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滴甲硝唑致濒死感2例

武建华

关键词:静滴, 甲硝唑, 氯化钠注射液, 头孢曲松钠, 急性阑尾炎, 右下腹痛, 患者, 病例介绍, 保守治疗, 转移性, 一过性, 不适感, 窒息, 诊断, 胸闷, 身体, 女性, 濒死
摘要:1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性,35岁,主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于2000年5月13日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头孢曲松钠2.0g,甲硝唑250ml静滴,在静滴甲硝唑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轻微身体不适感.滴完药后2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心烦、胸闷、气短、窒息感,持续约1分钟,即有濒死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6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指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约10%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初发型、变异型、恶化型劳累性及梗死后心绞痛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我院内科自1991年以来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未获显效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毅;赵理;魏建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静滴西咪替丁减少红霉素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为克服红霉素静滴时引起的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我们在采用静滴红霉素治疗的同时加用西咪替丁减少其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艳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卵巢癌患者应多吃蔬菜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班布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班布特罗(帮备)口服液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过敏性咳嗽)的效果,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对确诊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儿,应用帮备口服液进行治疗,并以特布他林(博利康尼)片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美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心电图基本知识(1)

    什么是心电图?我们的心脏之所以能够进行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因为心肌细胞能够产生生物电,当这种生物电经人体组织传递到体表时,用心电图机把这些生物电记录下来,描记成曲线,并给予适当的解释,就是心电图.简单地说,就是用心电图机记录下心脏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电.

    作者:黄宝晨;朱怡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输卵管梗阻200例临床观察

    夫妇同居一年有正常的性生活而没有怀孕者称为不孕症,不孕症患者占已婚夫妇的10%,由于环境的污染,性传播疾病不断增加,不孕症还呈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因素引起的不孕占不孕症的20.0%~32.8%.我院于2001.11~2003.11月,在妇科门诊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因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200例,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奎歆;柳丽;栾琳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病案(20)头晕、视物不清、双下肢无力2天

    1病历摘要患者男,80岁,退伍军人,因头晕,视物不清,双下肢无力2天于2003年8月6日上午入院.2003年8月4日中午,全家给老人做80岁大寿,老人当时很高兴,说话较多,又饮白酒约50毫升,吃完中午饭后,即感头晕,双眼视物不清,伴有双下肢无力,但无头痛,无恶心及呕吐.急请当地乡村医生诊治,给予5%葡萄糖加曲克芦丁、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其亲属要求到县医院进一步检查.

    作者:王爱民;雷强;刘春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女性为什么易患肛肠病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肌注卡那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王某,27岁.2003年5月12日因腹痛、脓血便就诊.患者四肢乏力,周身酸楚,发热恶寒,大便脓血相兼,里急后重,一日十多次.查体:体温38.1℃,脉搏98次/分,血压125/80mmHg.神志清醒,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颈项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孙鸟枝;焦基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氨苄西林过敏2例报告

    氨苄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临床已广泛应用多年.临床应用时用青霉素做皮试,青霉素皮试阴性后便可用氨苄西林.然而我们在临床上遇到2例静滴青霉素患者改用氨苄西林后出现过敏反应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秀杰;许亚静;杨坤;白自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在基层医院检验科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临床诊治水平和医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医学检验的发展.但是,基层医院检验科由于受人员、设备、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多数单位对质量控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现就如何在基层医院检验科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做一粗浅的探讨.

    作者:夏维军;贾雪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院外护理1例

    颅脑损伤病人往往伤势严重,病情发展迅速,常伴有多系统衰竭,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工作的关键.脑组织严重受损的患者,由于自主咳嗽和排痰能力差,极易造成分泌物阻塞气道引发窒息,需行气管切开术.本例患者长期带管院外护理两年多,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用抗体免疫防龋效果好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君平;祁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早期复极综合征特点及鉴别诊断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首先由Shiplay等于1936年报道,认为是正常心电图的变异,并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但此综合征心电图变化多样,加上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故临床上经常造成误诊误治.本文就ERS的特点及其鉴别诊断问题加以叙述.

    作者:杨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新形式下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

    医院在新形式下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是当前医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医院的规模、设备、技术和人才等条件外,医院的发展还要依托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琰;解玉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深度烧伤皮瓣急诊修复36例

    手是进行操作和创造财富的重要器官,因其部位暴露,在日常劳作和生活中易受损伤,手部烧伤约占总烧伤病例的45%~50%,其中深度烧伤占40%左右[1].手部深度烧伤常累及关节、肌腱、血管、神经,并出现继发损害,导致功能受损,故做好手部烧伤的早期处理,对减轻畸形、恢复功能极其重要.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3年3月在手部烧伤早期用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烧伤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焕启;陈洪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胃食管反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误诊3例分析

    虽然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胃食管反流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但往往未能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以致延误诊疗.现将3例较典型误诊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孙淑芬;刘克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术后护理不周致切痂植皮手术1例

    1病例患者,女,49岁,因多发性子宫肌瘤,于2001年11月23日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因寒战肢冷,家属用热水袋内装100℃开水垫于患者右小腿处.4个多小时后,患者因药物过敏而皮肤瘙痒,大夫在查体时发现小腿处床单潮湿,小腿肚红肿,表皮大水疱已溃破,露出新鲜创面,面积约20cm×12cm,于局部涂抹湿润烧伤膏后用无菌纱布包裹.

    作者:张娜;刘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