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及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张发信;李海春;司源;马钰

关键词: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抗体
摘要:目的 了解志丹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志丹县健康人群280人,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 19岁和≥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40人,采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同时调查其患病史、免疫史及人口学特征.结果 麻疹、风疹和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64%、80.71%和57.5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2 702.89 IU/L、177.48 IU/L和350.28 U/L.结论 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0~l9岁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接种疫苗可以显著提高抗体水平,应继续加强儿童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PBL与传统整合模式在研究生医用统计方法教学中应用初评

    目的 探索研究生医用统计方法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2级临床医学某大班的实际听课研究生230人作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10月份之后的课程尝试实施PBL与传统的整合教学模式,在12月份后一次课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以了解该整合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在回收的224份有效问卷中,大部分研究生认同该教学整合模式;同时大多数学生倾向于以传统教学为主,也有部分学生提出其他的授课方式;性别不同、父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研究生对该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态度及建议也存在着差别.结论 医用统计方法的整合教学模式得到研究生的普遍认同;但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适合分组教学、优势互补,该整合教学模式具体环节的实施措施亟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静;叶冬青;张秀军;潘发明;杨林胜;张承业;邹延峰;范引光;潘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组目标值试验样本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设计以率作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单组目标值试验时,不同样本量计算方法间的区别.方法 通过样本量计算原理与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不同样本量计算方法间的差异,进一步通过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所得样本量估计实际的检验把握度,验证所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 当预计事件发生率p和目标值P0相差10%时,近似正态法和一般精确概率法所得样本量和把握度较相近,但是当p接近1.0时(p>0.85),精确概率法所得样本量略低于近似正态法,且把握度明显低于近似正态法.小概率事件的精确概率法所需样本量始终低于近似正态法和一般精确概率法.随机模拟显示,在相同的参数设置下,近似正态法给出的样本量能够提供足够的研究把握度,而小概率事件的精确概率法所得样本量能提供的把握度过低.结论 如果要检验某医疗器械的使用成功率是否不低于某个临床认可的标准,按照近似正态法计算的样本量,更能提供足够的检验把握度,尤其对于小规模的临床试验.

    作者:唐欣然;黄耀华;王杨;李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采样部位及采样器材对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的影响研究

    流感是全球各国首个重点监测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着人群的身体健康[1].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于2009年7月被确定为中国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开展流感病原检测工作.同时,该区瑞金医院被定为国家级流感监测点医院,开展类流感病例病原学监测采样工作.为探索影响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因素,提高检测阳性率,进而早发现、早诊断流感病例,笔者等开展了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具体包括不同采样部位及不同采样器材配对调查研究.

    作者:陆璐;宋黎黎;沈福杰;毛宇明;郦佳莹;褚威;姜庆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州市555名40~65岁居民膳食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555名40 ~ 65岁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当地居民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招募广州市民555名(男188名,女367名),用食物模具量化的食物频数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和三日膳食回顾调查研究居民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膳食平衡宝塔相比,评价受调查者的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 (1)膳食特点:以粮谷类(306.6±100.5) g/d为主要能量来源;畜禽肉(128.0±87.7) g/d和食用油(36.7±13.0) g/d摄入过量;奶类(108.8±115.4) g/d和豆制品(25.0±26.0)g/d摄入不足;蔬菜摄入量为(572.1±235.5) g/d;水果摄入量(186.3±132.9) g/d.(2)膳食能量为(2 128.5±523.0) 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285.6±75.1) g/d,供能比(54.5±7.4)%;蛋白质摄入量(83.1±28.1) g/d,供能比(15.7±3.2)%;脂肪摄入量(82.9 ±28.6) g/d,供能比(29.7±6.6)%,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 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为1∶1.5∶1,胆固醇摄入量(335.7 ±174.6) g/d.结论 该人群的膳食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控制食用油摄入量在25 g/d以内,通过增加禽肉和大豆类的摄人次数和数量以减少畜肉的摄入,终达到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作者:黄莉莉;罗小铭;谈晔;张波;苏宜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安徽省2008-2010年宋内氏志贺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安徽省2008-2010年宋内氏志贺氏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为安徽省的菌痢检测和监测搭建分子平台.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kirby-bauer,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20株宋内氏志贺氏菌进行基因分析;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进行亲缘性分析.结果 20株宋内氏志贺菌对氟哌酸(ciprofloxacin,CIP)和先锋必(cefoperazone,CPZ)为敏感,敏感率达100%;多重PCR结果显示除志贺毒素l(shigatoxinl,SETl)为阴性外,其余三种基因:侵袭性质粒H抗原(invasion plasmid antigen H,ipaH)、志贺肠毒素2(shiga toxin 2,SET2)、志贺菌增殖和侵袭相关的毒力基因(invasion associated locus,ial)皆为阳性;20株菌用Xba Ⅰ酶切后经PFGE电泳后可分为6个主要型别.结论 安徽省受试20株宋内氏志贺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且基因型高度一致;菌型呈多种型别并存的趋势,说明安徽省宋内氏菌的来源属于多克隆系.

