达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发挥作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汤江泉;张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40例剖宫产患者,利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乳量充足时间及拔除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利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磁敏感检查确诊68例患者合并脑微出血.之后对其开展MRI常规序列,包括T2WI、T1WI和DWI扫描,以及SWI检查,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在磁敏感成像序列上表现为圆形、点状均匀低信号影,部分病灶表现为不均匀成像.在T1加权图像上为类圆形等或稍低信号影,在T2加权图像上为类圆形等或稍低信号影,在DWI(b=0)图像中表现为环形或类圆形低信号影.本组被检出脑微出血的68例患者中,68例患者基底节、丘脑均检测出微出血,21例患者在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检出脑微出血,12例桥脑出现脑微出血,8例检出小脑白质脑微出血.全部100例患者中,经过CT检查排除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终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68例,经T2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50例,经T1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49例,经D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49例,经S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68例.SWI分别与DWI、T2WI、T1WI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进行诊断时,SWI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辉;林卓茂;丁度彬;杨相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正确护理的作用.方法 30例接受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脑动脉狭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置入支架35枚,手术成功率为100%,颅内血管造影显示脑实质血流灌注改善明显.术后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患者均为支架内再狭窄50%,1例患者出现脑梗死,DSA检查显示为支架内远端血管闭塞,调查结果表明为患者自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所致.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典型的脑卒中症状.结论 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晓红;王洁清;韦维;陈金浪;颜冬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促进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促进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效果.方法 1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600例.对比组采用传统方法为孕产妇提供服务,观察组给予孕产妇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比两组孕产妇系统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早孕建册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及系统管理率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9.272、92.502、136.262、111.141,P<0.05).结论 社区家庭医生服务有效的加强了孕产妇的系统管理,提高了孕产妇产前、产后保健质量,更好的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

    作者:宋杨;曾建涛;周秀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年观察期间,对照组20例(68.97%)因心力衰竭加重再次进入本院重新治疗,实验组10例(34.48%)因心力衰竭加重再次进入本院重新治疗,实验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次进入本院重新治疗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观察期间,对照组7例(24.14%)因心力衰竭恶化死亡,实验组4例(13.79%)因心力衰竭恶化死亡,两组因心力衰竭恶化死亡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恶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卡维地洛治疗,可使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心功能得到稳定,显著降低因心力衰竭恶化所致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燕芳;王海峰;赵炜祎;韩雅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喀什地区不同民族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贫血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喀什地区不同民族幼儿营养性贫血现状及解决措施.方法 1800例喀什地区接受治疗的营养性贫血患儿(3岁以下),按照民族不同分成汉族组、维族组、塔族组,每组600例.检测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贫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结果 汉族男性幼儿贫血相对较多,塔族及维族女性幼儿贫血相对较多;三组小儿均以1~2岁患病率高,其次为2~3岁,低为0~1岁,贫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性儿童血红蛋白相对高,塔族女性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相对低;平原及高原地区贫血情况,平原地区贫血率为39.42%(473/1200)低于50.50%(30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区域3岁以下幼儿贫血相对平原高发,而且血红蛋白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汉族男性幼儿多见,塔族及维族女性小儿多见,可能性原因在于民族之间喂养习惯不同,且高原区域物资相对缺乏.

