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王桂杰

关键词:静脉穿刺, 成功率, 治疗, 儿科抢救, 基本操作, 护理工作, 课题, 患儿
摘要: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抢救和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操作,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直接影响到患儿的抢救和治疗.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复针率,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不断探讨的课题之一.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青霉素过敏反应20例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笔者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镇(乡)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在镇(乡)一级的医疗工作中接触较多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医师的首选药物大多是青霉素,故对青霉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严密观察并作了详细记录.根据十多年的统计,笔者发现在皮试阴性用药后,除青霉素过敏症状外,还有20例患者在青霉素皮试阴性后注射不久(几十秒至1分钟)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心悸、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胸闷、面色苍白、皮肤潮湿、出汗等症状.20例患者中,3例为7~10岁;9例为空腹状态下注射;4例为年老体弱;4例为疼痛所致.对上述患者均使其平卧,依据症状轻重给予静卧休息观察,吸氧、口服葡萄糖水等处理,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吴学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脑出血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脑卒中类型,常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预后不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尽快促使受损神经恢复,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非常必要.本文自2002年6月~2004年3月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33例,并与同期原内科治疗32例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发现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祎;陈粉合;潘燕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刺皮内治疗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是临床较难治愈疾病.近年来我们用针刺患处皮部的方法治疗了30例面肌痉挛患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段新庆;孙长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5例误诊分析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简称SSSS)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引起的严重皮肤感染,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近年来国内报告逐渐增多.本病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诊治有生命危险,因而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基层医院由于对本病特点认识不足,临床经验缺乏,现将笔者所在的两家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接诊的15例SSSS误诊总结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王坚英;陈小燕;郑锦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8例癫癎持续状态的发作诱因分析

    癫癎持续状态是内科常见急症,其中常见的是强直-阵挛发作,需要及时发现、有效处置.为了加深对癫癎持续状态的认识,现将我们收治癫癎持续状态患者的处置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陈铀;方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补肾益脑汤治疗儿童多动症38例疗效观察

    儿童多动症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其特点.14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约为7%~9%,半数患儿<4岁起病,男:女为4~6:1.1/3以上患儿伴有学习困难及心理异常.笔者自1998年5月至2003年10月,用自拟补肾益脑汤治疗儿童多动症38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奕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型鉴定异常反应1例分析

    1资料患者,男,8岁,以细菌性痢疾合并中度贫血入院.血常规WBC:4.5×109/L,RBC:2.01×1012/L,Hb:70g/L,PLT:76×109/L.申请输全血,经玻片法正定型血型鉴定为AB型.后进行交叉配血时,发现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怀疑是血型鉴定错误亚型存在.复查血型并作正反定型鉴定(试管法).测定结果:正定型抗A在37℃凝集+++,抗B在37℃凝集+,反定型B抗原在37℃凝集,A抗原在37℃不凝集.后到临床了解,患者父亲为O型,母亲为A型.鉴于条件所限未输血.先进行痢疾治疗,一周后病情有所好转.两周后出院复查血型,用正反定型(试管法)检查结果为正定型抗A凝集,抗B不凝集,与反定型结果相符,患者血型为A型.可能有类B抗原存在.

    作者:赵合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迄今仍无重大突破[1].为了探求治疗ACI的有效方法,我们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ACI患者30例,同时与单用低分子肝素组做比较,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文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例报告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一种较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现将我院2003~2004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月海;赵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疱性鼓膜炎的诊治分析

    大疱性鼓膜炎是耳科较少见的一种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识,该病易误诊为急性中耳炎,本文总结我院近三年来诊治的2例患者,就其病因、诊疗等问题做一小结.

    作者:邹本宪;邹迎春;葛庆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黑木耳糊与庆大霉素治疗Ⅲ期褥疮的疗效比较

    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病情危重和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更易发生.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11月用黑木耳糊治疗Ⅲ期褥疮18例,均获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章飞雪;林玉;郑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的影响

    脑卒中后遗偏瘫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1].我们对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药物治疗、预防性康复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肢早期功能恢复情况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右室心肌梗死(RVMI)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殊类型,单纯RVMI不常见(2.4%),多数和左心室下后壁梗死并存[1].RVMI与左室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完全不同,治疗措施亦有很大差别.因此,掌握其特点,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分析了48例RVMI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及误漏诊情况,并就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马秀萍;张友逊;赵新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观察

    膀胱痉挛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切口疼痛所致,目前多采用麻醉止痛,但仍有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排除引流、灌注治疗方面的原因,从护理的角度干预患者膀胱痉挛,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但对其效果看法不一.本研究观察了开展整体护理前后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情况,并做比较分析,以评价整体护理的效果.

    作者:高伟伟;张玉娥;郭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及护理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危急,病死率高.有资料表明,缺血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病死率为30%~50%.因此,快速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是抢救成功关键.研究表明,胺碘酮是目前有效和安全性高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心肌梗死和心衰患者,能有效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并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从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入心脏病监护治疗病房(CCU)93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使用胺磺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薛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和作用障碍导致的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它可波及全身各个系统,乃至发生许多致命性的并发症.糖尿病-经确诊,往往需要终身治疗,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需要医生的正确诊断与合理的治疗措施,更需要患者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为探讨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我们对门诊和住院治疗的115名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青年闭锁综合征2例报告

    闭锁综合征是脑桥基底部病变引起的四肢瘫痪,缄默不语而神志清楚的一种特殊状态,易误诊为昏迷,此综合征相对少见.现将本院近期收治的2例中青年脑血管病所致的闭锁综合征报告如下.

    作者:殷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体会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延误诊治,现将我院2000年6月~2003年3月收治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5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芙蓉;郑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波氏球行鼻窦置换疗法效果观察

    鼻窦置换疗法是治疗鼻窦炎的一种有效疗法.但要求患者隔日到医院一次,有些患者不能坚持而影响了疗效.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波氏球行鼻旁窦置换疗法治疗鼻窦炎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创伤性膈疝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创伤性膈疝是腹腔内或腹膜后脏器或组织,由于外界暴力通过膈肌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进入胸腔所形成.由于病因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统一标准,所以易被其他合并伤所掩盖,从而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给病人增加痛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在回顾创伤性膈疝诊断和治疗中的错误,在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中,找到正确的预防错误发生的方法.

    作者:汪树峰;刘一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