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芳;华连琴;翁萍莉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增多,ADR 的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门诊输液病人,由于年龄跨度大、用药多且缺乏连续观察,ADR时有发生.笔者通过对其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10月间收集的320例ADR报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一些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其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在农村,由于经济、文化、地域、风俗等诸因素的差异,一方面患者长期的治疗费用使绝大多数家庭经济上不堪重负,甚至不得不绝望地中断治疗;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家属因贫困、相关知识匮乏、耻辱感等原因而从未带患者到正规医院接受过诊治.而未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治和擅自中断治疗的直接后果就是延误病情,患者病情不断加重,造成高伤残率.开展对家境贫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免费服药家庭治疗工作,是解决农村这一特殊人群就医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沈阳市于洪区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家庭治疗工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张冬梅;李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血尿是泌尿系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及时评估血尿的来源,确定其位置,判断其性质,寻找其病因,对确定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作者:裘祥彪;燕声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在儿科并不少见,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急性小脑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急性小脑共济失调25例做一回顾性分析,旨在发现其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潘学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的小血管炎.免疫异常是以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有遗传因素参与.血管壁的免疫损伤,导致了临床上出现的皮肤、黏膜改变和多脏器的病变.
作者:刘禹仁;张思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症为基本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疾病.春秋季节好发.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特点.我院2005年至2007年间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88例,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韩培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未成熟,易出现呼吸暂停, 若反复发作会造成脑损害,甚至可能导致猝死,选择较为理想的药物干预治疗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氨茶碱治疗呼吸暂停,疗效并不满意.近年来陆续有报道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与β内啡肽(β-EP)有关,并开始应用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我院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应用纳洛酮和氨茶碱进行对比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华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并殖吸虫病伴过敏性紫癜临床上较少见.我院曾遇到 1例,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儿男,10岁,因全身皮肤再次出现瘀点、胸痛、咳嗽伴痰中带有血丝5天,于2004年6月21日第2次入院.患儿曾于同年 4月28日因全身皮肤瘀点伴脐周部阵发性绞痛首次入院.
作者:陈宝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肺结核的特点是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临床诊断困难,易造成漏诊,误诊.基层临床医生须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病的认识和警惕性,以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并施以合理的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至2006年在我院治疗的200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其检查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耿延青;宋于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的常见病,多见于年长儿.过敏性紫癜除单纯型外,还可见腹型、关节型和肾型等,诸型可单独或同时存在,临床上易误诊.我院对2000年1月至 2007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解岱山县机关事业单位女性健康状况,探讨人群隐匿患病情况,为积极开展健康体检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我所2006年至2008年1730例机关事业单位女性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彤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脾肿瘤少见,近年来由于B超、CT、MRI检查普遍开展,发现率较前增多.本文报道6例,除1例外,均为近3年病例;其中原发性5例,继发性1例.
作者:张海杰;陈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承担建设的我国水性疾病监测网络,近日正式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试点城市运行.这项由中国率先开展的疾病研究项目,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被认为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陈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尽快康复,社区运动功能康复工作不容忽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本社区内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池雪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以往的治疗方法采用手术切除前列腺和气化电切为主,但术后患者住院时间长,花费大、出血多、侵袭大、施术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老年患者身体素质差,病情复杂,往往在患前列腺增生的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对手术的顺利实施有一定的影响.我院于1990年8月至2007年12月共实施前列腺扩裂术890例,为了降低患者手术危险性,提高术期的护理质量,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护理计划,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取得了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秦悦华;万永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对收治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80例,给予相应的治疗、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肺癌是所有癌症中发病率高的一种.它临床表现多样,给我们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更易误诊,因此我们要对此引起警惕.下面就我院收治的25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程乐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比较,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5倍,病死率增加2 倍.目前主要的防治策略仍为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形成.我院采用胺碘酮与氯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并与单用胺碘酮治疗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笔者采用氯丙嗪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34例,取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徐菊芬;缪新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国内资料显示,医院就诊的大肠癌患者中,早期癌(癌细胞仅侵及黏膜和黏膜下,无淋巴结转移)诊断率多徘徊在10%~15%,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0%.因此,提高大肠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当务之急是提高早期病人检出率.提高早期诊断率有效的方法有3种策略:自然人群普查、癌前疾病随访和遗传性大肠癌患病风险预测.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