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婷;杨文明;周磊;严兴亚
探讨影响HIV感染者危险性行为的因素,能够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回顾了健康行为理论相关的认知态度因素对HIV感染者危险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张丽芬;张孔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赴西藏纳木错湖旅游人群急性高原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抽样研究的方法,样本来自赴西藏纳木错旅游的志愿人群,用Lake Louise 评分系统现场诊断标准诊断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结果 西藏纳木错旅游人群急性高原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42.3%、16.5%,头痛、头晕、疲劳、胃肠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33.9%、15.6%、11.1%、6.5%.服用抗高原病药物组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显著高于未服用药物组,但对AMS发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年龄、性别、预防保健措施等)对AMS和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预防保健措施强度与AMS无关.结论 纳木错旅游人群AMS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个体易感性很有可能在AMS和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中的作用占有较大比重.
作者:柯涛;王吉野;龙泳;王亚玉;闫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南昌市1998-2007年霍乱、甲肝、菌痢、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和狂犬病等疾病的发病季节性规律.方法 应用集中度分析方法探讨疾病的季节性,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疾病发生的高峰时间分布.结果 霍乱有严格的季节性,乙脑有很强的季节性,菌痢和狂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甲肝和出血热的季节性较差;以上疾病均存在高峰发病日;其中霍乱高峰发病月日是8月3日,乙脑为7月8日,95%可信时区分别为6月12日~8月24日和4月24日~9月21日.结论 在疾病的高峰发病时间段,应加强卫生宣传和疾病监测,预防疾病发生.
作者:胡茂红;涂正波;吴景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一种典型的人-畜-鱼共患病病原菌.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水源性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国内外时有发生[1~7],江苏从1990年发生首例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后,近几年接连发生数起,因对其发病情况与诊断尚无全面认识,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嗜水气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特有临床表现,进行了本次分析.
作者:杨守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研究了炭疽减毒活疫苗免疫小鼠的佳安全、有效剂量,为进一步在小鼠体内进行多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炭疽疫苗分为4个剂量组,经皮下接种小鼠,每周采集尾血.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PA IgG抗体和抗芽孢IgG抗体;以体重、免疫反应、血液学指标以及病理学等指标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疫苗接种后,小鼠能够对各剂量产生免疫反应,1/5和1/10剂量组能诱导较高、较快血清抗体滴度的增加,免疫12周后,血清抗体效价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1/20和1/40剂量组抗体滴度相对较低,各个剂量组间抗体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10人用剂量组是安全和有效的佳剂量,可作为炭疽疫苗与其他疫苗联合接种或炭疽疫苗改进的小鼠实验用量.
作者:王亚玉;张景霞;邵中军;柯涛;卢娟;门可;徐德忠;闫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辨证组)72例依据辨证分为气虚血瘀型35例予以黄芪注射液和血塞通冻干粉应用,风痰瘀阻型21例予以天麻素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应用,热毒瘀阻型16例予以清开灵冻干粉和丹参冻干粉应用;对照组(非辨证组)予以血塞通冻干粉应用.结果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结果发现:辨证组疾病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非辨证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辨证组治疗后要明显优于非辨证组(P<0.05).辨证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较非辨证组明显(P<0.05).辨证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非辨证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非辨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董婷;杨文明;周磊;严兴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阜阳市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体,并对RT-PCR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巢式RT-PCR方法,分别采用肠道通用引物、EV71特异引物和CoxA16特异引物对这起暴发中156例病人的176份病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156例病例的176份标本中,肠道通用引物、EV71特异引物和CoxA16特异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3.30%、63.07%、0%.咽拭子、气管吸痰液、肛拭子肠道通用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71%、54.54%、78.57%,χ2=4.57,P>0.05;EV71特异引物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5.00%、45.45%、71.43%,χ2=3.57,P>0.05,两种引物检测的三类标本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156例病例中,有22人采集了双份或多份标本共计50份,其中标本阳性率和病例阳性率比较,肠道通用引物检测分别为56.00%、81.82%,χ2=4.41,P<0.05;EV71特异引物检测分别为54.00%、81.82%,χ2=5.04,P<0.05,两种引物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巢式RT- PCR技术是肠道病毒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阜阳市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EV71型.多次多样本采样能够提高病例阳性诊断率.
