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莉
目的 利用活动平板试验探讨老年人与冠心病发生率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45例老年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就诊者,应用Bruce方案进行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符合率较高.结果 无显著差异.平板运动试验检测灵敏度为89.13%,假阳性率为5.36%,特异度94.28%,假阴性率11.54%,阳性预测值94.64%.左冠状动脉、多支、右冠状动脉出现多导联段压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检出率高.结论 老年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有利于筛查出不典型或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作为一种简便,无创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本研究说明年龄并非影响该项检查的关键因素,建议在运动试验中不设置年龄限制.
作者:曾令忠;徐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意识、认知、记忆功能等方面的脑功能暂时性机能障碍.随着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占全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老年患者也日渐增多[1].随着医学的发展,更多的老年人和危重疑难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增高[2].老年患者外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常导致患者康复延迟,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费用增加,现将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对15例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邓玉英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质量.方法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了解到职业健康检查中体检者的心理需求,并提出解决的对策.结果 在实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秀岩 刊期: 2010年第18期
妊娠满28周(196 d)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妊娠满37周至满42足周(259~293 d)期间分娩称为足月产.而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足周(196~258 d)期间分娩称为早产.
作者:赵连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肾穿活检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430例行肾穿活检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430例患者中1例并发大出血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认真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是确保肾穿活检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黄兰芳;郑楚娜;李萍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讨论镁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硫酸镁和沙丁胺醇联合应用和单用沙丁胺醇比较在治疗哮喘中的疗效.结果 硫酸镁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可以很快缓解症状.结论 镁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预注小剂量阿曲库铵预防芬太尼引起咳嗽的影响.方法 选择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80例,ASA分级I~II级,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19~59岁,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全麻诱导开始后A组给予芬太尼5 ug/kg后2 min给予阿曲库铵0.5 mg/kg,B组先静注小剂量阿曲库铵0.02 mg/kg后1 min再给予芬太尼5 μg/kg、再继续给予阿曲库铵0.5 mg/kg,两组均待2 min后完成气管插管,观察咳嗽发生的情况.结果 A组咳嗽发生率57%,而B组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预注小剂量阿曲库铵可以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
作者:胡微澜;叶建新;任珍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分析动力髋螺钉(DHS), 解剖型锁定钩板(anatomical locked hook-plate,ALHP)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评价不同的手术方案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70~90岁,平均80岁.其中13例应用DHS手术内固定治疗;15例采用解剖型锁定钩板内固定治疗,18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1.5 a,应用DHS,解剖锁定钩板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卧床时间分别 3周,2周和1周,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周,8周和6周.无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2例DHS内固定的患者出现螺纹钉穿出股骨头,4例出现髋内翻,2例出现肺部感染.仅30%年龄>70岁的患者恢复至术的活动水平.解剖锁定钩板内固定病例得到临床随访,优良率100%.结论 解剖锁定钩板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可大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禄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对35例上下颌骨囊肿术前术中与口腔相通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术后能彻底关闭囊肿与口腔相通的瘘口方法.方法 囊肿刮治术后咬除部分牙槽骨,术中分别采用褥式缝合,切断骨膜减张,切除瘘口重新缝合后将之移位于有骨壁支持的地方外用碘仿纱条覆盖的方法.结果 35例中,33例能很好愈合,2例裂开,治愈率94.2%.结论 瘘口组织的厚度和切口处是否有骨壁支持是封闭瘘口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李志 刊期: 2010年第18期
除遗传因素以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很多因素都可引发高血脂症,而高血脂症又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阐述了血脂成分有哪些,临床检验中常测定的项目是哪几种,测定这些成分的临床意义是什么,进一步强调控制血脂含量的重要性.
作者:孙若东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深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膜固定在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职工医院2005年5月至2009年8月共开展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0例,阑尾周围炎性包块形成26例,阑尾根部坏疽穿孔10例,弥漫性腹膜炎5例,盲肠后位阑尾15例,小阑尾2例,异位肝下阑尾2例.均采用以辅助操作孔为中心,上或下、左或右以不影响辅助操作孔操作为准,相应腹壁体表投影点刺入带有7号丝线的三角针穿过阑尾尖部或根部无血管区的系膜从腹壁引出,用于阑尾悬吊固定或适当移动.结果 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出血、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75 min.术后平均住院4.6 d.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膜固定,在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增加手术野暴露、降低镜下精细操作难度,操作简便可行,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水平;李涛;刘勇;张志军;沈金宝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治疗情况,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门诊高血压健康挡案,对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服药跟踪调查一年.结果 120例高血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其中在服药患者中有55%的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规律服药与间隙服药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8.21,P<0.001).结论 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提高遵医服药的依从性,帮助患者达到治疗目标.
作者:徐林莉 刊期: 2010年第18期
近年来,乙肝、艾滋病、肺结核等预情在我国流行日趋严重,还有新的传染病流行,使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数日益增多,护士在治疗及护理操作,与患者接触亲密,其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注射,缝合和抽血是引起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常见的操作[1].基层医院条件落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知识缺乏,是引起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2-4].
作者:彭筱凤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MPCNL治疗的孤立肾肾结石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并发肾积脓10例患者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5~7 d后行二期MPCNL,其余28例均行一期穿刺取石,均为单通道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86.8 %.有2例残留结石移行至输尿管上段给予ESWL治疗,结石顺利排出,随访6~12个月,肾功能不全的20例患者中,13例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明显好转,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等优点.
作者:许健斌;杨永青;杨水华;唐浩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监测、分析目前常用酵母真菌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分离鉴定出的320株酵母样真菌,应用目前的7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析.结果 在7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高的是灰黄霉素(92.81%),其次为益康唑(59.69%)、咪康唑(38.75%)、氟康唑(32.19%),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依次为97.81%、92.19%、82.19%.结论 当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的耐药株明显增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李最琼;谭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动过缓患者的室性早搏时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门或住院的心动过缓伴有室性早搏病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4~6周,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比较心率和室性早搏的变化.结果 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的减少室性早搏频率的同时24 h平均心率可提高3.2次/min,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伴有心动过缓的室性早搏具有明确治疗效果,同时可明显提高窦房结功能,促进房室结传导,对心动过缓患者室性早搏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际瞻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年4月至2009年8月门诊就诊的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一般治疗及门诊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治疗,门诊随访4周,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肛门测压.结果 临床总疗效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为38例,总有效率为67.9%.χ2=9.247,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直肠压力变化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为31例,总有效率为44.6%.χ2=10.811,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诊护理干预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预后,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魏燕妮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干预组的术后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作者:李俊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语言的行为来完成的[1].我们产科具有床位周转快、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天数只有3~5 d)、产妇及家属对护理要求较高,要达到高效的护理质量就要求产科护士掌握全面的沟通技巧.现将护患沟通技巧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英;李锦笑;温醒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目的 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查找原因.分析对策提高认识严格消毒.结果 院内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许向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