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庆;柳娜;符晖;文红艳
左心室重建术是直接针对运动失调或不能运动的区域,通过在荷包线缝合水平放置一个补片来环绕和切除心肌运动失调的过渡区域,从而重塑心室容积、轮廓,恢复左心室功能,同时该手术通过增加远处非梗死部分心肌的局部功能来改善心脏整体的收缩功能.
作者:白向锋;段玉印;张桂敏;马润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4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7例,另选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ACS患者入院即刻采血,其余患者第2天清晨空腹抽血,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测定VEGF和HIF-1α水平.结果 ACS组VEGF和HIF-1α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VEGF和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HIF-1α水平升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的标志;可能为易损斑块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
作者:马晓艳;张言镇;周衍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后共同通路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已完成的临床试验(PRISM、PRISM-PLUS、RESTORE)显示,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作者:怯红晓;董平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炎性指标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之间的关系.方法 体外研究:用免疫萤光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HCY和健康人血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体内研究:选择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为ACS组,35例稳定性心绞痛(NACS)患者为NACS组,35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CY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同时对血浆C-反应蛋白(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①HCY在体外明显增加CD11b和CD18在各种白细胞的表达,这种作用随HCY浓度升高而增强.②ACS组血浆HCY水平、平均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和CD18表达、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NACS组和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稳定型心绞痛组仅HCY水平轻度升高,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同型半胱氨酸导致体外白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AC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D11b/CD18,C-反应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②炎症可能是ACS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及其CD11b/CD18表达和CRP等共同参与了ACS的发生.
作者:郭雪微;王雪里红;杨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κappaB(NF-κB)/p65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钙(Ale)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25例DCM患者和18名健康对照者分离出的PBMCs进行培养,共培养24 h,并将培养的PBMCs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Ale组.对3组培养后的PBMCs NF-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DCM患者PBMCs 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4.86±3.21)%比(6.32±2.25)%,P<0.01];脂多糖组DC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s 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1);Ale组DC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s NF-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脂多糖组比较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 DCM患者NF-κB/p65表达增高,而Ale可下调脂多糖刺激下NF-κB/p65表达增高.
作者:潘金生;刘应才;李春生;王明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房通过其储存器、管道和加压泵功能,优化分配心室血液充盈,是对发生在房室间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潜在重要响应[1].左房泵功能的增强可以抵消一些患者左室顺应性下降导致的舒张早期充盈减少,而心房收缩功能的降低,如房颤、心室起搏等,则可使心输出量减少约15%~20%.
作者:王玲玲;田国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美国心血管介入会议(TCT)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20届.从1988年开始,TCT规模由小到大,参会人数从开始的几百人到现在8000多人,已经成为目前介入学科大规模的专业会议之一.
作者:黄榕翀;葛雷;葛均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肺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6例急性肺栓塞呼吸用难明显但无血液动力学异常的患者,进行小剂量的尿激酶静脉溶栓.结果 26例中15例显效,占57.69%;5例有效,占19.23%;6例无效,占23.07%.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较快地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安全.
作者:杨清泉;王金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硫辛酸对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把75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阿霉素损伤组和低、中、高剂量硫辛酸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阿霉素损伤组腹腔注射阿霉素3 mg/kg,隔日1次.连用7次;低、中、高剂量硫辛酸组腹腔注射阿霉素3 mg/kg,隔日1次,连用7次,于实验第4天每天腹腔注射硫辛酸10 mg/kg、20 mg/kg、40 mg/kg,连用10 d,实验结束后检测相关指标.观察小鼠精神状况和存活率,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心肌丙二醛含量,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结果 ①存活率:阿霉素损伤组低于阿霉素+高、中、低剂量硫辛酸组.②心肌丙二醛含量和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阿霉素损伤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中、低剂量硫辛酸组明显低于阿霉素损伤组(P<0.01).③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阿霉素损伤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中、低剂量硫辛酸组明显高于阿霉素损伤组(P<0.01).结论 硫辛酸可明显减轻由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肌损伤的程度.硫辛酸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有关.
作者:张志刚;王国贤;杜鹏;宋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病例报告患儿,男性,3岁,因哭闹后短暂青紫3年,发现心脏杂音1 d收住我院.入院时血压95/45 mm Hg(1 mm Hg=0.133 kPa),无发绀;心率96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及舒张期连续性杂音,并向左锁骨下传导.超声心动图示:LA 18 mm.
作者:张灵;李卫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活化蛋白-1(AP-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核内蛋白水平变化与心肌无复流现象(NR)的关系.方法 26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检测,出现心肌无复流现象.采用Wostem Blott法检测STEMI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AP-1和GR的核内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这种变化与NR的关系.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NF-κB p65、c-Jun/A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复流组(P<0.05);无复流组患者GR-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复流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术后出现心肌无复流患者存在NF-κB、AP-1的激活和GR的抑制.