作者:卜戈;郭玲;李治悦;李国兰;于昌军;张威;孟昭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岗位人力资源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4个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单位,对抽取的单位所有传染病监测人员全部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4个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防保人员746人,传染病诊疗医生285人,检验人员166人.县级疾控机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传染病监测人员中有专业学历者分别占94.6%、97.8%、89.5%;县级疾控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中,公共卫生专业的人员占42.7%,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诊疗医生中,临床医学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分别占88.8%和79.3%,检验人员中医学检验(或临床检验)和卫生检验专业分别占30.7%和30.1%,无专业学历人员占13.3%(22/166);职称以初级为主,占48.5%;其次为中级职称占39.9%;各类传染病监测人员具备执业证书者占81.2%,13.3%的人员无任何执业证书.结论 4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员中,学历、职称、专业构成不合理,部分人员没有学历、不具备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
作者:刘民;蒋宁;王丽敏;王全意;席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国18~69岁成人脉压水平及脉压过宽者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资料,计算不同人群脉压均数和脉压过宽者(脉压≥60 mmHg)所占比例,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检验分析不同人群脉压水平和脉压过宽者比例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脉压过宽的相关因素.结果 我国18~69岁成人平均脉压为45.8 mmHg、脉压过宽者比例为13.5%.不论是平均脉压还是脉压过宽者比例,均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不同性别人群平均脉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前男性人群脉压过宽者比例高于女性人群,40岁以后则相反.农村地区和东部地区人群的平均脉压相对较高,东部地区脉压过宽者比例也较高.与脉压过宽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城乡、BMI和吸烟.结论 脉压在不同人群间的分布差异较大、相关因素也较多,尚需开展更多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确定其影响因素.
作者:汪媛;姜勇;张梅;张普洪;李镒冲;吴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内蒙古地区不同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为制定加强乙肝的预防和免疫工作的方案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地区、分年龄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普通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内蒙古部分1~65岁人群HBsAg和HBV阳性率分别为2.77%和53.66%,有无针灸史和有无创伤美容史这两个因素为乙肝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内蒙古地区需要继续加强乙肝疫苗的人群普种,并重点加强对婴幼儿和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医源性乙肝感染的控制.
作者:王睿;王文瑞;闫绍宏;武贵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老年2型糖尿病症状无特殊性,易发生各种血管并发症,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因病例来源和调查方法不同而各异.本文以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管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提供线索.
作者:周小红;张力华;胡军;许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符合条件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化疗,化疗期间及之后4周内记录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采用NCI 3.0版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其中神经毒性采用Levi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标准评定.采用KP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共入组80名患者,中位年龄62岁,顺铂组38例,奥沙利铂组42例.两组均无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顺铂方案导致患者化疗后KPS评分下降的能力是含奥沙利铂方案的5.28倍.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均为较安全的、可接受的化疗方案,但是含奥沙利铂方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作者:韩兴华;黄朝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了解合肥市农村已建成的卫生村环境卫生及住宅建设规划卫生现状,并为研制<卫生村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提供依据,笔者于2005年10月26日~27日,在江淮之间选择合肥市近郊瑶海区大兴镇钟油坊村进行了现场卫生学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锋;朱中平;徐业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医院伤害监测漏报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漏报率,提高伤害监测质量.方法 通过对比某伤害监测医院急诊室的伤害监测资料和急诊日志,应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监测漏报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月份的漏报情况不同,与10月份相比,11月、12月都更容易漏报,OR值分别为1.196和1.135;不同时间段漏报不同,与12:01~18:00相比,其余时间段均容易漏报,0:01~6:00时间段容易漏报(OR=1.493),其次为6:01~12:00时间段(OR=1.433)、18:01~0:00时间段(OR=1.171);不同伤害类型的漏报情况不同,与外伤相比,中毒更容易漏报,OR=4.003.结论 对于不同月份、时间段、伤害类型中的易漏报因素,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漏报,提高伤害监测质量.