    作者:胡守奎;胡万富;王敏;陈道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09-2011年期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8~45岁7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随机抽取97例18 ~45岁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摘抄医院病历中相关信息,并电话随访相关行为,利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筛选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 青年脑卒中受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脑卒中家族史、一过性黑蒙病史、偏头痛、睡眠呼吸障碍等既往病史影响;受吸烟、饮酒、口味偏咸、口味偏油等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受空腹血糖生化指标影响.未发现青年脑卒中受性别、职业、外周血管病史、慢性牙周炎、体育锻炼、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肌酐等的影响.结论 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刘凤阁;张红杰;张瑞芳;苗晓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荨麻疹过敏原分布及脱敏治疗疗效评估

    目的 了解慢性荨麻疹过敏原分布情况,评估脱敏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2010年间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资料,脱敏治疗1年、2年后,按基本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吸人性过敏原前5名依次是粉尘螨(83%)、春季花粉(51%)、夏秋花粉(48%)、多价真菌(47%)、蟑螂(46%).仅单一过敏原阳性23例(19%),2种过敏原阳性27例(23%),3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70例(58%),青少年和老年组单一过敏原比例(分别为40%、46%)较青中年高;不论病程长短,均是多种过敏原阳性多见.脱敏治疗1年后,总有效率为72%,脱敏治疗2年后无效组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慢性荨麻疹过敏原主要以尘螨多见,其次是花粉、真菌、蟑螂,并且多种过敏原同时阳性多见.脱敏治疗1年效果评估,可以作为慢性荨麻疹脱敏治疗方案是否继续的重要依据.

    作者:马燕;刘业海;里晓红;杨克林;沙群;沙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HBsAg阳性孕妇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目的 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孕妇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方法 以2012年2~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发放“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知识调查表”,调查其对HB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重点调查HBsAg阳性孕妇对HBV母婴预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共发放问卷465份,收回有效问卷374份(80.4%),其中HBsAg阴性者221份(59.1%),HBsAg阳性者153份(40.9%).HBsAg阳性者中,96.1%知晓HBV有传染性,但仅49.7%能正确回答其传播方式;84.3%清楚HBV可以预防,但仅58.2%知道疫苗正规接种应包括3针;88.9%知其子女易感,45.1%因此有延迟怀孕的想法,仅20.9%知道必须同时给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以防止母婴感染;分别有45.8%和23.5%错误地认为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可以有效防止母婴传播.结论 HBsAg阳性孕妇对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应制订相应的宣教措施,提高孕妇对合理预防HBV母婴传播的知晓率.

    作者:戴鑫伟;袁琼;许碧云;周乙华;胡娅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系统性红斑狼疮量表的研制及信度与效度分析

    目的 研制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量表QLICD-SLE(V2.O),并对它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对143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测量来考评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量表QLICD-SLE(V2.0),由29个条目的共性模块(QLICD-GM)和19个条目的特异模块构成.各领域及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生理功能领域:0.74,0.83,0.74;心理功能领域:0.87,0.91,0.81;社会功能领域:0.75,0.79,0.72;特异模块领域:0.84,0.86,0.88;总量表:0.69,0.96,0.67.量表各条目和本领域得分的相关系数除GPS10、SLE14、SLE17这3个条目外都在0.60以上,且明显大于各条目和其他领域的相关系数.特异模块、共性模块因子分析结构均与理论构想一致.量表各领域与效标各领域显著相关.结论 QLICD-SLE(V2.0)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临床可行性.

