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华
目的 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当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90例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意识状况、出血部位、出血量,参考全身状况而采用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血肿清除加骨瓣减压术或和侧脑室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综合GOS和Barthel评分:优36例(18.9%),良72例(37.9%),中42例(22.1%),差5例(2.6%),死亡35例(18.5%).其中超早期手术88例,优良率70.4%,死亡率13.6%;非超早期手术102例,优良率45 1%,死亡率22.6%.结论 超早期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术前正确评估高血压出血病人何时手术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斌;钟晖东;关俊文;招康东;李其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石油醚为提取液测定水果蔬菜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残留量.色谱柱为3%OV101 Chomosorb W(AW-DMCS)80-100目,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得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6.1%,98.3%,101.4%,102.5%,94.6%.变异系数分别为4.21%、4.22%、3.99%、3.91%、2.98%(n=5).
作者:孔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科休克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降低孕产妇死亡.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154例产科休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产科休克以失血性休克为主,其中妊娠期失血性休克68例占44.15%,分娩期及产后失血性休克80例占51.94%,产科非失血性休克6例占3.89%.结论 产科休克早期诊断为临床表现结合生命体征监测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明确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抢救治疗补容是基本,病因止血治疗是关键,及时纠酸,注意维护器官功能.总之,医务人员对产科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水平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龙新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病人下床时间进行探讨.方法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行胃穿孔修补术1天内下床活动,行胃大部分切除术2天内下床活动.结果 早下床活动的病人比迟下床活动的病人,并发症少,住院天数缩短,胃穿孔修补术病人缩短1.7天,胃大部分切除术病人缩短2.2天.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人术后宜早下床活动,对加快病情的恢复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沛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顽固性高血压降压失败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02~2006年收治顽固性高血压患者42例降压失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停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理治疗合并症,制定合理降压方案.结果 降压失败原因分析:①继发性高血压2例;②不健康生活方式16例;③同时服用使血压升高药物2例;④合并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2例;⑤治疗方案不当20例.结论 42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作者:田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愈后的影响.方法 20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妊娠高血压40例,轻度子痫前期75例,重度子痫前期86例,与正常分娩对照组200例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时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不良愈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措施,时降低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霁;汤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当前,中医药正面临新的挑战机遇和发展空间.它源于疾病谱的变化、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对健康理念的转变.
作者:季秀丽;吕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2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良性疾病占47.8%,其中以炎症为主,非器质性疾病占33.6%,其中以增生性子宫内膜为主,恶性疾病占18.6%,其中以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绝经年限延长及宫腔深度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阻止肿瘤的发生.
作者:张晶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与疗效,对制剂的质量要求,应首先是有效和安全,而安全有效又必须稳定,提高固体制剂稳定性尤为重要.现从药物结构、温度、水分、光、赋形剂、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加入清除剂、改变生产工艺、制成微胶囊、制成包合物、改变剂型、制成稳定的衍生物、制成盐类、制成酰胺、制成高熔点衍生物、改善包装等方面分别论述影响和提高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借鉴.
作者:倪丹蓉;吴宝祥;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根管治疗的疗效评价有利于口腔根管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完善.方法 随机选择2001年10月~2002年9月在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口腔科完成根管治疗的276例患者的367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分析根管治疗的质量和疗程.通过临床检查以及X线检查,两年回访根管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367颗患牙根管的恰填率为80.47%;欠填率为14.03%;超填率为5.50%;磨牙根管全治率为88.71%;平均疗程为2.9周.患牙回访率为49.48%.根管治疗两年的临床成功率为94.36%.结论 两年根管治疗临床质量较好,磨牙根管治疗质量有待提高,根管治疗疗程需缩短.
作者:吕有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21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3例(61.9%),漏诊8例(38.1%),治愈19例(90.0%),死亡2例(10.0%).结论 早期诊断、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科于2006年11月从一患者痰液中先后3次分离出缓症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us mitis)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春雷;张柏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作为姑息疗法,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长期,保全肢完整.方法 骨动脉穿刺插管,腹主动脉.髂动脉造影,与肿瘤供血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及少量栓塞剂,后造影复查.结果 左髂内动脉造影风臀上肢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呈多血管形型,血供丰富,有少量小分支供应臀部软组织,经导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及栓塞剂,肿瘤供血血管明显减少.结论 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术前多辅以放疗化疗,要至少超过一个关节进行截断或离断,多数患者难以接受,骨肉瘤的治疗并不多见,也答不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就姑息治疗而言,它满足了患者的要求.
作者:高庆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a)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59例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79例健康体检人员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结果 与正常健康体检人员相比较,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脂蛋白(a)测定对肾脏疾病有诊断价值.
作者:何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感染中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情复杂多变且进展迅速,致病菌不断变迁,耐药性也增多.为此,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月经临床和血培养确诊的46例感染中毒症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孙光;石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确立血怡颗粒的制备工艺,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冰醋酸法提取血红素,将血红素成品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糊精、蔗糖制成颗粒,采用分光光度法575nm波长处测定该制剂的血红素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铁含量.结果 血怡颗粒的血红素含量各组分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47×10-3+1.044C,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32%(n=6).铁含量稳定,符合质量要求.结论 血怡颗粒的制备工艺先进可行,质量稳定,可靠、可控.
作者:谭燕珍;杨业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输尿管终端疾病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对92例输尿管终端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CT、X线、手术病理等终诊断进行对比及长期随访.结果 输尿管终端疾病的声像图,各有其相应特征,可作为诊断标准.结论 基于输尿管终端的解剖特点,有多种疾病好发于此,其声像图特征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中医中药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本文对我院1991~2006年住院的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40例,用一贯煎加制乳香、没药,对不同的部位加味进行治疗:肋胸部神经痛加鳖甲;头面部神经痛加川芎;下肢神经痛加牛膝.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有9例,占22.5%;显效15例,占37.5%;有效10例,占25%;无效6例,占15%.因此,总有效病例为34例,占85%,无效有6例,占15%.结论 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是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常智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米菲司酮套装配利凡诺(Rivonol)用于孕13KW~16KW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122例,米菲司酮采用2日疗法,即第一日早服50mg晚服25mg,第二日方法同第一日,第三日根据情况加用米索前列醇.在第一日服第一次米菲司酮时行羊膜腔内注利凡诺100mg,服米菲司酮时均需服药前后空腹2小时,规定服药时间为早9Am,晚9Pm.常规检查无用药及治疗禁忌症.结果 122例均娩一死婴,8例(28~36)h娩一死婴,75例(36~48)h娩一死婴,36例加服米索前列醇后60h娩一死婴,仅一例72h未娩出者行引产加用垂体后叶素娩一死婴,胎盘胎膜剥离.共有6例当时检查胎盘胎膜不完整,行清宫术,术后3日复查B超,有3例宫腔内有异常强回声团,行清宫术,余113例术后3日复查宫腔内均无残留出院.结论 米菲司酮套装配利凡诺用于孕13KW~16KW引产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玉芳;李世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婴儿闷热综合征于寒冷季节发生较多,多见于农村和1岁以内婴儿,常以腹泻或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症状.本病发病急,症状重、预后差,死亡率高.现将我院于1995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4例分析如下.
作者:牛爱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