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红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用于高度近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0例7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裸眼视力<0.1者21眼,0.1~0.5者45眼,0.5~1.0者6眼;术前矫正视力:0.1~0.5者14眼,0.5~1.0者26眼,1.0以上32眼;术后裸眼视力:0.1~0.5者3眼,0.5~1.0者9眼,1.0以上60眼.术中所有患者均无疼痛,术中上皮瓣制作不完整、破损7眼,角膜上皮瓣游离3眼.术后一周内所有患者均出现过异物感、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但程度不一样12 h内基本症状消失,角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皮缺损,眼睑红肿、不能睁眼5眼,2眼角膜接触镜丢失,术后角膜雾状混浊3眼.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痛苦小、视力恢复快,但存在着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而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受角膜厚度不够的限制将被临床医师所信赖.
作者:刘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在临床给予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的对比效果.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主要采用两种心理护理治疗方法,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定患者的行为.结果 NOSIE总分第二次、第三次均较第一次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积极因素的社会兴趣因子分明显提高,消极因素的易激惹因子分明显头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增加服药的依从性,增加疗效,减少复发和再住院次数.帮助患者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改变不良习惯,增加人际交往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王延杰;胡桂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临床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现已成为支气管、肺和胸腔疾病诊断、治疗及抢救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由于检查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一定的痛苦,并且术前、术中、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所以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做纤支镜检查128例,均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扬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路径中变异因素的分析提出适合实际的临床路径改进建议和措施方法 调查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三个病种进入临床路径的执行率,分析路径的变异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论 在临床路径中通过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加快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和网站平台的开发,可以增加临床路径的入组率和降低变异率,从而真正使临床路径成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
作者:董秀琴;徐国明;徐鑫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并逐步加大剂量;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30周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和LVESD明显缩小.结论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长期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并能够改善心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浦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防治对策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78例老年房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占35.9%,高血压占21.8%,风湿性心脏病占19.2%,其他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等只占一部分比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占33.3%,持续性心房颤动占66.7%,结论 老年人心房颤动常见原因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持久性房颤比率高.血栓栓塞是房颤的重要并发症,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作者:代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吸入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43例中,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治疗组43例中,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见效快、疗效佳、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会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较传统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雨;李杨;喻益勇;唐雅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性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观察组行为神经评分<35分的比率明显降低,而>35分的比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对改善HIE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有积极意义,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吴海霞;厉吉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制订针对COPD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规范化管理的社区综合防治模式,分析比较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及预防COPD.方法 对我社区随机选取COPD患者40例,同期抽取高危人群40例,按照现有的社区COPD防治方案开展随访、干预、评估等防治工作,通过分析比较活动耐力及年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评价社区综合防治策略提高COPD的知晓率和控制率方面的作用.结果 经过针对COPD的社区综合防治策略干预后,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均较前明显减少,活动耐力增加(P< 0.05),高危组知晓率有提高(P<0.05).结论 采用有效的社区干预和管理在控制及预防在COPD中作用显著,同时有效的纠正人们行为及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也有效控制了COPD的急性发作次数,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绍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针刺在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社区82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ADL康复训练)和对照组(ADL康复训练)各41例.在治疗初和3个月结束时,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与显著进步的占36.6%,对照组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社区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肖霞;张瑞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糖尿病营养指导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治疗已发生的糖尿病、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率先提出了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MNT)的概念,并以指南的形式列出了具体的营养治疗建议.糖尿病营养治疗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治疗已发生的糖尿病、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指出,每个内分泌专科护士均应熟知MNT内容并支持MNT的贯彻实施.本科室将糖尿病营养指导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护理过程中,取得较好疗效,具体总结如下.
作者:许菊丽;诸丽华;王芹;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35例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急诊手术,其中行一期标准结肠癌根治术、肠吻合术16例,一期造口、二期切除吻合术9例,姑息性切除7例,永久性造口或肠短路吻合术4例.痊愈出院31例(88.6%),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5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术后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吻合口瘘,1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腹腔感染.患者术后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和附加关注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社会/家庭状况和功能状况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高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应结合患者自身状况及肿瘤位置选择正确手术方式.
作者:李远松;徐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降低分娩室助产士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助产士专业知识培训、职业防护、环境消毒管理、免疫接种等.结论 通过加强分娩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各环节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淑军;钱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入院后给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不给予,其余治疗完全同治疗组.观察两组血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 他汀治疗组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除了常规用于降血脂治疗,还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张宁;王振华;陈玉珺;秦素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目前我国在院药师的工作现状,促进其职能转变.方法 对笔者所在地区15家正规医院的在院药师工作现状及临床工作对药学服务的需求进行考察分析,探索药师职能的体现.结果 在院药师每天要面临大量的调配任务,其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与提高,专业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临床知识的匮乏促成了行业职能的缺失.结论 医药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医院药学转型,药师提高自身素质,从工作模式和技术水平上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
作者:张传英;王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创伤出血诱发DIC的原因及预防DIC重要意义.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吉林市中心医院结直肠外科4例直肠癌根治术中出现DIC的临床资料,通过个体化,全面有步骤的心肺复苏、抗休克及DIC治疗,术后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患者痊愈.结果 表明,对于外科危重患者,预防重于治疗,输血成分应合理搭配,并给予纠正低温,大出血及感染.一旦DIC发生,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还应积极治疗DIC.
作者:祝晓涛;王刚;孙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口服糖适平片、奥扎格雷静脉注射,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控制饮食、进行适当的运动,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2.63%,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病患者不但要控制血糖,同时进行控制血液高凝状态的综合治疗.
作者:翟华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对我科6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细菌培养为阳性并做药敏试验的病历,统计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结果 本组71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1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占13.56%;流感嗜血杆菌13株,占11.01%;鲍曼不动杆菌9株,占7.63%;肺炎克雷伯菌9株,占7.63%;大肠埃希菌7株,占5.93%;肺炎链球菌7株,占5.93%;铜绿假单胞菌6株,占5.08%;副流感嗜血杆菌6株,占5.08%.结论 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治疗中对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病原体的特点制定当地经验治疗方案.
作者:卢万向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