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辉;王宏丽;马鹏;陈昕昕;费向东
1 病例资料 李婉玲,女,28岁,门诊患者,因患慢性盆腔炎而自愿采用皮下埋植避孕,患者体形较为消瘦,但体检正常,常规予左上臂距肘关节上6 cm处植入LNG2型药棒,第五天出现左臂麻,无力,伤口疼痛,检查伤口无红肿,周围按压有痛感,因患者体形偏瘦,皮下组织薄,药棒埋植相对较深,考虑药棒压迫或损伤尺神经引起的症状,即予取出药棒,在门诊用微波理疗,药物热敷等到治疗,10 d后症状消失,痊愈.
作者:冼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对我科6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病例的病因,以利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5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诊断为不同类型的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原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50例(占85%),胃癌4例(占7%),急性胃黏膜病变3例(占5%),胃黏膜下血管畸形2例(占3%).其中,保守治疗42例,治愈40例,自动出院2例,无死亡病例,手术治疗17例,死亡2例.结论 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大咯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如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所致的大咯血多青少年发病,且起病凶险,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院呼吸科于2005年收治一名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瘘致大咯血青年患者,今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做一临床报告.
作者:康玲;王婉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具体特点.方法 总结瘀血证的病因病机、证侯特点及治疗常用方药.结果 瘀血证广泛存在于临床各科,如内科心血管疾病、急腹症、妇产科、皮肤科及各类慢性疾病等,但治疗方法相同,即所谓证同治亦同.结论 必须在理论上对有关瘀血证治,有深刻的认识,分清疾病症候的实质,弄清病因病机,并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灵活贯通配方,或联合组方,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朱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随着骨科手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骨科内置物被临床应用,规范内置物的流程及标准化管理是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面临的又一新的难题.方法 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接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结果 通过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完善了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流程,保证内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灭菌质量.结论 保证了内置物及外来器械的质量,实现了质量可追溯性,提高了医疗安全,有利于控制医院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郭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又称破骨巨细胞瘤(osteoclastoma),是一种具有局部复发倾向的侵袭性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好发年龄20~40岁,脊柱骨巨细胞瘤占脊柱肿瘤2%~3%[1],脊柱骨巨细胞瘤多见于骶椎,其次为腰椎、胸椎、颈椎.我科收治1例枢椎骨巨细胞瘤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智;刘峰;张勇;赵爱彬;朱庭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诉、病情变化、医嘱执行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进行记录,因精神患者的特殊性,一般无陪人,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治疗、护理等情况都要靠护士记录下来.在举证倒置情况下,一旦发生医疗信息纠纷,护理记录就是维护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有力依据.因此,护理人员在精心护理患者的同时,更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做好各项记录.我院自从用电脑录入护理记录开始,笔者在平时的护理质量控制检查中发现,护理记录录入存在着不少的缺陷,现将发生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干预对策,并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乔桂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磷霉素钠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通过对56例静脉滴注磷霉素钠患者的严密观察和细心护理.及时发现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做到及时处理.结果 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42例,发生过不良反应的14例,经积极对症处理和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王钦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6例面神经炎患者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在针灸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施行护理,包括饮食及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指导患者进行面肌锻炼.结果 66例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后在1个月内总有效率达89.3%.结论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效果较好,通过加强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
作者:潘晓玲;秦大平;程光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病变,分析和评价其MRI扫描资料.结果 15例为单发病灶,3例为多发病灶,总计22个病灶;MRI平扫19个病灶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3个呈等信号;22个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10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动脉期18个病灶中央瘢痕均未强化,延迟期14个病灶可见中央瘢痕强化.结论 MRI可有效检查肝脏局灶性病变情况,可以为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张天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组患者使用根治性放疗,同时联合使用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根治性放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形成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5.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缓解率.
作者:刘月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用于高度近视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0例7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裸眼视力<0.1者21眼,0.1~0.5者45眼,0.5~1.0者6眼;术前矫正视力:0.1~0.5者14眼,0.5~1.0者26眼,1.0以上32眼;术后裸眼视力:0.1~0.5者3眼,0.5~1.0者9眼,1.0以上60眼.术中所有患者均无疼痛,术中上皮瓣制作不完整、破损7眼,角膜上皮瓣游离3眼.术后一周内所有患者均出现过异物感、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但程度不一样12 h内基本症状消失,角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皮缺损,眼睑红肿、不能睁眼5眼,2眼角膜接触镜丢失,术后角膜雾状混浊3眼.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痛苦小、视力恢复快,但存在着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而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受角膜厚度不够的限制将被临床医师所信赖.
作者:刘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降低分娩室助产士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助产士专业知识培训、职业防护、环境消毒管理、免疫接种等.结论 通过加强分娩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各环节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淑军;钱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临床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现已成为支气管、肺和胸腔疾病诊断、治疗及抢救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由于检查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一定的痛苦,并且术前、术中、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所以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做纤支镜检查128例,均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扬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加味牵正散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配合常规口服卡马西平片、甲钴胺片.对照组单纯以卡马西平片加甲钴胺片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显著疗效.
作者:刘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顺应市场经济下医院发展的要求,成本核算是医院首抓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对综合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实施步骤、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作者:霍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高的重要因素:①产后出血发病突然,来势凶险,如处理不当休克时间延长,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即使抢救成功也会发生垂体缺血坏死,日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氏综合征),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和威胁产妇的生命.②本文在我院1994年11月到2011年1月住院分娩有完整资料记载的予以产后出血病例53例分析如下.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1].在生活起居、情志、饮食、以及卫生保健、预防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中医护理具有以下优势.
作者:陈汝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72例四肢主动脉损伤修复术、术前术后护理分期,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观察肢体血运情况防止漏诊.术后注意观察防止再发生大出血、再灌注损伤及肢体缺血.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经6个月至5年随诊,50例肢体功能恢复满意,8例肢体成活残留功能障碍,2例因就诊较晚当即截肢,3例术后继发感染、血管栓塞肢体坏死.结论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术前术后密切观察非常重要,经认真细致的护理康复,可使术后肢体成活并获满意的功能恢复.
作者:林文霞;杨凤云;张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