作者:刘晓剑;李丽萍;赵锦;赵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儿童乙肝流行和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为制定或调整乙肝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两阶段抽样法,抽取8个行政村15岁以下儿童978人,采静脉血3~5 ml,ELISA法检测HBVM.结果 1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0.92%,与1991年1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10.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乙肝疫苗接种保护率90.91%.15岁以下儿童HBsAb阳性率40.49%,地区、城乡和性别分布均衡,乙肝抗体水平有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但1~5岁组有低峰.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调查接种率91.82%,报告接种率87.89%,地区差异均有显著性,两者各年龄组之间乙肝疫苗接种率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结论 马鞍山16年乙肝防治效果非常显著,要继续开展新生儿乙肝免费接种,加强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方大春;朱明;陈海琴;王婷婷;杨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氟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蓄积及其对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氟化钠对大鼠进行亚慢性染毒,测定大鼠脑组织中氟浓度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氧化酶(GSH-Px)的活力.结果 大鼠脑组织中氟浓度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组脑组织氟浓度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MDA含量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于对照组.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力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组间比较时发现,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中氟浓度与MDA含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731,P<0.01),而与SOD和GSH-Px的相关性不明显(r分别为0.234和0.148,P>0.05),MDA与SOD和GSH-Px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571和0.591,P<0.01).结论 氟可透过血脑屏障在大鼠脑内蓄积.过量的氟接触将导致机体抗氧化系统紊乱,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造成脑组织氧化性损伤.
作者: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昭通市艾滋病传播途径及不同人群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1997-2007年昭通市本地监测检出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统计表和艾滋病疫情专网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7年该市HIV累计报告感染者914例,2002年前报告144例,2003-2007年累积报告HIV感染者770例,其中本地检出524例,占报告数的68.05%,外地报告246例,占报告数的31.95%.静脉吸毒260例,占33.8%,异性性接触155例,占20.1%,母婴传播20例,占2.6%,不详335例,占43.5%.报告感染率从1997年的0.19/10万上升到2007年的3.51/10万,外出务工人员感染率为23.43/10万.结论 1997-2007年昭通市HIV感染和传播途径发生较大变化,感染率不断上升,感染人群从吸毒等高危人群快速向一般人群扩散,流动人口感染率快速上升.
作者:曾义虎;张金元;张永瑞;王兴金;金碧荣;胡慧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工作场所暴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与分层抽样相结合,调查广东省所属广州、揭阳、深圳和东莞4市医院在职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采用频数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 被调查到的3 319名护士在过去的一年中有2 085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个别护士甚至因暴力伤害而致残或遭受强奸(含未遂),暴力的年发生率为62.82%,其中心理暴力为62.07%,身体暴力为15.06%.暴力多发生在急诊科或住院部各科室,科室内部以病房和护士站常见,近1/3的暴力事件发生在晚/夜班.男性护士比女性护士更容易遭受暴力伤害,小于40岁年龄段护士是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受访者认为传媒在暴力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严重,正逐渐成为一种职业伤害.护士个人、医院、政府以及社会传媒应共同努力,消除暴力隐患,尽量减少和避免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
作者:陈祖辉;陈清;王声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由鼠类传播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中国是受HFRS危害严重的国家[1].沈阳市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病率迅速上升,在沈阳的传染病发病中位居前列,死亡中位居第2位.特别是2004年发病率与防治初期基本持平.为了控制HFRS发病水平,从2004年底开始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效果评价如下.
作者:白杉;李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居民的吸烟现状及与吸烟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等.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3 840名15~69岁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人群吸烟率为33.91%,现在吸烟率为26.17%,戒烟率为22.81%,36.84%的不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开始每天吸烟年龄为(22.38±7.03)岁,开始吸第1支烟年龄为(20.58±6.31)岁.结论 山东省居民的吸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居民对吸烟有关的知识和态度的认识较以前虽有提高,仍需强化宣传和教育,更为
作者:陈明磊;郑衍玲;鹿子龙;张吉玉;马吉祥;郭晓雷;李维卡;徐爱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