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影像征象分析

王刚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影像学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征象,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14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胰体尾部9例,胰头部5例,实性为主2例,囊性为主1例,囊实性11例,增强动脉期,包膜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包膜及实性部分进一步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多高于动脉期,但低于同期胰腺实质密度,囊性部分始终无强化,4例病灶内出现钙化,1例病灶内可见新鲜出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凝胶辅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苦参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38例宫颈糜烂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合对照组,以苦参栓作为对照标准进行宫颈糜烂治疗的临床观察,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种标准的判定,计算有效率.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观察组的88例患者的治愈率为13.64%,总有效率为98.86%,对照组的治愈率为12%,总有效率为88%根据统计学数据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10.86个百分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苦参凝胶在治疗宫颈糜烂的过程中更为有效,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报告运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效果.方法 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CT片三维定位、血肿大层面运用YL-1型经皮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血肿.结果 操作安全简便、疗程短、费用低.住院时间6~14 d,平均8 d.结论 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满意,有CT的医院均可开展.

    作者:张海河;白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提供药学服务的新理念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提供药学服务的新理念.方法 结合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工作模式,介绍药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论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师应更新工作模式,完善新理念,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文娱;柯秀芬;许东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外伤性白内障进行手术在何时为佳时进行探讨研究.手术采用何种方式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针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随机抽取35例(35眼),在其受伤后不同的时间分别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白内障摘出,对其手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半年多的随访,发现视力均有提高,平均达0.31~0.42(±0.01),其中排除一例是眼内发炎之外,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依据不同受伤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治疗外伤性白内障,医疗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石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的资料:平均年龄39岁(22~74岁).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6~18个月),术后无不愈合、无感染发生.结论 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姚克;陈涛;王冬;钟志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分析

    目的 分析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优越性.方法 对我院所接收的采用内镜处理的32例上消化道异物儿童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以上方法处理的32例患者,成功28例(87.5%);失败4例(12.5%).在处理过程中,没有出现1例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具有安全、有效的优越性.但是如果在儿童吞下异物的时候,没有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或者口唇青紫等表现,那么就可以多让患儿吃一些富含有纤维素的食物,这样可以对肠道的生理性蠕动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可以加快异物的排出.

    作者:谯文进;石云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与健身锻炼有关的应力性骨折

    目的 分析健康锻炼所致应力性骨折的年龄分布特点及MR表现,提高临床对健身锻炼导致的应力性骨折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及随访证实的应力性骨折9例,分析其年龄分布特点及MRI表现.结果 9例病例14-18岁4例(2例股骨下段骨折,2例胫骨上段骨折),39~58岁4例(全部为胫骨上段骨折),82岁跟骨骨折1例.全部病例髓腔内可见大范围骨髓水肿、骨折线、组织肿胀,5例可见骨膜水肿,4例无骨膜水肿.结论 应力性骨折不仅见于学生、军人等特定群体,也见于中年人群,其发病与体育锻炼有一定关系;MRI对应力性骨折诊断比较敏感.

    作者:夏巍巍;范志刚;夏秋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炎症性肠病的骨骼病变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复发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lUC)和克隆病(CD).IBD我国近十年来发病呈增加趋势[1].随着对本病发病机制和病因学的深入研究,IBD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对其在临床上复杂的肠外病变表现及并发症有了深刻的认识[2].IBD肠外病变在发病学上具有病变累及范围广泛、变化不一、危害后果严重等特点,需要临床医师在接诊IBD患者时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诊断和治疗[2].

    作者:罗泽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左半结肠一期治疗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一期治疗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近10年间120例左半结肠一期治疗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病例中有3例乙状结肠癌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及慢性肺部疾病,死亡2例;2例为经肛门高压气冲击伤;3例为多发伤合并左半结肠损伤,死亡1例;1例为慢性贫血营养不良患者;3例为手术失误及操作不当,死亡1例.结论 左半结肠一期治疗术后吻合口漏与病例的选择、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合并症及手术操作等密切相关.

    作者:甘亮珠;刘艳芳;赵国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应用在检测和诊断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别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的73例健康的体检者,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中的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并准确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两种癌症标志物相较于对照组在各级含量比较中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当将两个指标联合作为肝癌诊断指标时,如选择甲胎球蛋白超过25 μg/L和癌胚抗原超过5 μg/L为肝癌阳性,则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分别为80.82%(59/73)和74.58%(44/73).若以甲胎球蛋白超过500 μg/L且癌胚抗原超过5 μg/L为肝癌阳性,则患者的肝癌检出率为74.58%,此时肝癌检测的特异性为74.58%.结论 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结合是值得广泛推广的诊断标准.