    作者:禹玉兰;吕昭萍;万崇华;王贯虹;徐健;张晓磬;贾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海省城乡中学生结核病知识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青海省城乡中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宁市及海南州720名中学生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结核病8条核心知识知晓较高的3个问题是结核病的可治愈性、结核病的传染性、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87.75%、83.33%,65.38%.知晓较低的3个问题是结核病的专业就诊机构、有效预防办法及免费政策,知晓率分别为43.73%,45.73%,51.28%.结论 青海省城乡中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尤其是农牧区学生,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结核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斌;张晓娟;杜文琪;张海青;王兆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某农村县高中生抑郁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某农村县高中学生抑郁情绪的流行特征,并探讨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早期预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县一中的872名高中学生,用青少年健康与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包括行为与态度、性格与情绪、日常活动和健康行为等.结果 高中生抑郁评分在27 ~111分之间,平均分得为(52.22±12.66)分,身高偏低者抑郁评分显著高于身高正常者.抑郁评分较高组自杀意念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抑郁评分低的组.抑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与抑郁相关的因素有:身高、睡眠质量、曾经醉酒次数、家庭经济情况.结论 抑郁情绪在高中学生中较为常见,而抑郁情绪又常常引发自杀意念的产生,因而需要加强对学生抑郁情绪的排解,对有抑郁情绪的学生予以足够的关怀.

    作者:董炳刚;孙大鹏;薄其贵;贾存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9-2012年铜陵市铜官山区小学生营养状况和常见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铜陵市铜官山区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和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9-2012年铜陵市铜官山区18所小学全部参加体检的在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调查指标主要包括身高、体重、龋齿和视力状况等.结果 2009-2012年铜官山区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8.3%,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11.6%,龋患率为44.9%,视力低下率为52.9%.营养不良、超重、肥胖、龋齿、视力状况在不同年度、性别、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视力低下率、龋患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视力低下率总趋势上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均有P <0.001),而龋患率在总趋势上随年级增长而下降(x2趋势=2 120.00,P<O.001).结论 铜陵市铜官山区小学生的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和超重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发生率,以提高该区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邱申伟;金岳龙;潘瑞;刘聚矩;韦宁凯;姚应水;贺连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合肥市错(牙合)畸形儿童中习惯性打鼾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合肥市3~16岁错牙台畸形儿童习惯性打鼾情况,以期为儿童睡眠呼吸障碍防治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9月,合肥市4个行政区内随机整群抽取2 800名3~ 16岁错(牙合)畸形少年儿童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儿童睡眠、呼吸和日常行为等资料评估,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2 800份,有效应答2 642份,回收率为94.36%.其中男性1 278名,女性1 364名,平均年龄(11.0±2.5)岁,男女习惯性打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Z=2.84,P=0.005).Logistic回归结果认为错(牙合)畸形儿童习惯性打鼾危险因素与睡眠状况、变应性鼻炎、腺样体大小、口呼吸以及父母打鼾相关.结论 合肥市3 ~16岁错(牙合)畸形儿童习惯性打鼾检出率为3.2%,提醒家长对该类儿童睡眠障碍各相关因素关注,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确保其健康成长.

    作者:王岚;刘昕;韩爽;陶李明;刘业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涡阳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2011年11月下旬涡阳县丹城及周边乡镇发生的丙型肝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将HCV抗体检测对象分为检测组和流调组.检测组:丹城及其周边乡镇村民曾在邻省某村级卫生所接受不安全注射的HCV感染高危人群,共3 956人.流调组:在高危人群所在地,选择相邻的5个行政村的非高危人群,共5 433人.先由县级医院检验科初筛,然后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验.结果 涡阳县抗-HCV阳性率为3.51%,略高于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3.2%的平均水平.流调组抗-HCV阳性率0.87%,曾接受不安全注射的高危人群检测组抗-HCV阳性率为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7.57,P=0.006).结论 涡阳丹城丙肝聚集疫情,与邻省某村卫生所的诊疗活动高度关联,是不安全注射致聚集性感染的结果.提示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医疗行为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医疗安全服务,减少或消除医源性感染.

