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其意义

李志辉;刘清;刘杰波;肖政祥;钟翠芳

关键词:羊水胎粪污染,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脑损伤, 新生儿
摘要:目的 探讨对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7例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及4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在出生后7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77侧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分为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38例和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39例.结果 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出生后7 d,NBNA评分异常率为23.7%.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9.83,P<0.01);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7.01,P<0.01);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也高于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309,P>0.05)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与正常对照组等3组NBNA的五大项目中比较,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两组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2项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两组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2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应重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通过NBNA测定,能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的婴儿,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方法 于2009年9~10月对济南市2086名企业离休干部进行调查,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对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组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代谢综和征的患病率为20.76%,其中男性为19.81%,女性为23.9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3.78,P>0.05).结论 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黄凤珍;刘军;庞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自攻自断相配套麻花钻头在窝洞制备中的应用

    活髓磨牙、前切牙切角缺损、契状缺损、高度磨耗症的部位往往难以达到制洞要求,固位力和抗力条件差而修复失败,笔者在用自攻自断相配套麻花钻头一次性修复完成.10年来临床应用15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成功145例.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效果满意,不失为活髓磨牙龋齿、前切牙切角、契状缺损修复的一种良好术式.

    作者:刘惠明;刘大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院内感染及护理体会

    目的 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查找原因.分析对策提高认识严格消毒.结果 院内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许向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参松养心胶囊对心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动过缓患者的室性早搏时对心率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门或住院的心动过缓伴有室性早搏病例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4~6周,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观察比较心率和室性早搏的变化.结果 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的减少室性早搏频率的同时24 h平均心率可提高3.2次/min,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伴有心动过缓的室性早搏具有明确治疗效果,同时可明显提高窦房结功能,促进房室结传导,对心动过缓患者室性早搏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际瞻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治疗小儿肺炎非典型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治疗小儿肺炎非典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1年本院治疗的肺炎非典型哮喘患儿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5 d后,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者18例(69.23%),治疗7~10 d后,另外的8例(30.77%)咳嗽基本控制、肺部啰音消失.所有患儿均无任何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应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黄小英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三氟柳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三氟柳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TM(钻石)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4 nm.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三氟柳在5.15~51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行,可用于三氟柳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波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产科的应用探讨

    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语言的行为来完成的[1].我们产科具有床位周转快、住院时间短(平均住院天数只有3~5 d)、产妇及家属对护理要求较高,要达到高效的护理质量就要求产科护士掌握全面的沟通技巧.现将护患沟通技巧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英;李锦笑;温醒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浅谈护患矛盾

    护患矛盾是指以护理人员为主体的人群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群之间的矛盾,通常是在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护患关系是否和谐完满,不仅体现了社会人际关系的文明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疾患的根本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法制建设的加强,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新形势下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护患关系的和谐与完满,现就护患矛盾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作者:何华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近年来,乙肝、艾滋病、肺结核等预情在我国流行日趋严重,还有新的传染病流行,使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数日益增多,护士在治疗及护理操作,与患者接触亲密,其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注射,缝合和抽血是引起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常见的操作[1].基层医院条件落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知识缺乏,是引起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2-4].

    作者:彭筱凤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40%,其在临床上反复发作,病程长,不容易根治,影响个人工作和生活,对社会造成严重负担.笔者应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田丁宝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如何避免剖宫产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及意外

    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失误危及母婴的报道不为少数,为引起产科工作者的警惕,提高产科质量,笔者把在剖宫产中常见的失误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 首先严格掌握剖宫产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术是从19世纪末开始运用到临床上来,目前剖宫产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1].

    作者:武文慧;富晓敏;薛荣丽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为常见而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高,就目前医学水平尚无法根治.但如正确掌握治疗方法,对其病理生理变化的各个环节长期的合理治疗及生活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是可以缓解病情及改善症状的.据调查,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2亿.每年死于此病及并发症者已近百万,高血压病患者轻中型约占80%左右,这些患者大多数参加工作,其治疗大多数在基层医疗单位或医院门诊进行,对这样的患者,出院指导显得特别重要.

    作者:陈金;刘中敏;刘念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2007~2009年我院住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7~2009年住院麻醉药品的用量、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麻醉药品的品种、用药金额及升降幅度变化不大.芬太尼针在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羟考酮控释片逐渐受关注;瑞芬太尼针用药频度保持前列.结论 我院住院麻醉药品使用比较合理.

    作者:马再鸿;陈楚雄;邱凯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控制护理缺陷

    目的 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 回顾五年来心内科发生的护理缺陷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生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结果 分析出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4条,并制定出相应防范措施.结论 只有认真分析缺陷原因,持续改进防范策略,全面落实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杜波;张媛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膜固定在困难阑尾切除术中的体会

    目的 深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膜固定在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所职工医院2005年5月至2009年8月共开展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0例,阑尾周围炎性包块形成26例,阑尾根部坏疽穿孔10例,弥漫性腹膜炎5例,盲肠后位阑尾15例,小阑尾2例,异位肝下阑尾2例.均采用以辅助操作孔为中心,上或下、左或右以不影响辅助操作孔操作为准,相应腹壁体表投影点刺入带有7号丝线的三角针穿过阑尾尖部或根部无血管区的系膜从腹壁引出,用于阑尾悬吊固定或适当移动.结果 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出血、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75 min.术后平均住院4.6 d.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膜固定,在困难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增加手术野暴露、降低镜下精细操作难度,操作简便可行,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水平;李涛;刘勇;张志军;沈金宝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头痛宁胶囊加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加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步长头痛宁胶囊3粒/次,3次/d,加西比灵胶囊10 mg,睡前顿服;对照组睡前顿服西比灵10 mg,两组均连用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加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西比灵胶囊的疗效.

    作者:陈霞;李丰雪;谢增秀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立止血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立止血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止血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上消化道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分别采用立止血和奥美拉唑(洛赛克)+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组显效24 例,占55.9%,有效17例,占39.5%,无效2例,占4.6%,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22 例,占51.1%,有效16例,占37.2%,无效5例,占11.7%,总有效率为88.3%;就出血率比较,治疗后24 h继续出血率无显著差异性,治疗后24~48 h与72 h继续出血人数及出血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显著性.有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恶心、头晕等症状,减少或停止药物用量后,症状消失;没有出现任何心、肝、肾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立止血具有止血快,维持时间长,而且使用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严孚莹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对血液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选择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两种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后5 min(T4)和拔管时(T5)的SBP、DBP、 HR,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观察组麻醉及手术过程中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呼吸恢复、清醒及拔管时间缩短.结论 认为舒芬太尼的麻醉作用优于芬太尼,更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程静林;董铁立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新生儿硬肿症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液2 ml/(kg·d)静脉滴注,5~7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散时间.结果 治疗组硬肿完全消退时间为(3.61±0.29)d,体温恢复时间为(5.95±1.54)d,住院时间为(7.58±1.4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使硬肿消散和体温恢复增快,其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经济.

    作者:魏玉芳 刊期: 2010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饮食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法,无论属何种类型的糖尿病,长期、严格的饮食控制都是摆在糖尿病患者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作者:常新玲;王运灵 刊期: 2010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