    作者:蒋浩荣;毛莲;黄月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药泥外敷配合灸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药泥外敷配合灸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方法 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按照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药泥外敷配合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骨密度(BMD)、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背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腰椎L1~4(DAX)BMD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PINP较前下降(P<0.01),治疗后CTX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 中药药泥外敷配合灸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治疗有明显疗效,同时可改善骨密度值,也能对PINP、β-CTX等骨转换生化指标起调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华;潘鑫辉;龙翔宇;全科;汪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静脉预注甲氧明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防治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预注甲氧明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80例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时无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应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前给予静脉预注甲氧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10 min(T3)以及手术结束(T4)时的血压、心率、新生儿血气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1时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SBP、DBP与H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术后低血压、恶心、心悸、心动过缓发生率2.50%、2.50%、0、2.50%均低于对照组15.00%、17.50%、10.00%、1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预注甲氧明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能够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改善孕妇分娩结局,防治效果更佳,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温冬梅;邹家平;徐敏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药沐足结合治疗仪乳房按摩对母婴分离的初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沐足结合治疗仪乳房按摩对母婴分离的初产妇产后泌乳的干预效果.方法 210例母婴分离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自主按摩乳房,电动吸奶器定时挤乳,实验组采用中药沐足结合YS-Ⅲ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按摩乳房,电动吸奶器定时挤乳.观察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乳房充盈时间.结果 两组初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初产妇产后乳房充盈时间(42.20±13.77)h明显短于对照组(65.06±9.2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沐足结合治疗仪乳房按摩可以缩短母婴分离初产妇的乳房充盈时间,改善母乳喂养效果,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志芳;黎丽君;梁瑞意;詹翠娟;刘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调查,判断其脑卒中中的各项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超强,其自身生活质量水平越高,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低等水平10例,中等水平88例,高等水平14例;自我护理能力,低等水平10例,中等水平89例,高等水平13例.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为加强患者的临床生活水平质量,可结合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来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此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均应用GSI 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进行测试,对照组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复筛率,两组产妇对假阳性、假阴性理解率以及筛查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复筛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假阳性、假阴性理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筛查满意度为94.5%,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听力筛查率,帮助产妇更好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知识,以便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儿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郑祖芬;黎永乐;陈洁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探讨取环钳结合B超在困难取环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取环钳结合B超在困难取环中的作用.方法 124例困难取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取环钳结合B超取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取环.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环疼痛感、取环满意度、取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1±0.8)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3.5±0.6)分,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00,P<0.05).观察组取环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环并发症发生率为4.84%,低于对照组的4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环钳结合B超在困难取环中的作用显著,可有效地减少取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取环疼痛感,比传统方式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丽艳;庄飞龙;冯淑贞;黎顺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组采取HIFU治疗,超声对患者靶区的周边血流、孕囊大小的变化进行观察.术后3~7 d复查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两组治疗后均行宫腔镜清宫术及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血β-HCG下降至阴性时间、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即时超声检查瘢痕妊娠病灶周边血流明显减少,病灶内可见液化区,妊娠囊均有所缩小.HIFU治疗3~7 d清宫术后复查血β-HCG以每周30%~50%的速度逐渐下降.其中18例患者一次性清宫术完全清除妊娠物,术中出血20~80 ml.对照组血β-HCG以每周15%~20%的速度逐渐下降,血β-HCG下降慢,有14例予术后4~7 d行清宫术,有6例治疗7 d后效果欠佳予重复药物治疗再行清宫术,本研究中无子宫切除并发症出现.观察组血β-HCG下降至阴性的时间为(28.3±7.6)d,术中出血量为(35.5±3.5)ml,住院时间为(6.0±2.5)d,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为(28.0±7.5)d,治疗成功率为90.0%(18/20);对照组血β-HCG下降至阴性的时间为(39.2±6.4)d,术中出血量为(183.6±83.3)ml,住院时间为(14.0±3.5)d,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为(41.8±4.5)d,治疗成功率为75.0%(15/20);观察组血β-HCG恢复至阴性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治疗区轻度腹部胀痛及骶骨部胀痛,有1例治疗区皮肤有热烫不适,术中均予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缓解疼痛,术后无需特殊处理,观察组均未出现肠道损伤、尿储留、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对照组有5例出现口腔溃疡,有2例出现腹泻消化道反应.结论 HIFU治疗CSP是一种安全、无创、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班清媚;崔艳萍;唐愿映;胡庆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高脂血症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片不同给药时间治疗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各30例.A组患者实施早餐前2 h服药阿托伐他汀片治疗,B组患者早餐后2 h服药阿托伐他汀片治疗,C组患者晚餐后2 h服药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B组的80.00%,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的5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脂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B组血脂改善情况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晚餐后2 h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疗的疗效显著,降脂效果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陈健;陈文广;陈广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术期中对患者术前认知状态和不良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术期中对患者术前认知状态和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 56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认知功能状态和不良情绪.结果 研究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及情绪等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11.2±2.3)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13.4±2.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5±3.9)、(17.8±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术期应用可提高患者术前认知功能状态,减轻不良情绪,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刘爱湘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少白红细胞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少白红细胞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 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血,研究组患者予以少白红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其后另选20袋血液,采用少白红细胞技术进行处理,并实施血细胞检测,对白细胞去除前后血液检测结果 予以详细记录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为6.1%;参照组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为2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5,P<0.05).去除白细胞前后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血小板和白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和白细胞去除率分别为65.88%、99.60%.结论 少白红细胞技术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输血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曾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护理观察

    目的 评价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护理效果.方法 68例采取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进一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6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出血症状得到完全缓解;收缩压上升>9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上升>60 mm Hg;术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和白细胞数均显著增多.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工作,68例患者手术预后效果良好,无病死者,无再出血者.结论 针对采取双介入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采纳及应用.

    作者:李雪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