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丁娅婕

关键词:脑血管病, 健康教育, 护理体会
摘要:通过本科室 2012年 10月至 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将诊断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从中抽出 50名,针对患者疾病的不同以及患病程度的轻重本院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也从中体会到虽然是同类型的患者,但是因为其疾病发展的时期不同所以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不同的,这样才会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35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对患者的脑部CT、MRI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统计.结果 本组患者继发癫痫的主要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皮层损害是导致患者继发癫痫的主要原因.结论 临床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缺血、缺氧治疗,降低患者的皮层损伤程度,提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加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周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在呼吸机依赖撤机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呼吸机依赖撤机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呼吸机依赖患者 36例,随机分成 2组 a组患者撤机时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呼吸机依赖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为患者创造一个佳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获得较好的心境,撤机成功率达94.44%.结论 有效地心理护理,有利于撤机的成功率及疾病的康复.

    作者:吴小静;白秀奎;韦士兰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Z250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 Z250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1年 1月至 2012年 6月间收治的 46例 (58颗牙 )牙体楔状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 Z250复合树脂修复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修复后随访1年发现,修复成功54颗,修复失败4颗,修复成功率为93.1%.结论 Z250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临床效果好,修复成功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荣亮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注射用盐酸格拉斯琼氯化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替代鲎试剂法.方法对药厂生产的注射用盐酸格拉斯琼氯化钠采用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结果 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比鲎试剂动物检查的方法更安全、灵敏.结论用该方法使结果更安全、准确.

    作者:梁永红;王晓梅;阿达来提·依迪热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多贝斯干预前后 TSP-1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 TSP-1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两组,糖尿病组和多贝斯组,其中,多贝斯治疗组在出现糖尿病表现后按 100 mg/kg/d,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只在同期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1、3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中 TSP-1阳性反应及其分布.结果 各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 TSP-1蛋白质阳性着色的积分光密度值均较正常组降低 ( P<0.05).结论 TSP-1蛋白质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并与病程有关,提示 TSP-1表达不足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之一.

    作者:江雪丰;周希瑗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微波消融联合 TACE治疗肝癌与放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与放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年 1月 -2012年 1月本院采用微波消融联合 TACE治疗的单发肝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其中 42例行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42例行肝脏局部放射治疗.结果 微波消融联合 TACE治疗 42例肝癌中,肿瘤 <3 cm者 5例 CT显示全部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 ;肿瘤 3~5 cm者 14例,CT显示 11例 (78.6%)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肿瘤 5~10 cm者 23例,CT显示 16 例 (69.6%)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2%、69.4%.放疗组 42例肝癌中,无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5%、26.1%.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 TACE是治疗肝癌在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宋岩;王跃辉;杨孟华;李兵强;国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体内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研究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方法 选择本院64例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32例促甲状腺激素<10 mlU/L,视为 A组,32例促甲状腺激素 >10 mlU/L,视为 B组,同期 32例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 C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组体内的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观察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显示观察组体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 C组,B组体内的血脂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 A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三组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易导致体内血脂、血尿酸升高,引发脂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对血糖的影响较弱,临床上需要加强对症治疗.

    作者:陈国庆;徐英杰;谢江;何俊;张传芸;谈玉婷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32例胃心综合症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胃心综合症的临床症状、诊治特点以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32例胃心综合症患者临床资料,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及胃镜或钡餐检查,确诊后进行抑酸、保护胃黏膜、抗 (HP)等胃部疾病的治疗.结果 治疗 4周后,患者临床体征消夫,心电图正常,胃镜复查溃疡消失黏膜无异常改变者 28例 (87.5%);其余 4例增加疗程后状症得到改善,3个月后回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临床诊断时患者既往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关键,确诊后对症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难治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0年 6月 -2011年 6月接受诊治的 6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予以双极电凝止血、局部填塞和鼻腔结构处理来进行治疗,分析本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再出血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术后未见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随访 6个月未见再出血病例.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24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状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标本或咽拭子进行培养,并将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6份痰、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 20.3% (50/246);男性占 11.4% (28/246),女性占 8.9% (22/246).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本区域并不少见,65岁以上老年患者感染率高达 23.2%.肺炎支原体培养是诊断肺炎支原体的金标准,建议采用快速培养法对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患者进行痰、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以协助早期诊治.

