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覃颖;冯霞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复发,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复发及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通过门诊随访的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好转满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纯随机抽取45例满足复发标准的患者为研究组及同时期未复发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服药情况、家庭支持等多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服药情况、病程、应激因素、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复发有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药依从性差、病程长、有应激因素、经济条件差及缺乏家庭支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复发。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1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11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经阴道B超检查。结果112例经病理确诊的内膜息肉患者中,宫腔镜诊断92例,诊断符合率82.14%,阴道B超诊断49例,诊断符合率4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误诊率17.86%,且多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高于阴道B超,并且能使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相应的治疗同时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丹丹;李站清;刘爱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60例产妇产褥期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8~12月收治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褥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褥期综合护理利于产妇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风月;王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指导在高血压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访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指导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2例高血压出院患者中的资料登记入册,于出院后第7天、1个月通过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结果122例中116例获防,其中59例存在健康问题。经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存在的健康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解决。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是一种简洁、高效的医疗服务举措。不仅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身心独立能力,还有利于完善出院指导,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玉玲;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对育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了解育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心理问题,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本院咨询就诊的30例育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问题、孕前基本常识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宣教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生育健康宝宝成功率为86.67%。结论孕龄期乙肝病毒携带妇女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加强护理宣教(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孕前准备等)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提高健康生育成功率。

    作者:赵翠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复发及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和理论依据。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通过门诊随访的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好转满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纯随机抽取45例满足复发标准的患者为研究组及同时期未复发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服药情况、家庭支持等多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服药情况、病程、应激因素、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对精神分裂症复发有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药依从性差、病程长、有应激因素、经济条件差及缺乏家庭支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复发。

    作者:覃颖;冯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经颅多普勒(TCD)对鼻咽癌放射性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颈动脉狭窄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颈动脉DSA造影确诊为颈动脉狭窄。采用CDFI、TCD及CDFI联合TCD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案进行诊断,比较三种方案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联合检查组诊断颈总动脉狭窄29例,颈内动脉狭窄21例,颈外动脉3例,查因3例,诊断正确率为94.64%, CDFI与TCD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00%、66.07%,联合检查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可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狭窄进行较准确评价,对动脉损伤情况敏感性较高,可在早期对颈动脉损伤做出提示,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燕娜;陈文志;黄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价值和预后评估。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的CDFI声像图特点及随访跟踪检查CDFI声像图变化情况。结果19例主动脉缩窄胎儿中,12例合并心内畸形,其中3例伴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动脉导管瘤样扩张,1例大动脉完全转位,1例单心室,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合并复杂心内畸形;2例合并心外畸形,其中1例合并胸腹水,1例伴足内翻;5例为单纯性主动脉缩窄,其中1例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2例随诊狭窄程度加重,2例漏诊胎儿出生后检出,后经手术矫治,预后良好。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主动脉缩窄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学文;李小燕;赵旺好;老群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6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观察A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B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溃平汤剂,比较三组患者的HP根除率、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及溃疡的复发率。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HP根除率91.7%、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P根除率54.2%(P<0.05);三组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回访中,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的复发率8.3%、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同时给予抗HP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溃疡愈合速度,而且有效预防溃疡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应春;陈伟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研究及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择取同期正常人群54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测指标IgM、IgA、IgG、血红蛋白以及铁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铁、IgM、IgA、IgG水平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体内微量元素铁不足有关,并且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滞后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引起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体质,降低呼吸道感染的产生。

    作者:苏广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方法取本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普外科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另取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提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护理服务意识得到有效强化,有利于普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进而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事件,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丽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计54例临床资料,分别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指标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显效者16例(59.3%),有效者9例(33.3%),无效2例(7.4%),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数据结果(8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水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影响临床血型鉴定结果的主要原因及其质量控制的可行方案。方法对于门诊和住院患者初步血型鉴定使用试管凝集法,临床输血进行交叉配血前加做正反定型,正定型使用玻片法,反定型使用试管凝集法。结果的签发必须由检测医师及上级审核医师签字同意才可发出。结果通过此方法对54522例进行ABO血型检测,未见由于鉴定错误的投诉,保障了临床输血用血安全。结论此方案简捷便利,控制质量结果佳,是一种优良的方案。

    作者:颜廷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匹多莫德联合长期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长期氧疗(LTOT)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方法27例有长期吸氧指征的COPD稳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800 mg,1次/d,共60 d;每日家庭氧疗,共1年。治疗前后行身高、体质量、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检测;填写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计算BODE指数。结果治疗1年后患者BODE指数、MMRC分级均明显下降(P<0.01);FEV1占预计值%、6MWD明显增加(P<0.05);开始治疗后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P<0.01);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联合LTOT治疗COPD稳定期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发作次数。

    作者:唐拂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骶骼关节与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风湿病范畴。IgA肾病是由IgA颗粒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以镜下血尿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现将AS合并IgA肾病1例报告如下。

    作者:耿冰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黄芪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脉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黄芪治疗组)和C组(正常对照组),观察三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肾脏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黄芪治疗组SOD水平显著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 MDA、BUN和Cr指标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正常对照组Bcl-2、Bax表达极少,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表达均明显增强(Bcl-2:P<0.05、Bax:P<0.01);黄芪治疗组较缺血再灌注组Bax表达明显下降(P<0.05), Bcl-2表达显著增强(P<0.01)。黄芪治疗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黄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表达以降低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实现的。

    作者:郭保伟;付刚;刘艳梅;邱道显;马志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血管危象抢救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5例行口腔癌术后修复皮瓣出现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认为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尽快手术探查是血管危象抢救的佳时间,熟练的手术配合和做好术中护理是抢救重建修复皮瓣的血液循环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翠月;林淑辉;陈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护理,对比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好,可积极推广。

    作者:刘书芳;王明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AOIP)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AOI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措施。结果46例患者经治疗后,2例因病情较重死于呼吸衰竭,其余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2~35 d,平均(22.6±4.3)d。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实施正确优质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桑红梅;吕翠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理性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理性情绪疗法。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测定表(EORTC QLQ-C30)评定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玉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196例和对照组196例,观察组由专职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用药护理四个方面)。对照组为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在入院时才明确诊断的GDM产妇。对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①观察组血糖护理干预后较护理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张凤梅;赵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