    作者:聂海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34例CSP患者并且全部经过彩超得到确诊.根据患者入院时候的具体情况、孕囊位置以及血HCG水平等情况,对13例患者在UAE之后进行清宫手术,对11例患者在UAE+MTX治疗之后进行清宫手术,对6例患者在MTX 手术之后进行清宫手术,其余4例患者单纯的进行清宫手术.结果 通过MTX治疗的17例CSP患者中,有三例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在进行保肝治疗之后得到好转,另有两例患者有轻度的恶心现象出现,未经过任何治疗之后自行好转,通过UAE治疗的23例CSP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腹痛以及发热现象,后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得到好转.在清宫手术之后15~50 d之内所有的患者都月经复潮.结论 对剖宫产手术指证进行严格的掌握,同时降低剖宫产率,能够有效的防治CSP的发生.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硫酸镁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硫酸镁应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并加以总结.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75名,分成A、B组,A组43名对象为治疗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医治;B组32名对象为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注射液医治.结果 A组对象发热、喘憋以及喘鸣音消失等病症改善时间低于相比于B组较少,有效率相比于B组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对象.结论 硫酸镁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较高.

    作者:金德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96例早产病因分析与临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早产病例9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产病因常见的有胎膜早破、生殖道炎症、妊高症及多胎妊娠.结论 早产对母婴危害极大,正确分析早产发生的常见病因,对早产要积极预防,对有早产先兆的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延迟孕龄,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雪梅;任凤岩;董宇明;齐月;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S制剂气管内给药.观察两组患儿肺氧合功能改变.对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天数、用氧天数、住院天数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PS治疗后,PaO2、PaO2/FiO2、P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aCO2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和住院天数、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替代治疗能明显改善NRD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冬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2012年间收治的73例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7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HbA1c水平检测结果.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中HbA1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HbA1c水平达标率为5.5%,健康人群HbA1c水平达标率为95.9%,差异可见显著意义(P<0.05).结论 HbAlc水平是反映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有价值.

    作者:何键;张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40例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病患者,给予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40例患者经全身基础化疗+免疫疗法及相应的局部治疗1~3月后,所有患者的全身及局部结核症状均消失或减轻,肿大的淋巴结已缩小或消除,并且术后伤口愈合,无发生并发症,且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对于耳鼻咽喉及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尽早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积极采用正规抗结核治疗及局部手术治疗,是取得治疗耳鼻咽喉及颈部淋巴结结核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廖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与CT肝脏密度减低及胰腺炎复发的相关影像学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引起肝脏密度减低的CT表现,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胰腺炎复发.方法 回顾161例住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和肝脏CT表现.结果 161例患者中,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血糖1周内普遍增高,57例CT显示肝脏密度普遍减低;27例肝脏密度普遍减低患者在5 d-1个月复查CT,21例脂肪肝完全恢复正常肝实质密度,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甘油三酯降至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下,6例肝脏密度无变化,其中有7例3月至2年内复发1次,2例2年内复发两次,1例4年内复发3次.4例患者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急性胰腺炎增强表现,肝脏强化较均匀,肝门静脉血管壁毛糙.结论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和间质水肿、脂肪组织坏死及出血、血清淀粉酶和甘油三酯增高是引起肝密度减低的基础,急性胰腺炎肝密度减低短期恢复的患者有一定几率胰腺炎复发,对临床的预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薛惠群;高兴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治疗的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强心剂注射治疗、持续吸氧治疗、镇静解痉治疗、利尿治疗等.同时给予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39例患者经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有效率为,86.67%;6例患者经过再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发生.所有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5~10 d,平均(6.47±1.52)d;患者的患者治疗后的PaO2、SaO2、pH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P<0.05),PaCO2、心率、呼吸、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可以快速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理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景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 对本院300名护士针刺伤情况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 在过去6年里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时机主要为注射或抽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而操作不规范及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原因所占百分率高.结论 临床护士面临着针刺伤危害的几率非常大,绝大多数原因是不按操作规范操作及自我防护意识差,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及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可明显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的机会.

    作者:刘凤华;徐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带状疱疹的治疗与观察

    目的 探讨总结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结合患者的病情细心做患者的治疗期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卫生保健宣传.结果 17例患者从发病到治愈都得到人性化服务,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论 正确的治疗方法及人话护理可减少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