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征兵体检心理检测结果探讨

曾华

关键词:征兵体检, 征兵心理检测, 心理不健康, 现报告如下, 征兵工作, 应征青年, 心理素质, 检测资料, 检测工作, 检测标准, 征集, 启动, 控制, 程序, 部队
摘要:2006年11月1日至15日,征兵工作如期进行,为从源头上控制精神和心理不健康的青年进入部队,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启动应征青年在体检环节中进行心理检测这一新程序.工作中,征兵心理检测组坚持心理检测标准,所征集新兵的精神和心理素质均达到规定的水平.笔者参与了此次心理检测工作,结合心理检测资料,对心理检测结果作进一步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依据学生求知心理规律开展病理教学的实践体会

    医学教育的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和客观依据医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地将心理学有关基本知识渗透到所授课程的教学中去,通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名医学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这门本领如何练就?笔者愿就此谈谈如下粗浅体会,与同行们商榷交流: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

    为了解居民伤害死亡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荣成市2003年至2005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孙新江;岳爱萍;秦秀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要点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占颅脑外伤的1%,颅内血肿的10%,好发于老年人,症状出现较晚,临床表现不典型,外伤轻微或病人遗忘外伤史,甚至无外伤史,早期诊断困难,易忽视病人病情而延误治疗时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要达到早期诊治,与护理工作认真细致的观察是密不可分的.现收集诊治的硬膜下血肿43例临床观察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毕琼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静脉补钾致皮下组织坏死1例教训

    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离子,为人体血浆中钾浓度的25倍,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重要成分.钾离子与细胞外的氢离子交换,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氯化钾用于各种原因的低血钾症,现将1例静脉补钾致皮下组织坏死报告如下.

    作者:毕琼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痰液阻塞的预防

    喉癌患者术后常常行气管切开,痰液阻塞是气管切开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防止呼吸道痰液阻塞就成为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中的重要环节.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喉癌患者46例,术后均行气管切开术,经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无1例发生痰液阻塞,现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咽异感症患者的心理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咽异感症与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对咽异感症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视和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30例咽异感症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咽异感症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咽异感症患者具有广泛的健康问题,应针对病因治疗.

    作者:赵绪珍;王春梅;孟祥凤;滕云;王思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群血脂和血糖水平及其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有关高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已有很多专业课题论过,对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血脂的参考值的基本概念亦有过讨论.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除年龄与遗传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外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脂.

    作者:杜月娟;郑国贤;潘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以硬膜下血肿为主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以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 以及死亡原因.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以额颞叶脑挫裂伤、急性硬膜下血肿为主的住院患者,血肿量在20 ml左右,除外伴有其他部位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病例,根据治疗方法 分组,并对其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组死亡28例,锥颅组死亡10例,保守组死亡13例.结论 额颞叶急性硬膜下血肿较其他部位脑内血肿更具危险性,血肿量20 ml左右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刘颖;黄家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Ⅱ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代谢异常与膜糖蛋白PC-1基因K121Q多态性的相关性

    运用PCR-RFLP方法发现膜糖蛋白PC-1基因K121Q多态性,观察Q、K等位基因和KQ、KK基因型在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中的分布,同时测定临床生化指标并做统计分析.旨在探讨中国人Ⅱ型糖尿病人的代谢与膜糖蛋白PC-1基因K121Q多态性是否存在关联,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汉族人Ⅱ型糖尿病人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

    作者:蔡跃红;尹庆卫;丁治英;张言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如何提高心电图操作质量

    心电图对心脏心血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诊断可靠,方法简单,无痛觉和不适感,已广泛应用.1份心电图描记的好坏,直接影响心电图的诊断.根据观察,在心电图的描记、分析、诊断过程中,操作者和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心电图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就如何提高心电图操作质量谈点体会.

    作者:唐宁宁;路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345例产后失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分析

    分娩时产后失血过多,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组织灌注少,缺血缺氧,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现将345例产后失血引起的76例失血性休克发生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李景丽;刘竹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非高血压病人手术前血压异常的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国内外各种相关研究发现,焦虑、忧郁的不良情绪与高血压等血压的异常波动有密切关系,1980年,Buell就通过研究发现,焦虑性情绪反应和心理矛盾的压抑,即抑制性敌意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心理原因,张天申等通过对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进行分析,并与65例体格健康的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恐怖以及SA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6PF结果发现,高血压患者在恃强性、忧虑性、紧张性以及次级人格因子适应与焦虑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稳定性、兴奋性、心理健康分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秦明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合并-不合并骨折肘关节脱位稳定性重建

    合并-不合并骨折肘关节脱位,经治疗后仍有再脱位倾向,造成关节不稳,关节吻合欠佳,发生肘关节骨性关节炎.因此,恢复肘关节稳定性,在治疗合并-不合并骨折肘关节脱位中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至2005年间,收治137例合并-不合并骨折肘关节脱位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马小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识别和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识别.方法 应用心理测试量表(HAMA和HAMD)评估5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用赛乐特及苯二氮卓类治疗.在治疗后2、4、6周进行评分.结果 54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分别为(38.8、31.4)%,治疗好转率分别为(85.7、88.2)%,治疗后2周时HAMA和HAMD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并以4、6周为显著.结论 焦虑抑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病率高,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好,并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

    作者:袁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130例病因特点分析

    随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人急性肠梗阻发病率明显上升.近10年间其梗阻的病因亦发生明显变化.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手术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肠梗阻130例,就其梗阻的病因特点及相关问题予以分析.

    作者:宋强;张凤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分析

    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7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一般发病规律、诊断、救治疗效的分析,重点讨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率,及时确定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永清;潘文勇;王正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随着介入、溶栓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近期预后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度过急性期之后病死率、复发率仍较高.MI的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心梗再发、心梗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等进行干预.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应用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减少梗死后并发症及猝死的发生率, 延长患者寿命, 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红丽;刘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颈深部肿瘤并喉麻痹误诊3例

    引起喉麻痹的病因是有中枢性及周围神经性的.临床上喉麻痹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找到病因,易被误诊单纯喉麻痹,现将近年内收治的几例由于颈深部肿瘤引起的喉麻痹报告如下.其中1例病情较复杂候诊长达3年之久,回顾其误诊误治过程对提高临床工作有意义.

    作者:邓小明;蔡春春;杨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元穴位注射治疗阳痿29例

    阳痿是指男子在有性欲和性兴奋状态下,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坚而不久,以至不能完成正常性交的一种病症.采用关元穴位注射治疗该病29例,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设备与器械的管理

    腹腔镜手术是近20年来临床运用的一项新技术,它广泛运用于临床外科,并得以迅速发展.它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显著等优点.我院现有腹腔镜系统5套(Stryker988,olynpus,富士仑),月腹腔镜手术约200多台,仪器性能良好,使用状况满意.腹腔镜是由摄像监视系统、CO2气腹系统、多功能单、双极高频电刀及器械系统、抽吸冲洗机组成.其仪器昂贵,器械精密,对精密仪器设备的应用,必须制定出一个科学系统有效的管理和保养制度,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并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下面着重介绍其管理及保养方法.

    作者:唐莉;曾赛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