    作者:孙应强;王化猛;高培;杨林;王在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江苏省7~13岁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7~13岁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经济水平,分层随机选取江苏省4个县区的8所学校进行调查,调查资料包括儿童体检和家庭问卷调查,应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结果 对3 693名7 ~13岁儿童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与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BMI值与儿童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呈显著相关(均有P< 0.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2和0.217;不同体重组间比较发现,SBP和DBP的均数都是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01);分别比较SBP高、DBP高以及血压高和不高组的BMI值,分析发现SBP高、DBP高、血压高者的BMI值显著高于SBP不高、DBP不高、血压不高者,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超重、肥胖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超重和肥胖是减少儿童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永青;施小明;武鸣;杨婕;潘晓群;陶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河南省疾病监测系统2011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201 1年死亡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居民2011年疾病监测系统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省居民粗死亡率为585.07/10万.全省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和伤害3大类疾病男性构成比分别为:4.61%、85.72%和8.12%,女性分别为:4.17%、86.94%和5.91%;女性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3大类疾病构成基本一致(x2=2.01,P=0.367),而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x2 =7.12,P=0.028),城市男性和女性(x2=38.57,P<0.001)、农村男性和女性(x2=1.88,P<0.001)、城市男性和农村男性(x2 =7.03,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河南省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从而降低人群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水平.

    作者:底秀娟;李少芳;轩水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病因异质性疾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与脑卒中的病程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与脑卒中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雪茵;胡永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东部分城市地中海贫血患者家属认知及医疗保障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家属地中海贫血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态度及对医疗保障水平的满意度,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典型抽取广州、深圳和佛山三市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家属,共273人.结果 患者家属地中海贫血知识平均得分为(6.24±1.70)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的患者家属认知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其中,认知合格率为62.6%,对地中海贫血医疗保障水平满意度为4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患者家属认知合格率唯一的相关因素.结论 患者家属的认知程度较好,但对地中海贫血的医疗保障水平满意度不高.

    作者:许燕;夏苏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生活技能教育对医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影响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教育教学对医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2006-2011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生活技能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选修课,每年9周,18个学时.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改善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为切入口.通过课程前后的问卷调查,对有关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课程教学后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和态度较教学前有了明显转变,学生心理社会能力“总分”、“好”、“有能力”3个方面评分均高于课程教学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结论 生活技能教育在医学生健康相关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干预是有效的.

    作者:宋娟;马迎华;庄丽丽;赵海;田野;宋逸;胡佩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安徽省某地区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定量评价研究

    目的 分析安徽省某地区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并进行定量评价,建立高血压危险因素定量评估模型,为预测个体高血压发病危险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18周岁及以上人群,将患有高血压的971例作为病例组,未患高血压的3 65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利用统计学模型将不同暴露水平的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以计算综合危险分数.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膳食、年龄大、过量饮酒、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偏大、家庭人数少和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偏大,其中危险性较高的前3位(不包括年龄)是BMI≥28.0 kg/m2(OR=7.539)、过量饮酒(OR=1.965)和高盐膳食(OR=1.641),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2.925、1.560和1.467;女性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膳食、年龄大、过量饮酒、BMI偏大和WHR偏大,其中危险性较高的前3位(不包括年龄)是BMI≥28.0 kg/m2 (OR =4.320),高盐膳食(OR=1.661)和过量饮酒(OR=1.597),对应的危险分数分别为2.324、1.516和1.501 .结论 根据人群危险因素建立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定量评估模型,能够指导个体定量评价自身高血压危险因素,使得自我评估、自我监测、自我保健更具可行性.

    作者:郭亮亮;苏虹;许祥青;彭美玲;范冬冬;周洋洋;宋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