    作者:解春洁;郑美兰;金香实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弹力纤维染色方法的改良与体会

    弹力纤维广泛分布于人体的血管、肺、心脏等组织中.在研究肺腺癌弹力纤维的过程中 , 摸索出比较好的弹力纤维染色方法, 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志东;张子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促进骨科患者创伤后成长中的应用

    创伤后成长是指亲历者在与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骨科患者多因无法预知的突发事件造成躯体创伤 , 甚至残疾、丧亲等严重后果.心灵与肉体的创伤, 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 , 影响治疗和康复.

    作者:田增英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浅析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来对 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AFS分期 -Ⅳ )采用腹腔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80例中 76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 30~150min,行异位病灶电凝术 32例,粘连松解术 27例,输卵管造口术 1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 65例,单侧附件剥除术 36例,双侧附件剥除术 13例,其中 4例因盆腔广泛粘连操作困难,转开腹手术.随访观察得知,74例患者痛经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安全有效,具有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宋娇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方法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探讨能显著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本院2012年5月至2013 年4月治疗的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肝胆外科中的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即几种方法相结合,观测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开始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且两组无积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能使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胜云;邵淑萍;张瑞风;宋良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出血性脑梗死80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0年 5月至 2013年 5月收治的 8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仔细观察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治疗办法.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常由于患者原患有心房纤颤与原发性高血压等病而引发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栓塞.在脑梗死发病后一周后很可能会发生内出血转化的临床症状.在 CT和 MRI等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主要是表现为非血肿型.结论 研究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起因是血压和脑血栓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患者的血压有助于脑栓塞和较大面积的脑梗死的病情缓解.采用影像学的资料和方法动态观察病情,以脱水和止血为主的治疗方法是脑梗死出血后的首选.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68例急性胰腺炎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奥曲肽 +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 2012年 2月至 2013年 2月收治的 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奥曲肽 +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48例治愈,12例有效,7例好转,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5%.结论 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奥曲肽 +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宗敬;范猛;郭培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甘油化时滴速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影响

    目的 对本站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方法进行探索,并对其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本站红细胞悬液 4℃保存 9 d以内 20u,随机分成甲组 10u,加甘油速度 40滴 /分和乙组10U加甘油速度 120滴 /min,分别进行甘油化,-80℃冰冻及用 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解冻.甘油化处理,进行质量检测:甲组游离血红蛋白 (0.14±0.05) g/L;乙组游离血红蛋白 (1.01±0.02) 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甲乙两组其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站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方法高效高质,值得推广.

    作者:柴婷婷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5 月至2012 年8 月收治的18 例病例资料.结果 9 例停经后B 超发现瘢痕妊娠,6 例于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3 例人工流产术后少量阴道流血不止.其中4 例药物保守治疗成功,6 例行病灶切除,8 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成功,无子宫切除者.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萍;许传娟;赵金慧;董月霞;张晓慧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门诊和病房的不同护理干预程度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1年 8月至 2013年 10月在门诊输液患儿 72例和病房输液患儿 84例,共 156例;评价不同护理干预程度对门诊组和病房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例数的影响.结果 病房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比门诊组患儿的留置时间长,门诊组患儿在留置针脱管及合并感染方面例数均明显高于病房组患儿的并发症,但在外渗方面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系统的专业护理干预以及对患儿家长细致的护理指导干预有助于减少病房和门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并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宋克华;臧丽芹 刊期: 2013年第26期

  • 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 3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8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吞咽障碍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吞咽障碍联合治疗.2组在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程度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 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吞咽障碍联合治疗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3年第26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