作者:任法新;方毅民;杨军;刘少荣;张传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选择正常高值血压者(≥120/80 mm Hg)109例及正常血压者(<120/80 mm Hg)49例,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BS)、血清总胆同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ELISA法)等,并做比较.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升高[(3.08±1.58)mg/L比(3.86±1.7)mg/L,P<0.01],CHO、TG、HDL-C和LDL-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血压、血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收缩压r=0.177,P<0.05;舒张压r=0.252,P=0.001;空腹血糖r=0.279,P<0.01.校正年龄、性别、血脂、体重指数偏相关分析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血压、血糖水平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收缩压r=0.156,P=0.055;舒张压r=0.233,P<0.05;空腹血糖r=0.251,P<0.05.结论 ①正常高值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高,血糖、体重指数有异常变化,但血脂无异常变化.②尿微量白蛋白发生与舒张压、血糖关系更密切.
作者:李霞;鹿育萨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氮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6例为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控制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静滴;另随机抽取相应患者93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血清钾、镁分别为(4.50±0.31)mmol/L和(1.10±0.11)mmol/L,与用药前的(3.92±0.32)mmol/L和(0.77±0.10)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BNP水平分别为(7560.5±56.3)pg/ml和(7620.2±54.4)pg/ml,治疗后分别为(1542.3±53.2)pg/ml和(2450.2±51.3)pg/ml,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病例91例,有效率94.7%;对照组有效病例73例,有效率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作者:付新;黄振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现代诊治技术的发展,造影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心血管病介入诊治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常需要使用大剂量含碘造影剂,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随之增加.
作者:张剑梅;潘国忠;顾玥;李俊秋;王明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Hp)IgG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UAP患者114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糖代谢正常组(29例)和糖代谢异常组(包括IGT和DM,85例),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非胰岛素抵抗组(82例)和胰岛素抵抗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所有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浓度,测定血清hsCRP,行OGTT试验.采用稳态模型分析法计算HOMA-IR,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Gensini冠状动脉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①UAP组的血清Hp-IgG、hsCRP、空腹血糖(FIG)和冠状动脉积分高于SAP组.②糖代谢异常组的FPG、HbA1c(P<0.01)和冠状动脉积分(P<0.05)高于糖代谢正常组.胰岛素抵抗组的Hp-IgG水平和非胰岛素抵抗组无差别,糖代谢异常组和糖代谢正常组的血清Hp-IgG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AP组的血清Hp-IgG水平高于SAP组,Hp感染可能参与了UAP的发病,而这种作用与糖代谢异常无关.
作者:张宜青;万征;杨振文;于雪芳;孙跃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5例AMl患者分别予以常规强化内科保守治疗(常规治疗组,20例)和在此基础上的血运重建治疗(血运重建组,45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DTI分别观察两组AMI后1周、3个月及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的比值(VE/VA)、二尖瓣环6个位点节段的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S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a).2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血运重建组各时点亚组的LVEF、VE/VA、Sa和Ea及常规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亚组的Ea/Aa均小于对照组(P<0.05),血运重建组3个月、6个月亚组的Sa、Ea和6个月亚组的LVEF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同时点各亚组间的VE/VA、Aa及Ea/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运重建是改善AMI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重要手段.DTI技术在评价AMI后心脏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变化方面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为敏感.
作者:鲁润秋;吴强;彭林林;张晓丽;俞杉;梁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时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人工合成心钠素对慢性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慢性C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心钠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常规使用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心钠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心钠素2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结果 治疗前CHF组血浆ANP水平为(198.5±68.9)pg/ml,LVEF为(36.8±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8±0.2)pg/ml和(63.2±10.8)%(P<0.01).NYHA 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ANP浓度分别为(235.7±73.8)pg/ml、(200.3±67.9)pg/ml和(156.7±69.1)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CHF、高血压心脏病CHF、瓣膜病CHF和扩张型心肌病CHF患者血浆ANP浓度分别为(200.9±57.2)pg/ml、(195.6±75.3)pg/ml、(190.1±82.6)pg/ml和(193.6±79.8)pg/ml,不同病因组患者的A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钠素治疗组HR、SBP、DBP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LVEF、ANP、BNP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心钠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2.5%(P<0.01).结论 慢性CHF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降低,且随心衰程度的加重明显降低.人工合成的心钠素有助于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作者:袁宇;李胜利;张素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性质、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性12例,女性32例.年龄25~69(37.6±11.9)岁;其中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2例.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并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 手术死亡1例,其余43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1例恶性肿瘤于术后6个月死亡,2例黏液瘤分别于术后10、20个月后复发.结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良性以黏液瘤多见,彻底切除肿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心脏恶性肿瘤手术近远期效果差.
作者:熊伟;段明科;黄克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2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8~81(62±13.5)岁,通过床旁置入临时心脏起搏抢救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平均置入时间(3.5±1.2)min.起搏位点:38例为右室心尖部,5例为右室流出道起搏,2例为心房起搏.平均起搏时间(3.8±1.3)d,电极导管脱位4例.结论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置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作者:叶军川;陶四明;李易;李建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问题.目前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在动态血压监测负荷值,表示一定时域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超过正常范围次数的百分率[1],对预测高血压性靶器官损害(TOP)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玥;王晓岩;王春玲;张剑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